阿里也加入"百亿补贴"大战,谁会是最终获胜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据媒体报道,手机淘宝将在春节前夕上线新版本,改版后的淘宝中,会加入“百亿补贴”。根据阿里巴巴方面回应表示:聚划算百亿补贴是2020年淘系的重点业务

因此,电商三大巨头在“百亿补贴“板块凑齐了,拼多多京东、阿里的下沉市场的较量进入了新一轮的升级,形成了更严峻的态势。2020年的“百亿补贴“大战即将打响。

在这场大战中,三家的“百亿补贴”有何区别?谁会成为最终获胜者?

“百亿补贴”最初是拼多多提出的营销策略,拼多多也依靠这个模式,在下沉市场崛起,一跃成为三大电商巨头之一。从根据消费品行业观察所得资料获悉,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活动,对商家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是店铺在描述、服务、物流等方面都要高于行业综合值,同时对商品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拼多多“百亿补贴“活动要求(部分)

京东的“超级百亿补贴”,根据近期的年货节规则来看,相对似乎比拼多多更为隐蔽一些。但具体要求更为细致,对商家的利益和流量支持更全面。

另外,其实不仅是淘宝的聚划算着重“百亿补贴”,天猫其实也已经低调的开始了“百亿补贴”之路,根据活动要求规则显示,天猫同样在商品和店铺都有一定要求。

天猫“百亿补贴”活动要求(部分)

姑且不论,三大平台具体是否落实补贴政策和商家的筛选具体情况。就单从消费者端的“百亿补贴”页面可知,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比较抢眼的是手机、数码等品类;京东的商家参与度似乎是三者中最弱的,补贴产品也相对较少,主要以家电为主;聚划算的“百亿补贴”则在最醒目的首页便是美妆、食品等,当然也包含其他母婴、运动、数码等品类。

三大平台的“百亿补贴“页面对比

毫无疑问,“百亿补贴”是拉新的利器。作为首推者的拼多多,在其财报数据中得到了实质性回报。据2019年Q3财报数据显示,“百亿补贴”入口的日活用户突破1亿,参与该计划的国内外品牌超2800家,补贴商品23000余款。并且因“百亿补贴”吸引了更多的活跃买家,据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5.363亿。

但根据三个平台的补贴商品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都是相类似产品,比如手机、美妆等,并且各方都表示为“最低价”。消费品行业观察对比了sk-ii神仙水和iphone 11的在这三个平台的价格。

sk-ii神仙水价格对比

iphone 11价格对比

三大平台也根据三大平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都会持续进行“百亿补贴”。但按道理而言,电商行业早就已过了“烧钱”阶段,为何他们依然坚持如此?

在“百亿补贴”的背后,核心依然是价格,“全网最低价”不管是否真的最低,但对消费者而言,尤其是下沉市场的用户来说,低价就是“诱惑”,就是“买它“。但在中国如此大规模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群中,单靠补贴,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据业内人士表示,在补贴中,更多的是针对商家的补贴,真正落到消费者手中的补贴并不是特别多,阿里的入局更多的是一种防御性政策,为维护自身平台流量,补贴是必须要做的。但不论是哪个平台,根据国内消费市场这些的变化情况来看,低价并不是良久之策,商品品质和品牌的深度运营才是关键

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不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对下沉市场虎视眈眈,“百亿补贴”或是一种不错的玩法和战略,能掀起一定波澜。但随着参与者增多,消费者也将进入疲软期。对消费者而言:既然都有,那无论什么平台买,都一样;对商家而言,三个平台你们谁的服务反馈好,谁的扶助政策引流支持多,选哪个。

消费品行业观察认为:这种烧钱的模式,尽管不是长久之计,但平台背后拼的终究是财力。从阿里、京东、拼多多的整体情况分析,三者中拼多多或将在资金上敌不过阿里和京东。据三大平台在2019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阿里集团总收入达1172.78亿,同比增长41.3%,净利润为309.6亿元,同比上升32.7%,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京东净收入达到 134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28.7%,其中净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6.6%,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47.0%;拼多多营收75.14亿元,其中净亏损23.35亿元,同比扩112.66%;经营亏损27.92亿,销售与营销支出为69.09亿元,达到了上市以来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