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验与认知:回忆15年牛市形成以及破裂成因,分析细节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6喜欢:39

作为一名经历过07年15年牛熊市的老韭菜,认真回忆一下15年牛市形成以及6月份股灾的成因,试做分析。

时间点选在14年11月份降息的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创业板从12年年底的600点涨到14年11月份的1500点,期间的许多个股有十倍乃至数十倍涨幅,也成就了许多搞增发和市值管理的机构,而主板却异常凄凉,现在被奉为圭臬的价值投资股当时被称为大烂臭,因为一直不涨反而跌跌不休。当时有些私募做的对冲策略,就是空大盘多小盘创业板,从11年开始那几年很赚钱,直到14年11月份被干翻,国内著名的量化私募北京尊嘉,其中一个产品的收益率曲线很好的反应那个月,我也记得进化论的一平总12年年底600点的的时候看多创业板,还做多一只页岩气的创业板股票,翻了三倍,那个时候雪球上很多人不信,一平还贴过交割单。

在12年、13年、14年的时候,股市有许多概念炒作,故事通常是从概念出现,假如这个概念成真了,市场认可了,就变成了行业,从而有了行业研究的路径,否则,就一直是会被认为是概念。拿影视传媒行业来说,起点是13年10月份开大会时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当作支柱性产业来发展,而后文化板块短期涨幅很大,之后逐步进入了细分行业的发展期,跟踪票房的分析师开始多了起来。石墨烯和锂电池的概念基本上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锂电池实现了产业化,而石墨烯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应用,在在上一波牛市中,主板还炒作过国企改革概念、京津冀概念、城镇化概念、一带一路概念、军工概念等等,虽然这些概念从行业上划分都有各自本身的运行逻辑,但并不影响这些概念在后面的牛市都被依次轮番演绎。创业板的概念就更多了,互联网金融、文化传媒以及著名的生态化反等等,期间有的成为了行业、有的成为了破灭。

14年上半年的时候,上证指数最低的成交量一日不到500亿,主板有些股票真的是十来分钟没有成交一笔的,这种情况到了14年7月份开始有所改观,券商股开始逐步温和放量走强。因为12年13年一直在做创业板,都不怎么关注主板了,除非主板有些概念比较热的时候后偶尔关注一下,所以突然一看券商股温和放量走强,还是微微有一些吃惊的。12年13年创业板赚钱的时候,属于闷声发大财的时候,除了职业人士,社会上大部分人还是对上证指数有更直观的感受。而且在14年之际,市场普遍认为大盘股与小盘股存在此消彼长的行为,因为过去两年一直是这样。综上所述,在14年11月份那个降息时间点之前,创业板已经火热了两年,主板一直是死气沉沉。

14年11月份降息之后,主板在金三胖的暴动之下,单月上升1000点,券商股翻倍,主板的其他概念有不同幅度上涨,于此同时,小盘股下跌,两者有了大约1到两个月的跷跷板效应。直到李总理的双创概念诞生,资金在15年初重新杀回创业板。指数放量高位横盘直至3月份,真正促使市场加速赶顶的,我认为是周小川在两会时期的发言:股市上涨也是为实体经济做贡献,后面的三个月各种题材垃圾股轮番轰炸,指数大盘股加速上涨,主板与创业板同时赶顶,终于为股灾埋下伏笔。

以上是我记忆中的上一轮牛市的历程,但并不能算是成因。现在对于上一轮牛市的定义,通论是水牛,我认为不完全是。上一轮牛市,主板是彻底的水牛,大部分公司是在11月份降息之后开始上涨的,所属的传统行业没有发展,业绩也没有增长。而创业板在12年13年时期的上涨,并非完全的水牛,很多行业有了发展,公司业绩也有提升,当然弄虚作假的也不少。个人认为,12年13年创业板牛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高ROE资产是当时属于稀缺货,主板传统行业业绩的持续下滑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说,在A股,流动性充裕甚至泛滥,是牛市形成的必备条件,但除了流动性之外,还有其相应的宏观、行业因素。

上一轮牛市的历程与成因大概就这样了,下面聊一聊牛市的破灭成因。首先,高估值并非刺破泡沫的直接因素,高估值只能说明是贵还是便宜,并不能直接决定短期甚至一时的涨跌。上一轮刺破牛市的直接因素,是证监会调查伞形信托与配资的规模,背后的内核因素是资本市场与监管的博弈。首先给各位新韭菜普及一下什么叫做伞形信托,这是一种现在市场绝迹了的信托产品。恒生电子当年开发出一个金融软件叫HOMS,这个软件可以将一个信托账户切割成十个甚至更多的子账户,每个子账户可以独立操作,而且信托可以通过券商、银行等资金方寻找优先级资金进行加杠杆,倍数不等利息不同。而且无法监管,穿透只能穿透到信托主账户,旗下的子账户干什么外界一概不知。而且这只是基础款的,可以在加杠杆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融资融券绕标加杠杆,还可以数千万资金加两倍杠杆玩满仓单票,这就意味着账户的回撤不能超过3%,否则就爆仓了。所以为什么股灾会这么惨,大盘会连续无量跌停,这种乱象可见一斑。时至今日,当时的伞形信托规模有多大是一个谜,在江湖上是一个传说。只能说一下我当时所在的机构,规模15年巅峰达到市值70亿,基本全是通过伞形信托,1比2乃至1比3的杠杆,基本上7到8个点的年息,我们两个老板13年是6000万起家的,两年多时间市值搞到70亿规模,这样的公司,当时在深圳数以百计。基本上所有金融公司以及P2P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二级市场,期间的乱象不言而喻。在14年入职这家公司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杠杆,在接触了众多机构,心中感叹一句:我终于知道这个市场为什么会这么乱了。

回归到二级市场本身,上一轮牛市市场最大的成交量是单日全市场23000亿成交,其中上证指数在最大成交量的单日出现指数失真,因为当时上交所的系统最大计算数是一万亿,超过一万亿便显示不了,当日下午2点半之后上证指数的成交量便定格在10000亿不动了,收盘后上交所说明了以上原因。而当时融资融券的规模最大是一万两千亿,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主板的蓝筹股上面。因此,大部分的炒作资金来源并非场内的融资融券,而是场外的配资。因此,证监会发布摸底配资规模的时候,市场瞬间清醒,发现自己拿的全部是垃圾股,而且是层层加杠杆算利息买来的垃圾股,从而都想夺路而逃,引发踩踏,造成股灾。这是我认为的造成上一轮股市泡沫破灭的直接原因,当然,在牛市的行进过程中,会有很多迹象和线索提示牛市的结束,聪明人会留意这些并提前做好下车的准备。

上一轮牛市破灭的过程中,有两个印象我比较深的时刻,首先就是重阳投资在15年3月份的时候开始唱空,理由是宏观经济PMI数据在3月份跌破50的荣枯线,而指数大涨,经济数据不支持股市大涨,这在当时的牛市氛围中是很刺耳的声音。市场传言,重阳在期指上做空亏了几十亿,公司差点破产,搞的公司还在官网上辟谣,市场都言传泽熙要一统江湖,如今看来,令人唏嘘不已,所以我认为,严肃认真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就是大金链子梁宏,股灾发生之后,国家双降,人民日报发文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众人又摩拳擦掌准备杀回去的时候,大师旗帜鲜明的看空,认为当时市场积聚下跌的动能巨大,当时救市不可能成功。这同样在当时的市场氛围中非常突兀,但事后证明,大师的判断是对的。这让我对梁宏敬佩有加,在那个时间点发出这样的言论以及做出相应的举措,让我认为大师是一个真正相信市场力量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这个市场上很多人士,是嘴上高谈理念主义,私下里都是蝇营狗苟的不当生意。

估值的中位数参考意义比较大,但指导意义作用不大,估值只是众多合力参与之后所造成的结果,并不是起因,市场并不会因为足够便宜就会涨一样。我认为冯柳说的是没错的,角度比深度重要,假如一个公司你需要反复罗列重复叙述它的好,那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现在A股的头部公司研究是过剩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公司不能跳出行业太远,行业不会脱离宏观太久。回过头来,关于牛市的结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信号值得注意:

1、要倾听并理解不容的声音。从表面上来说,这很容易,从本质上来说,这很难,因为不同的声音很多,要从筛选分析并判断从而做出举动这很难。

2、要注意成交量的异常波动以及背后参与资金的结构,在A股这种新兴市场,正在加速学习西方市场的技术以及手段,ETF以及指数基金大幅增长,在愈发被动的市场环境中,主动管理可能是获得超额收益的途径之一。对于“成交量的异常波动”,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判断,例如站在方丈的角度,他可能觉得我认为的异常波动是正常波动,而我所认为的异常波动,取决于我的认知,就上一轮牛市而言,14年5月份上证指数最低成交是500亿不到,14年11月份上证指数的成交量便上升到了一万亿,仅仅7个月成交量便翻了20倍,这种短时间的暴增太异常了。这种异常关键是短时间,短时间及意味着存在着未知因素没有被市场充分理解并解释,人最为害怕的就是未知,实际上在很多线索当中,认识最浅的那个反而很有可能是胜负手,因为它没有被充分暴露。

3、要注意开户数与指数的同时大幅上行,青春的泥沼最近披露的数据,我认为是有效的。在14年去上家机构入职之前,我一直跟一些职业股民呆在券商营业部的办公室炒股,熊市低迷的时候,来券商开户的人门可罗雀,券商的工作人员都面临裁撤,最后连老总都不来上班了,有行情的时候,券商提供纯净水,行情低迷的时候,我们要去厕所打自来水烧开了喝。15年牛市的时候,我回曾经的营业部会朋友,结果连电梯的门都出不去,排队开户的人都排到了电梯口,当时券商有线上开户,有许多券商线上连夜24小时开户都忙不完。15年5月份的时候,权重股带动指数大幅上行,很多垃圾股也鸡犬升天,而很多之前涨过的好股票都不怎么涨了,只是资金空转消耗做多的力量,这是因为基民大量涌入,机构没什么好买了只得买入权重股带动指数大幅上行,而垃圾股因为相对便宜在末期补涨,在上轮牛市末期,权重股和垃圾股齐升,大部分股票高位横盘是重要特征。

4、注意身边人的反应,这是经历经验,也是教训。15年上半年的时候,我在公司应付公司的账户已经相当辛苦了,突然接到我妈的电话,我妈跟我打电话,让我买中国联通,我大吃一惊,因为我11年刚专职做股票的时候,我妈是非常反对的,她认为这是一个不正当的职业。熟知15年的时候她自己倒亲自下场了,我在电话里不耐烦的说中国联通这种票没什么搞头,可现实打脸打的啪啪响,没几天中国联通就从9块涨到了14块。新韭菜教老韭菜炒股票,是一个牛市末期现象。当时我去理发,理发师一边理发一边互相聊股票,差点把我的耳朵剪出血了,我很清楚的记得她一脸兴奋的说:我的中国铁建涨了一块钱了!07年的时候牛市的时候,新闻上说大学生炒股赚了许多钱,15年牛市的时候,新闻上说的是高中生拿压岁钱赚了许多钱,东莞一个富二代拿家里给的买法拉利的钱,赚了几百万,看了几本书之后说觉得巴菲特也没什么了不起。我觉得下一次牛市的时候,肯定会有小学生赚大钱的新闻。这种现象现在说起来没什么,可身在其中的话,想从牛市的氛围中抽身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5年牛市泡沫的破灭,在政策上,强监管去杠杆是经济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二级市场上的中小盘股估值会持续压缩,假如叠加行业的萎缩,就出现戴维斯双杀。16年全市场基本上低迷了一年,大小盘股都在消化高估的影响。17年被称之为A股价值投资元年,蓝筹白马消费各个启动,沪深港通开启,海外资金逐步流入。17年是大盘股和小盘股估值差最大的一年,游资被刘士余绞杀干净,全市场高举价值投资大旗,修图上证指数。18年之后,基本上全市场普跌,这一次轮到创业板的成交量不足400亿了。说一件意思的事情,14年上半年的时候,方正煤炭的研究员跟我哭诉,隔壁招商TMT的策略会人满为患,没位置了站在椅子上听,他们这开策略会摆好酒菜请人吃饭都没人来。18年的时候,华泰TMT的研究员发朋友圈,感叹是不是要换工作了,市场低迷到没人看。还记得申万骆思远发牢骚的那篇研报么?说电子研究干脆不要了,怎么研究都不涨。期间的4年又是一轮回。眼下,这个轮回又来了。


@今日话题@不明真相的群众 @进化论一平 @梁宏 @曹大勇 @欢迎各位大V股友转发,谢谢![涨]

全部讨论

2020-05-05 12:49

股灾发生之后,国家双降,人民日报发文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众人又摩拳擦掌准备杀回去的时候。。。。。。时间写反了,“人民日报发文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是在股灾发生前

2021-02-20 10:44

总结的不错,经历过的都有感触。

2020-06-15 21:18

无知者无畏的典型小屌丝?

2020-03-30 23:27

很好的总结。对2015的印象太深刻了

2020-03-10 21:15

m

2020-03-08 17:30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