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36回复:43喜欢:65
感谢大V们的转发,收到很多有趣的问题和角度,也惊奇于雪球的活跃度和讨论空间,我尽量抛砖引玉。

很多留言提到同业业务、零售业务、理财业务,说一点不成熟的小意见。
@CHIN-1-N @丹书铁券 @bigfatcat @polo0000

利益不相关:我没有直接做过零售和理财业务,参与过同业业务,以下论述部分来自于上市银行报表,部分来自于同业交流。

今天的主题是:银行的零售业务和同业业务与公司信贷业务有什么不同,谁做的比较好?这个部分的前景大吗?

首先分解一下银行报表。与一般企业不同,银行业经营杠杆较高,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与“营业支出(扣除资产减值损失)”悬殊较大。以生产型企业华域汽车为例,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6亿元,营业支出783亿元,占比96%。对比农行同期营业收入2872亿元,营业支出(扣除资产减值损失)842亿元,占比29%。所以分析银行盈利能力可以忽略成本变化,专注于收入结构。

图1是几个不同类型银行的2018年财报中的收入结构。
银行收入可以简单划分为三大类:
1、利息净收入,赚取息差,取决于信贷规模(付息负债规模和生息资产规模,包含同业拆借业务)以及净息差;
2、手续费与佣金净收入,赚取服务费,取决于网点规模、效率以及app等网络服务的效率;
3、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汇兑,取决于金融市场判断及交易规模。
同业业务和零售业务都包含在“利息净收入”科目中。
*银行在数据披露和实际操作时,都不会专门去区分个人息差业务、公司息差和同业息差业务,而是按照期限切分。也就是说,从个人那里融来的存款不是只能放贷给个人,公司那里融来的钱也不是只能放贷给公司。*
所以其实没有必要去比较,是个人信贷业务好呢,还是公司信贷业务好,还是同业业务好,而是通盘考虑。
在融资端(揽储)这头,需要看的是整体资金成本,在投资端那头(放贷),才需要在整体资金价格以外,额外考虑风险因素。
——————————————————————
关于揽储成本。
图2是几个不同类型银行的2018年财报中的付息成本。
可以看到一个现象,资金来源中”个人定期/活期“占比高的银行,揽储的总成本就要低一些。
解释一下银行的几类资金来源:向个人揽储(取决于网店数量及覆盖程度)、向企业揽储(取决于与资金雄厚企业的业务关系)、向政府揽储(取决于是不是本地政府的亲儿子)、向同业揽储(基本只取决于价格)、发债(规模取决于市场认可度,利率取决于评级)、上市银行向股东融资。
我们先剔除比较容易观察到规模和价格的发债和再融资,只说揽储。
向个人揽储,是最便宜的资金。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利率上升周期(2018年上半年)或者一个利率下降周期(2019年上半年)来得到明确的结论。
在市场利率上升的阶段,正常来说,所有的储户都会议价,即使你只存一万块的7天通知存款,你也会去议价,议价的方式就是找给利息最高的银行。
但是,在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明所有的存贷款利率都在上升,但是,某些特别强势银行(比如农行),对个人的揽储成本居然是下降的。
为什么呢?
因为农行有一大堆个人存款客户,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他所在的区域,没有其他银行可以选择,只有农行。
2017年,银行业有一个现象,大量的银行在裁撤网点,从乡、县撤退,因为网店的运营成本高于得到的好处,这是行业进步的一个现象,但留下的企业(也就是有能力负担网点成本的企业),得到了这批无力议价的客户。
——————————————————
有评论说对政策性银行不够关注。我确实没怎么提,因为非上市企业分析半天也是白分析,又不能买。另外一方面,我认为政策性银行都是不太正常的银行,倒不是说他们的放贷业务有特殊的考核指标,不完全逐利,而是说,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国开和口行都是发债大户,但是靠发债的钱来做贷款,太贵太难了。
——————————————————
关于放贷业务。
贷款这个东西,客户也是排队的。
大家要相信,信贷市场整体上是非常有效的。越安全的贷款,利息就是越低,担保条件就是越差甚至没有。因为客户会广泛的去和各种层级的银行谈判,找到对他最有利的条件。
一个客户如果能贷到3%的钱,为什么会接受5%的利率呢?
不要说什么它需要5个亿某某银行权限只有3个亿之类的鬼话,项目是可以切分的,甚至是发改委条线都会鼓励切分项目以本地审批。我国政府对本地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之大,就好像这都是它自己的生意。
所以,生息资产利率越高的银行,它持有的资产的质量就是越差。
——————————————————
同业业务的本质。
由于,大行揽储的成本低于小行,以及,存量规模更大。同业业务,事实上是大行借钱给小行做生意的业务。
对大行来说,就是刮油。
我要举个实业的例子。
钛白粉,典型的工业原材料,我国还处于分层混战初期,谁先扩大规模到位,谁就有钱做技术进步,谁就能积累到足够利润吞并别人。
这个行业排名第二到第十的企业,都上市了,好融资来扩张。
但是为什么是没上市的龙蟒钛业稳居第一呢?
因为它有矿山。
但凡是工业品,都有周期,再牛逼的企业,再高的集中度,都不能对抗周期。当行业低谷,产品价格下降的时候,龙头可以不生产,只卖原材料给同业,逼着同业一百块成本的东西卖八十块,同业非做这个亏本生意不可,不然就会丢掉市场占有率。但是老大是不用担心的,老大甚至可以故意便宜的卖产品,保本微利的卖产品,反正我只卖原材料,我报表也好看。我用低价把你逼死。
我不确定大行有没有这种逼死小行的决心~
但是,同业拆借这种业务,是给了大行这种空间的。
小行想要扩张贷款业务,有两个动作可以做,第一,增加存款,第二,提高存贷比。
存贷比有监管上限,但存款规模没有。
小行从企业和人手上揽不到足够的储蓄,只能在银行间市场向大行借。
民生银行特别依赖同业拆借,它的资金来源里面20%-25%是同业的钱。
这有什么坏处?
借钱给它的大行,如果自己有足够安全的放贷渠道,当然宁愿自己做生意也不肯借给小行。当大行不自己放贷,而是交给小行放贷的时候,实际上,是大行觉得,这部分增量太不安全了不值得做。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监管主推一个业务模式,叫做“商业银行转贷款”,就是让增速不足的大行,把钱借给小行,由小行放贷,类似批发零售。这种业务的单笔金额很小,甚至会低到单笔100万。大行会设定一些对客户筛选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并不限制。
这个很可以理解,对大行来说:钱给你了,你爱怎么做怎么做,反正我只找你。你把自己作死了,也跟我没关系。
从合同上来讲,这种业务的贷款人是客户,小行并不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但是,一旦发生单笔违约,你说小行会不会主动承担起兜底责任呢?
只要它还兜得起,就一定会篼。
不然,以后它还能找到钱做生意吗?
有些人看到某些股份行,同业拆借业务增速巨大,觉得这是创新。
其实不是的。
这就是借钱赚吆喝。
当然我承认,在金融行业,先把自己做大是没错的,足够大,你就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你死了,会拖着别人一起死,那中央只好来救你。
但是投资人又不是你亲爹,干嘛不找个本来就不会死的行呢?
——————————————————
关于公司信贷业务、个人业务、同业业务的天花板问题。
很多人考虑银行,老是强调增量,增速,想象力。
这是很愚蠢的(不好意思不针对任何人)。
银行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我们现在做业务的方式,其实和一百年前没有太大区别。好客户是有限的,一直扩张,就是一直去迁就越来越差的客户。250万亿,已经是个很大很大的规模了,中国经济,需不需要这么大的借贷规模?发债难道不是更好的方式吗?
还是那句话,有些机构就该去死,有些什么生意都敢做的企业老板,也该去死。




感谢大V们的转发,收到很多有趣感谢大V们的转发,收到很多有趣

全部讨论

长沙老兔子2019-08-31 20:33

龙蟒集团真怪啊,前几年卖了龙蟒钛业,近期又35亿卖了龙蠎大地。

龙沙小宝石2019-08-28 17:26

嗯……其实监管这种做法真是扭曲竞争环境啊

紫芯番薯_hai2019-08-28 17:04

我在一个小县城做过房地产业务,和他们合作过程中对银行业务有些了解,存款,贷款,零售贷款我们都需要他们的支持。当时想让银行去买我们楼盘的商铺,当地的三大银行都想开新网点,中行撤了一直想回来,银监一直不批。当地最富的银行是信用社,因为它在每个镇都有点,次富是邮储在几个大镇有网点,农行有三个网点都在县城,工行只有一个网点但省行能弄来钱。就是2014-2015年,正好有些小危机的时候,所以有比较多的体会

龙沙小宝石2019-08-28 16:49

是这样吗?我行因为没有去下沉,不清楚这方面。但是城市网点的裁撤是银行主动的。

紫芯番薯_hai2019-08-28 16:41

关于银行网点,其实银行是想下沉的,大多数都是被银监卡住了,因为要留出农商行的生存空间,很多小镇只有农商行和邮储银行,四大行现在在县城的银行如果不是早年留下的也不允许开新网点

施洛斯之道2019-08-28 16:35

价值投资者康凯2019-08-27 15:35

说的好

龙沙小宝石2019-08-27 15:15

最后的生意不贷款,银行和那些中等生意抱团就够了

bigfatcat2019-08-27 15:14

利率市场化,就是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优质大型企业的信用,甚至高于银行,富裕地方的政府,不输于国债。未来他们的融资成本看齐的是国债利率加点。银行还能赚多少息差?

龙沙小宝石2019-08-27 14:48

不大赞同在小微和穷人身上赚息差是必然趋势。其实我不怎么预测趋势,只观察已经形成的形势。窃以为中国银行业和美国银行业的差异,应该在两国经济结构上找原因,而不是银行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