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的优缺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4

$通威股份(SH600438)$ $协鑫科技(03800)$

生产多晶硅的原料是工业硅,工业硅的原料是硅石。

以一家生产10万吨多晶硅的企业为例,

在生产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1、工业硅涨价

2、工业硅缺货

3、工业硅质量低于卖家宣传

于是多晶硅企业会产生一直想法:

自己配套建一家生产工业硅的工厂,

这就是最简单的一体化。

于是现在很多新建的多晶硅厂都同时配套建设工业硅产能。

产生配套工业硅产能想法的时候,

一般是工业硅涨价、缺货的时候,

也就是工业硅业绩好、利润高的时候,

实质上这种配套本质上是对高利润企业的投资,

只是刚好高利润企业在公司上游,生产公司的原材料。

配套的工业硅产能建好后,

会计核算的工业硅价格还是应该按市价核算,

也就是对多晶硅这个分部来说,

“工业硅涨价”并没有解决,

对于集团来说,

“工业硅涨价”是投资工业硅带来的收益。

多晶硅分部解决的是:

“工业硅缺货”与“质量低于卖家宣传”这两个问题,

如果工业硅是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产业,

新投产的工业硅质量很可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时就不是“质量低于卖家宣传”

而是明知质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不得不买。

到了某一天,

工业硅行业供过于求了,

工业硅市场价格下降,

一体化企业的利润从工业硅转移到多晶硅了,

这也是一体的一大优势:上下游抹平利润波动,

但请注意,抹平利润并不降低下游成本,

下游降低的成本不过是上游的利润,

下游降低成本的原因是供货来源稳定。

对上游工业硅分部来说,

虽然和单一企业一样面临工业硅价格下降,

但作为一体化上游,

最大的优势是锁定销量,

在低迷行情,降低价格并不能确保产品卖出(除非极端价格),

上下游在各种行情锁定销量,

是一体化的另一个优势,

确保上游产能利用率100%也是一种降低上游成本的方式。

上下游一体化的缺陷又在哪?

最大缺陷在于专业性差,

一般来说,

配备上下游的产能是远低于行业一般企业的,

现在10万吨多晶硅产能一般配15万吨工业硅产能,

合盛硅业的产能是122万吨,

如果需要技术投入,

合盛硅业的技术投入可以达单一配套企业的8倍,

技术投入的差价长期下来会拉开质量差价,

而上下游企业“明知质量低而不得不买”的特性,

又会掩盖上游质量问题,

最终腐蚀一体化整条产业链。

但企业规模到一定程度又会不一样,

例如通威多晶硅产能达80万吨时,

可配套120万吨工业硅,

技术投入已经可以赶上合盛硅业了。

这也是企业规模到一定程度喜欢搞一体化的原因。

全部讨论

04-13 21:14

一体化最大的优势是产业链各个环节价格大副波动时,只要整个产业链有利润就可以正常接单。而专业组件还无法锁走电池片价格。但是这个优势在各环节价格波动不大时就不存在了。尤其是全产业链亏损时,一体化企业的负担更重,资产沉重,灵活性更差。而且在技术突破日新月异的太阳能产业,一体化企业很难在各个环节都做到全行业最优。无法做到最终产品的极致竞争力。

一体化就是全产业链加杠杆,上升期赚全产业链,下降期亏全产业链,放大器并不等于是优势。

04-14 11:23

当隆基大举进军组件环节时,晶科晶澳天合等就会尽量不去买隆基的硅片;当通威进军硅片、组件环节时,隆基等就会尽量不去买通威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了;当合盛进军多晶硅环节,协鑫、通威、大全、新特就会尽量不去买合盛的工业硅了。当中国大多数工业品开始具备优势时,美欧就要开始去风险了!

04-13 20:04

分析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