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恺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1
想通三点:
1、平安寿险的生意是不一门好生意,能不能长期轻松赚钱?
2、新的资本能不能再创一个新的保险龙头,再创一个新的龙头的难度有多大?
3、现价平安是否是一个便宜的标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的答案都是确定无疑的正面答案,那么经营过程中的些许波动又算得了什么呢?

热门回复

我也持有平安好几年了,2016年就有平安,陆陆续续一直加仓到2019年,成为绝对第一重仓。前几年平安股价跑赢大盘,我内心充满自信甚至认为寿险行业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随着疫情爆发,高杠杆金融类股票大跌,以及大盘反弹后保险依旧趴在低谷。3月份的时候慢慢认识到寿险业其实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净利润也好,内含价值也罢都是靠一系列精算以及对投资收益率/利率等宏观数据的假设基础上。虽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也没去换仓,理由是那个时候消费股估值没什么吸引力;另外就是2019年下半年通过研究保诚安联安盛AIGMET等等历史悠久的保险公司后发现一个事实,当保费收入呈上升阶段时,股价是在上涨的,当市场饱和后股价开始下跌。那么是否继续持有平安就很简单了,是否看好中国寿险未来发展?对于过去一直优秀的平安寿险没道理跟不上整个行业宏观环境的大发展。

2020-08-25 19:20

1.我觉得寿险并不是躺赚的行业,经营难度不小,长期、轻松赚钱不现实。需要优秀的管理层。这一点从同业对比就能看到,如果可以轻松长期赚钱,平安就没有崛起的可能,且其他后起之秀也有反超的希望。我长期持有,也是认为它比其他的优秀。
2.新资本再造新的保险龙头期望不大。但平安相对于其他公司所享有的溢价可以失去,龙头地位并非永远稳固,可以被现有大的竞争对手取代(尽管各有各的问题)。
3.是否便宜还是要看未来。我觉得真正优秀的标的明显低估不常见,也不奢望被自己抓住。如果转型不成功,也许现在看起来的便宜并不便宜。
以上纯是从悲观、底线角度去看,为的是看看有没有反转的信号。我并不是认为保险行业或者平安有大坑,否则也不会长期持有了。

4 年前还在盯着保险公司规模与份额,现在回看,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不顾成本抢下来的那些份额就是定时炸弹,抢的越多亏的越惨。 寿险不是一个好生意,依靠精算永远也算不清风险(未来 10~20 年谁能算准)+ 加上规模冲动 + 前期用几张纸的保单就能换来大把现金流等等,药💊不能停。 财险久期短一点,但也没好到那里去,geico 长期能做到 10% 左右的费用率,而 A 股的财险公司费用率长期超 30%,比较下来,效率高下立判。

当行业整体向上的时候,大家日子都不会太难过,这个不是超配保险行业的必要原因。 个人认为关键是要看企业能否抢占到更多份额,持续创造利润,尤其是市场不好或暂时困难时,头部公司更应发挥优势。平安最近10多年,寿险,财险做到了老二的位置,前2年,寿险本来快要超过人寿,现在来看短期比较难了,再有5-10年,看能不能做到老大的位置。

但也要认识到寿险行业给不了高估值,安联鼎盛时期估值也就25PE|3PB

是的,也正好看好中国寿险行业空间才一直坚守

2020-08-25 22:27

[赞成]我也差不多同时期开始的,同样极重仓。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所以才有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取代的独占领域。我觉得向未来看,行业离天花板还有距离,各种报告都对此进行过测算,不赘述。仅从自己感觉看,80后、90后是人口高峰,也到了保险需求的高峰期。周围人中主动提出真正的风险转移相关的保险需求多了起来(而不是把保险当理财瞎忽悠),对保险的认识也有了大的改观,使得保险可以慢慢回归到正常商品或服务的该有的样子,也即有需求的人来主动投保,而非未意识到需求的人被营销。

消费行业是我未来重点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