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17回复:39喜欢:7

$邮储银行(SH601658)$ $邮储银行(01658)$ 请问大神们,李录先生投资邮储银行的逻辑和具体情况,非常感谢![笑][笑][笑]

精彩讨论

库里忠实的粉丝2021-05-01 15:19

我看好邮储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坚持零售银行定位,特色鲜明。
邮储银行个人客户数量为5.89亿户,覆盖超过中国人口总量的40%,拥有遍布全国、深入城乡的网点覆盖,并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61%,个人存款总额占存款总额比高达87%,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达54%,具有天然的零售禀赋和业务基础,发展潜力巨大。

二是、资金实力雄厚,优于同业。
邮储银行存款总额已逾9万亿元,负债中存款占比超过95%,为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资金基础。邮储银行还是中国银行间市场最活跃的交易商之一,债券交易金额稳居行业前三,2018年度市场交易业务金额接近80万亿元。

三是、资产质量优异,存量业务风险小。
邮储银行长期坚持“一大一小”客户策略,不良率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关注类贷款率仅为同业可比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拔备覆盖率达到同业可比上市银行平均水平的两倍。

四是、网点服务深度下沉,深耕大农村蓝海市场。
邮储银行基于独特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了遍布城乡且深度下沉的营业网点和金融服务,在众多县及以下地区是唯一的全国性金融机构。随着城镇化推进,居民收入增长,三、四线城市新市民及农村消费者信心显著提升。从消费增速看,以农村为例,2014-2018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复合增速74%,“大农村”(一二线郊区以及三四线和农村地区)消费者活力强,增速快,市场潜力大,金融服务需求亟待满足。邮储银行个人业务区域分布与“大农村”高度重合,这一区域是金融服务的蓝海市场,也是我行的核心竞争优势。邮储银行致力于通过客户分层、产品多元化,依托科技赋能,为中国广大老百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五是、存贷比大幅低于同业,拥有巨大成长空间。
邮储银行存贷比仅为52%,显著低于可比上市银行77%的平均水平,贷款总额过去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9.19%。随着A股IPO后资本金补充到位,未来增长空间可期。

六是、围绕场景搭平台,构建生活服务圈。
邮储银行利用自身网点的巨大优势,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目前,邮储银行与头部互联网企业加大合作力度,以场景和客户为核心,构建泛生活服务生态圈,打造开放式的平台和经营生态,将邮储银行打造成一家线上线下场景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七是、科技赋能,引领转型。
邮储银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深化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截至2019年6月末,邮储银行渠道管理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移动展业、POS业务、国际支付等42个系统已完成了私有云平台部署。云平台日交易量超过1.75亿笔,全行近三分之二的交易通过云平台完成,居行业领先水平。邮储银行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

八是、发展速度快,成长潜力大。
邮储银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76%,2019年度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同比达到16.3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速将达到16%至18%。

嬌生慣養2021-05-01 14:12

内银股的估值一直很低,特别是国有大行,国家信用背书,股息率很高,是整个市场内的估值洼地,我自己长期持有工行建行为主,也有部分邮储银行,内银股和水电股票是我的打新股基本盘。
邮储银行有以下几个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1,邮储银行在中国的广大农村有大量的网点,其县域网点覆盖率超过农业银行。
2,邮政银行在国内的广大农村地区有良好的口碑,大量的农民的储蓄在邮政银行,给城市里面的子女邮寄东西也是选择中国邮政。
3,邮政和邮储银行都是中邮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邮政的各种业务布局面很广,可以协同邮储银行可以一站服务于农村地区全部金融方面的需求。
4,邮储银行是最年轻的国有大行,基本面很扎实,可塑性高,在业务创新和市场化方面只要稍微向工行建行靠一下,今后的潜力巨大,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捕龙高手2021-05-02 08:43

邮储银行的整体经营风格,有可能正处在蜕变进化的关键节点。长远来看,这家银行可能会变得更加科技化,其产品与服务水平有希望向业内领先的零售银行靠拢。

蓝天白云小桥流水2021-05-02 08:39

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品牌形象偏于传统,在A股个人投资者眼中的存在感与科技感一直以来都较为稀薄,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它的“互联网基因”。2015年,蚂蚁和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邮储银行;截至2020年3季度末,蚂蚁集团仍是公司的第四大境内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为0.85%。业界分析认为,互联网龙头企业作为战投股东,有希望提供邮惠万家亟需的服务创新理念与获客场景协同。

龙头在手天下我有2021-05-02 08:38

很多银行根本就没有覆盖农村乡镇,而邮储银行却是对农村乡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而且邮政快递也是覆盖到了各个乡镇,随着农村的振兴,资本向农村的流入。首当其冲的邮储银行必将得到莫大的好处,想必李录买入邮储银行的逻辑就在这里。

全部讨论

2021-05-01 15:31

邮储银行本次A股IPO安排了战略配售,且设置“绿鞋”机制,是其后市表现的重要支撑。
1)战略配售:
邮储银行本次A股IPO设置战略配售,比例高达40%,获配股票锁定期不低于12个月,长期持股且有资金实力的投资者是邮储银行股价表现的压舱石;

2)A股近十年重启绿鞋:
邮储银行本次A股IPO设置“绿鞋”机制,即若新股发行后30天之内股价出现低于发行价5.5元/股的情况,绿鞋资金(高达43亿)可入市稳定股价。这是A股近十年来首次重启绿鞋安排,根据公司公告在A股历史上,仅有工行、农行、光大等三单在发行过程中为了应对市场波动,引入绿鞋,这三家银行在“绿鞋”行使期内股价均表现良好,平均股价涨幅超过10%。

3)网下锁定期:
邮储银行本次网下发行也安排了锁定期,70%的网下配售股份的锁定期为6个月。在“绿鞋”行使后,本次发行规模近45%有锁定要求,有效减小了流通盘带来的抛压。从A/H价差来看,A股银行股较H股一直存在25%左右的溢价,此次邮储银行A股IPO价格较H股股价溢价25%,而渝农商行和浙商银行则分别溢价高达95%和35%,A/H价差较前期上市的两家银行股更为合理。

2021-05-01 15:28

邮储银行兼具国有行的体量及股息率、优秀股份行的业绩增速和稳健优异的资产质量,三大特点在内资上市银行当中独树一帜。
1)成长性突出:
规模上,邮储银行总资产刚刚超过10万亿,2016年至2018年,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高于其他国有行平均水平。收入端,9M19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16.2%,显著高于其他国有行5%左右的平均水平。展望未来,一方面邮储银行正在重塑与集团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过去僵化纯粹的费用主导型机制转变为更加灵活、平衡的收支体系。今年开始,6个省的代理网点开始试点小额贷款辅贷业务助力邮储银行资产端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贷存比且进一步向零售贷款倾斜,有助于其更好地运用信贷杠杆从而提升ROA;另一方面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邮储银行中收上潜力巨大,非息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在不良率保持稳定,净息差小幅下降,资产增速维持在9%的假设下,我们预计邮储银行2019-2021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分别为16.2%、15.0%和15.0%,位于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2)资产质量优秀:
邮储银行专注“一大一小”的信贷策略,拥有一张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从不良率、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逾期率、关注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以及拨备覆盖率几大维度来看,邮储银行均表现优于其他国有行。

3)股息率第一梯队:
作为国有银行,邮储银行分红率预计有望保持30%的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19年11月26日,预计2019年股息率为4.57%,2019-21年平均股息率预计超过5%达到5.32%。

2021-05-01 14:16

我们继续看好邮储银行,主要原因是;
1)20年业绩超预期,增幅保持大行之首,优越的资产质量成为今年业绩增长护城河;
2)看好中长期存贷比、贷款占比、零售贷款占比提升,资产端结构优化,以及庞大的零售客户和网点将提高来自财富管理等中收业务的占比,从而提高邮储盈利水平;
3)定增落地大股东持股提升提振信心,资本充实下促发展。

我预计邮储2021/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10.1%,净利润同比增长10.0%/12.3%。2021/2022年的EPS为0.74/0.83元,BVPS为6.78/7.4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的PB为0.81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8元,对应1.18倍的21年PB。

2021-05-01 14:15

讨论已被 1976兰亭序 删除

2021-05-01 13:29

投资邮储的优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盈利能力大行领先,业绩超预期
2、零售贷款贡献规模,缓冲息差缩窄压力
3、资产质量强者恒强,低不良及高拨备成今年业绩增长护城河
4、加深零售大行定位,个人银行业务逆势高扬
5、定增落地将夯实邮储资本实力促发展
6、全方位实力提升,促进邮储高质量发展

我继续看好邮储银行,主要原因;
1)20年业绩超预期,增幅保持大行之首,优越的资产质量成为今年业绩增长护城河;
2)看好中长期存贷比、贷款占比、零售贷款占比提升,资产端结构优化,以及庞大的零售客户和网点将提高来自财富管理等中收业务的占比,从而提高邮储盈利水平;
3)定增落地大股东持股提升提振信心,资本充实下促发展。

2021-05-01 13:25

我认为邮储的亮点是;
邮储一季报亮点:贷款减值准备2122.6亿元。如果拨备覆盖率降为银行业平均数189%,或者简单地说拨备覆盖率下降一半也有百分之二百多,符合并超过银行业平均数。这样可释放利润1061亿元,合每股约0.36元,这样一季报就到0.60元了。其中税款我不会算。所有拨备四百左右的银行都好。银行股的优点是利润高市盈率低性价比高,缺点是担心坏账。拨备覆盖率超高的银行股,不但目前坏账率很低,还安全性超高。银行股分化特别大,拨备覆盖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我投资持有银行股的原因。

2021-05-01 13:18

据说是赌未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都是据说,信不信都是个人的事

2021-05-01 13:13

个人理解,1,邮储银行有邮政背书,可以永续经营,这点甚至比五大行还厉害;2,下沉网点数量最多,活期比重更大,资金成本低。

2021-05-02 09:07

李录大笔买入港股邮储银行,主要是看中了中国农村的振兴趋势。很多银行根本就没有覆盖农村乡镇,而邮储银行却是对农村乡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而且邮政快递也是覆盖到了各个乡镇,随着农村的振兴,资本向农村的流入。首当其冲的邮储银行必将得到莫大的好处,想必李录买入邮储银行的逻辑就在这里。期待农村的振兴,相信邮储银行在这波趋势中会得到长足发展,也相信李录先生的眼光。
除此之外李录买入邮储银行的逻辑:
1)安全边际。市净率仍较低,可以说是非常标准的“烟蒂式”投资;
2)近乎荒谬的极端。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商业世界,我们往往会发现,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比如说好市多仓储超市。”好市多在“近乎荒谬的极端”上的体现是对毛利、净利的苛责,茅台别的经销商买2300,我好市多就卖1499元,这种巨大的让利程度反而成为了好市多的巨大护城河。邮储银行也有类似的“近乎荒谬的极端”,就是它能够把资金成本做到最低,通过代理模式大面积向乡镇扩张,经营成本远低于城市,但是吸纳存款能力却丝毫不逊色,因为很可能是某乡镇唯一的银行。这一特点是其他银行短时间无法复制的。
3)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买银行本质上是就是看多一国经济,中国在这轮疫情中是非常明显的受益国,这与我们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取得了抗疫优势,而这个优势已经在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的出口屡创新高就是最好证明。而随着外围疫情拖入加时赛,我国经济的替代程度就会更强,所以,疫情不仅让我们获得了比较优势,更是获得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弯道超车机会。买入银行,就是看多中国经济在当前,以及后疫情时代的表现。
4)加息周期临近。随着经济基本面的逐步好转,去杠杆的脚步也将如期而至,而加息是去杠杆的必选项,随着加息的到来,银行的息差有望回归良性水平(相较于2020年而言),所以,其实银行是存在一个反转逻辑的。从2020年让利于实体经济,利润上打了折扣,到经济恢复至正常水平,甚至更好水平,再伴随着加息,银行将迎来更好的时期,当然,前提是没倒在黎明前,包商银行就是个反例。
5)聚焦下沉市场。下沉市场这个词近年来在互联网领域听得最多,由于一二级市场互联网渗透程度基本饱和,为了寻求新增量,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杀入下沉市场,最近兴起的如拼多多、抖音、快手,都是市场下沉后的产物。邮储银行依托于庞大的下沉门店,这里还是有诸多想象空间可以挖掘,比如乡镇最后一公里的解决(联手中国邮政),比如联手互联网巨头合力开发下沉市场(消费贷、信用贷)等等。另外,由于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乡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对于邮储银行而言,无疑是扶贫成果的最大受益者。
6)政策导向。最近国家提出两大政策导向:
第一,证监会提出,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第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首先,这两点对整个银行业来说,都构成利好:
第一点,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无论是以发放券商牌照的方式,还是以券商合作的方式,又有利于银行增加一笔通道费用,增加银行的非息收入。
第二点,取消信用卡上下限其实就是让传统银行去与互联网消费贷展开正面竞争,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传统银行的消费贷版图。
那么,邮储银行在这两点上有什么特殊优势呢?
第一点,邮储银行的网点最多,也非常下沉,触达人群最广,依托其揽储优势,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其通道分佣也会相对可观。
第二点,邮储银行由于渠道下沉,其获取资金的成本非常低,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开上下限管理,意味着它能够以更低廉的利率获取信用卡用户,这点在横向对比其他银行都是非常显著的优势。
在消费贷领域,如果说招商是以渠道获胜,那么邮储银行有希望以低价获胜,真正的“全网最低”,继续放大“好市多式”的竞争优势。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李录投资邮储银行可能的逻辑分析,当然不代表李录的真实想法,也可能相去甚远,仅供大家做一个参考。
其他方面: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周五表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9.4%,无论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相比,存准率都不高。此外,他表示,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
昨天有朋友问我降准的可能性高不高,我昨天的原话是“可能性不大,现在倾向于微调”,今天官方给出答复了,我们的准备金率不高,说明下调空间基本没了。
2、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CPI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央行也在关注核心CPI的变化。目前居民收入增速仍在恢复中,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反复,服务性消费仍受到制约,核心CPI仍处在低位,下一步随着国内经济稳定恢复,未来核心CPI有望继续回升。总体看,2021年我国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去年基数影响,同比涨幅或会出现先升后稳的形势。

2021-05-02 09:07

感觉 问问不看好的原因比较有趣 毕竟跟着吹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