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4喜欢:4

$中信证券(SH600030)$ $证券ETF(SH512880)$ $海通证券(SH600837)$ 从2018年开始,证券行业的会计准则从原来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转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所以在财务报表的利润表有了信用减值损失这一项,具体这一项是怎么计算的,下面简单说一下,不然很多人总觉得信用计提是什么大雷。

首先,这个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始确认信用风险阶段,举个例子,假设中信证券买入返售资产100亿,这时候就要开始计算信用风险的损失,这个阶段计算的是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中信证券认为这批返售资产风险很低,12个月内有1%的概率发生违约,损失率50%,那么中信证券就要计提100亿×1%×50%,5000万。

如果风险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一直处在第一阶段,如果风险发生了大的变化,就进入第二阶段,假设公司经营不好,违约可能性明显增大,这时候就要考虑整个买入返售的期间了,不单单是一年内,假设中信证券认为公司违约率上升到50%,损失还是50%,那么就要计提100亿×50%×50%,25亿,严谨来说就还要减去之前计提的5000万,那么就是计提24.5亿

第三阶段就是确认损失阶段,就是公司确实违约了或者最终没有违约,那假设公司确实违约了,损失50%,那么计提25亿,如果公司没有违约,转回25亿。

我们再来看看中信证券的信用计提的大头,是买入返售资产和融出资金,分别是50亿和7亿,而中信证券的买入返售资产和融出资金分别大约为400亿和1200亿。

首先看买入返售资产,400亿计提50亿,我们假设损失率还是50%,那么400亿×25%×50%为50亿,平均来看也就是中信证券认为有25%的概率违约,可能处于第二阶段。

融出资金,同理,损失率50%,中信证券认为1%的可能性损失50%,处于第一阶段,就是基本没什么风险。当然这些都是平均来看。第一阶段就是即使你认为没有风险也要象征性计提一些出来。

最后说一下使用新的会计准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首先这个概率很主观,判断这个概率也没有很好的方法,不同公司也不一样,所以这个有了利润操纵的空间,但是也使得利润更加平滑,减弱顺周期性,但因此也提高了通过利润去判断一个公司的情况的难度。刚开始实行这个准则应该都会降低企业的利润,因为即使没有发生实际损失也得计提,但慢慢地就会减少计提了,随着时间推移,之前的计提的转回可以冲掉以后的计提,计提就会慢慢减少了。

全部讨论

2021-03-19 16:24

也就是这个会计方法可以让证券股的财务报表由周期股变成成长股

2021-03-19 06:36

学习了。

2021-03-18 23:14

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