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私募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回复:27喜欢:22

 #我的私募投资经历#  #我的私募年终总结#  


2020年1月买入第一只私募,私募投资将近两年的时间。梳理下投资的过程,做个记录和交流。

1、赛道选择

在投私募之前,07年那一拨牛市买过股票,不过后来回撤基本上利润也没剩下多少。再后来也买过公募基金,经历了2018年的全程下跌,还好买的是中欧周应波、兴全陈宇等,以及价值五剑等组合,2019年填了坑也挣了钱,感觉只要选对基金,应该能带来合理的回报。那段时间看了很多分析研究,两个感觉:一是还是要做多中国;二是资本市场要取代房地产成为未来的投资主赛道。基于这样的判断,外加对自己直接操盘能力有限的认知,基本上确定了基金作为未来投资的主渠道。

2、私募试水

2019年在研究基金的过程中,发现了私募产品好像更厉害,收益比公募更猛,还不太用担心基金经理离职的问题。另外随着资金量增加,感觉大额买公募自己越来越下不了手。在投顾的建议下,2020年1月入手了第1只汉和3年期产品,当时说月底就要封盘。2月又买了第2只,景林全球。当时同期在比较的是希瓦、东方点赞,投顾建议还是景林稳一些,后来看那个时点要是进那两个,收益都比现在高,截至本月景林全球累计费前只有15%。随后就遇上了疫情美股熔断,这两只表现也还算稳,试水也还算顺利。到5月底赶上冯柳发产品,当时也是要抢的,300起,出于对大佬的仰望,又进了这个产品。没想到后来,规模一下上到四五百亿,感觉大佬操盘也有点吃力了,一年多基本就是沪深300的收益。

3、产品拼盘

到了六七月份大家都在说牛市要来了,正好有一笔资金,就陆续把钱都投进去了,雪球双雄希瓦、进化论都进了,又陆续进了明汯的指增和多策略、洛书、盛泉,还有一个小私募的套利产品。基本上就是杂七杂八的买了一堆,除了套利产品到21年策略失效亏了点钱,其他还算是比较稳。到了2020年末算算一共投了大概1500,全年的总回报15%+,考虑到其实大部分资金七八月份才进,下半年市场并不友好,这个结果其实应该还可以接受,不过看到2020年石峰、趣时一堆翻倍私募,感觉自己买的这些进攻性太差,没抓住市场机会,开始琢磨调整产品。

4、大热必死

21年年初基金抱团,手里的私募表现倒是不错,春节前盈利到了400+,有点上头。市场上各种产品也都在猛推,当时就想着21年增加一些弹性大一点的产品。1月底进了石峰和希瓦dota(还好没买上辉耀,当时真的太热了,迅速 抢光),到目前分别亏10%和15%。再就是4月份进了善水源,当时觉得他春节后回调的择时还挺厉害,没想到后面来了一个一周回撤10%+,降了仓位后反弹也没赶上,到目前已经亏了20%。再一个就是年中的量化大热,观望了一阵踏空的感觉越发强烈,终于9月初顺利进场,然后就开始顺利下跌。今年的量化投资先是踩到明汯风格漂移,业绩拉胯,被其他指增甩开;后面又成功进在量化高点,还好产品回撤控制还行,目前亏损5个点,还可以接受。现在看来,真是大热必死,两拨追高验证了本人的韭菜成色。21年产品的总收益负1个点,勉强跑赢沪深300

近两年私募投资的收获与体会:

1、认知的决定性

近两年投资私募最大的感受还是:投资永远是赚认知的钱。自己从开始懵懵懂懂的试水购入,再到拼盘式的各类产品买点,其实对于私募具体产品的了解认识还比较有限,很少穿透到产品底层去考虑产品,觉得选了基金经理靠他们自己去应对市场就够了,但结果发现私募也不是什么世外高人,拉胯、躺平的也很多。正是没有弄清楚手中基金的投资风格和投资重点,所以导致很多类似的产品配置,今年踩不上新能源风口收益不佳也就是正常结果了。

2、择时的必要性

总是有人说私募不用择时,我个人觉得还是需要做一定的择时。至少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不应该进,年初、年中两次追高,直接导致了产品的后续回撤,石峰今年一年都没出坑,上来就背个包袱要消化,后面做的再好也才是净值修复,谈何收益。

3、配置的重要性

一开始自己确定了年化15%的收益目标,可以承受20%左右的回撤。今年市场极度分化下,全部产品的最大回撤在11个点左右,回撤控制还好,但整体收益水平还是不高。当然年内也做了一点调仓,买了2个CTA。回过头来看,产品配置还有待提高,将近1000的主观多头中如果再有200配在量化上,今年正收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未来主观多头、量化多头、CTA还是要统筹配置,初步考虑大致按照5:3:2的比例进行优化。

4、规模的局限性

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年化15%是基民投资的收益上限。我想逻辑对于私募同样适用,私募规模小飚收益的时候,普通投资者接触不到,看到了也根本不敢进。随着穿越牛熊通过了大家的观察期,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再到通过三方渠道主推的时候,规模上的也会很快,收益基本上不可能达到之前的水平了。也就是看着产品都挺好,买到手里就不行了。从这个角度上可能还是要去挖掘规模小一点的私募,寻找遗珠,才能带来更好的超额收益。但这也意味着产品研究的难度加大了,毕竟私募的信息没有那么充分,很难掌握小私募的情况。

5、产品的稀缺性

封盘的故事可以听听,但基本上相当比例是营销的手段之一。或者出于人性的贪婪,即使阶段性封盘,后续也会不断调整封盘上限,不能因为优秀经理封盘稀缺就无脑进,由于这种产品往往伴随着规模激增,后续收益很难达到预期。而且,江山代有才人才,总是会有优秀的经理出来,何必急于一时呢?

希望22年自己投资能够有所进步,向大家多学习,也希望大家都有好收成。

 @来福小犬爹   @郡主私募研究   @real老私基   @连城Z   @伯言2020 

全部讨论

2022-01-04 22:06

结果发现私募也不是什么世外高人,拉胯、躺平的也很多,逃跑割光清仓的只有一人希瓦辉耀的汤蒙!

2022-01-04 21:43

UIBE的校友?   这几点体会都很重要,尤其是追高那点,大部分人亏钱都是追高。

2022-02-05 15:40

你好,请教一下,比较热门需要靠抢的基金产品一般多长时间会200个名额卖完?怎么才能快速抢到呢?是以打款先后顺序还是怎么确定是否入围?感谢。

2022-01-24 14:29

盛泉的收益咋样 听说回撤控制的很好

2022-01-14 18:49

恭喜@MAXUIBE  在#我的私募年终总结# 活动中获奖,88元奖金来啦!

2022-01-10 16:03

亲爱的球友您好,我们给您发送了私信,麻烦您查收~感谢~

2022-01-05 22:42

从股票到基金,从基金到组合基金。“投资人自己的FoF化”,是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最终市场有效性提升的重要表现。看了类似个人投资人的私募投资分享,是一个FoF化的过程。从总资金目标来说,提议把量化选股等策略类型更多的纳入进来,并且把类似目标风险偏好的FoF产品$华软新动力稳进FOF一号(P000983)$ 作为自己组合构建的基准,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自己构建组合应该以跑赢这种基准为目标。

2022-01-05 16:08

你好,我们踩的坑一样,一月同时买了石峰和趣时,冯柳,景林是三年期的,22年在考虑换固禾和半夏,不知道,如果是你,你会考虑换吗

2022-01-05 10:17

#我的私募年终总结#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26.66,也推荐给你。

2022-01-05 09:33

未来主观多头、量化多头、CTA还是要统筹配置,初步考虑大致按照5:3:2的比例进行优化。
您这配置理念和我们的FOF产品差不多了,也确实是这样,基本盘稳健才是长期制胜之道。
短期收益达到15%-20%是有很大可能的;但是长期要想整体1500万达到复合年化15%的收益还是蛮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