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泸州老窖(SZ000568)$ $中国神华(SH601088)$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散户乙投资理念原汁原味分享】
二十四、投资老窖第一阶段总结
来自iPhone修改于2020-12-28 15:11:老窖224.83元
投资老窖第一阶段总结
白酒进入我的视线是2013年下半年,因为八项规定和塑化剂,导致股价大幅回落后。
研究了一下,发现白酒行业的一些特点。比如,毛利率高,负债低,先款后货,名酒门槛高,好酒不怕积压灯特点。
茅台五粮液、老窖、洋河。都不错。
为什么选了老窖?
1,八项规定和塑化剂事件下,老窖是唯一没有验出塑化剂的。老窖的高、中、低产品线最齐全,万一长期没了公务消费,中低端可以顶住。
总结:其实,最初发现酒里有塑化剂,流传是有酒厂为了挂杯效果,故意添加,牵扯到诚信的大问题。但后来发现,其实是生产、管道输送、运输等过程中不慎接触了塑料件导致,全部更换就可避免。属于无心之失,此问题也不再发酵。关于公务消费问题,我根本就意识不到民间的巨大消费,可以承接高端白酒。
2,老窖前几年的报表最漂亮,增长最稳定,分红比率最高,没发现大股东有占股份公司利益的事情,上市时间久,品牌也比较早,老窖池在行业中也最多。另外,与茅台五粮液相反的是,“泸州老窖”这四个字的品牌属于上市公司,集团如果使用每年要交费。
总结:老窖2010年开始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包括: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等。要符合激励标准,财报的上述指标当然要达标,报表自然漂亮。这是我忽略的地方。
到了这个阶段,我已经在20来块开始买入老窖了。随着问题的暴露股价也开始大幅下跌。
3,当问题暴露后,是继续买?还是停止?我开始集中研究问题到底有多严重。经过我的测算,老窖这几年的真实销售应该是80亿左右,真实业绩应该每股两元。20块以下的股价背后真实的市盈率不到10倍。分红不会低于每股一元,股息大于5%。于是,二十元以下开始加大买入力度,记得老窖最低点跌倒15.55元,我在15.73元买入最后一笔。
总结:这时,我依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民众消费可以承接高端白酒,依然死盯老窖。老窖80亿的真实销售我估计对了。但我猜对了开头却没猜对结尾。当老窖恢复到80亿销售额时,业绩却没有同步恢复到两块。为什么?改变销售策略后,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了。这是我当初所没想到的。否则,现在的业绩会高不少,但我相信,长期看,老窖的费用率必然恢复常态。
今年是2020年,我持有老窖也有七年了,对我来说算是第一阶段吧,先粗略总结一下。希望再过几年总结一下第二阶段。
25、集团经常占公司的便宜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2 10:21:老窖80.25元
关于泸州老窖发债
很多球友疑惑老窖发债的问题,账上有钱为何发债?
我觉得这事不用过于纠结。包括茅台、五粮液,账上都大把现金,但都不一定在账上。这一点投资者一定要看的透一点,不要过于纠结。这些企业都是当地政府的印钞机,当地各项投入很大,政府挪用在所难免。
国企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扯不清。之前泸州国资委无偿把老窖的股份划拨给老窖集团,无偿免费哦。茅台集团之前也把股份无偿划拨给一个国资的集团,五粮液历史上也有很多利益输送的操作。说到底,集团层面,和政府都是一家人。
但国企最大的好处是:帐上的钱无论怎么挪,丢不了,政府不会赖账。私企,帐上的钱真就没准,挪来挪去也许爆个雷,就没了。
这次发债我最关心的是:到期还本金的时候,是用当期利润还是留存利润(也就是大家关心的账上的钱)?
为此,我致电了老窖董秘办,回答是:利息,影响当期利润。还本金,不影响当期利润。换言之,还债券本金的时候,就要用账面的钱了。说明什么?账面这钱并不是虚的。
再说的透一点。从股东角度看,账上有钱为什么要付息发债?而股份公司这钱已经在集团的统筹里,从集团的角度看:负债3%发债划算。我就占你股份公司利息的便宜了。
26、中国不愧是制造业大国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2 18:29
中国有多牛
刚才看深市新闻。一月二十号后,口罩被抢空。当时深圳龙岗区只有一家医用口罩厂,日产2万片。
医用口罩最大的门槛是无菌车间,深圳大量的精密电子厂都有这个条件。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春节前下令自己造口罩,相关技术部门连夜设计生产线,画出图纸四百多张。正值春节封城,口罩设备厂家停产,比亚迪利用自己技术人员和自动化设备,自己设计制造口罩设备,不到半个月就投入生产,日产口罩230万个。
到今天,仅龙岗区,包括比亚迪、海能达等科技公司共有100家企业生产口罩,日产口罩540万只。牛吧
27、美国为什么要反全球化?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08 12:48:老窖81.38元
美国对全球化态度的变化
我不懂经济,凭个人的理解谈。
一个企业,如果他有很强的竞争力,他的梦想就是能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竞争力,他就全力阻止外面的优势企业进到他的势力范围。
这是其一。
其二,美国推崇的全球化,是高科技和美元地位处于世界顶层的全球化。
美国有了顶层高技术,下层各级制造业的利润都会被层层扒皮汇集到美国。
有了美元霸主地位,各国的国际贸易也都可被收割。
其三,美国是资本主义,他的民主说到底,是资本控制下的民主。
这就注定美国无论执政者是谁,都一定是资本家企业家的代言人。说白一点:资本主义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他们的企业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服务的。
理解了前两条,你就会理解美国为什么十几年前一直极力倡导全球化,拼命拉中国进入WTO,而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崛起,他开始对全球化的态度出现了变化。说到底,是前两个条件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而美国担心这种变化形成趋势。
理解了最后一条,美国在世界的所作所为你也就会理解了。
28、A股不需要悲观,因为出口占比GDP不是太大了:18%左右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09 20:33:
A股,无需悲观
我个人觉得,目前的A股比春节刚开市的时候更确定,更明朗了。
刚开市的时候,每天新增确诊不断攀升,疫情不受控,还看不到拐点,何时疫情才能受控?何时才能复工?以及复工后会不会二次爆发?等等。
如今,国内疫情已经进入清零倒计时。即使按照2月24日复工,也已经半个月,从目前的数字看,二次大面积爆发已不可能。国内已经非常确定。
目前的不确定来自国外。而国外最终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类似我们这样的,如韩国、意大利。一种类似现在的日本。美国现在看似第三种:满不在乎。但最终不外乎上述两种情况。
A股担心国外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个是疫情引发金融危机波及到我们的出口。一个是疫情造成社会需求降低影响出口。
2008年欧美经济危机,给我们造成了出口断崖,2007年我们的GDP是24.7万亿,出口9.3万亿,约占到GDP的38%,为保GDP平稳,我们用4万亿国内投资顶上去。
到了2018年,我们的GDP为90万亿,出口16万亿,仅占GDP的18%,比重已经远低于十年前。
2008年的欧美金融危机,我们的A股在6000多点,如今,即使有欧美出来危机,我们的A股也只有3000点。而且,我不觉得疫情会引发欧美的经济危机。
今天,无论我们的经济结构、产业链,经济体量、出口依赖度,A股所处位置,都不需要我们太悲观。
30、A股将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从2020年3月2646——3731(2021年2月)。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0 09:02:老窖81.22元
特朗普对新冠的态度与美股
特朗普对新冠的态度始终是:新冠不过死了三千多,而流感死几万。流感我们都不怕,为什么要怕新冠?
他忽略了一个前提,三千多是中国严防死守下的数字,流感是顺其自然的数字。
再看目前新冠的死亡率:中国3.8%,日本1.3%,韩国0.7%,伊朗3.3%,意大利5%,法国1.77%,西班牙2.3%,德国0.17%。美国:3.2%。
美国的死亡率并不低,如果让病毒顺其自然感染,最终会感染多少?死多少?
如果真如流感传染2600万人,可就不是特朗普嘴里的:新冠才死3000人,怕个鸟了。死几十万对美国就是灾难,特朗普就是罪人。
新冠在美国最终怎么样,没人知道。这就是不确定。股市最怕不确定。昨天道指熔断后,一度反弹,期待特朗普对新冠有新的态度。可他却将下跌归罪于原油下跌和民主党造谣。他甚至都没意识到:原油大跌也是源自他对新冠的态度。
特朗普对新冠态度不变,美股不会止跌。中国跟到一定程度后,会走出自己的独立的向上行情。
31、投资老窖第一阶段总结:7年10倍
来自iPhone修改于2020-12-28 15:11:老窖224.83元
白酒进入我的视线是2013年下半年,因为八项规定和塑化剂,导致股价大幅回落后。
研究了一下,发现白酒行业的一些特点。比如,毛利率高,负债低,先款后货,名酒门槛高,好酒不怕积压灯特点。
茅台、五粮液、老窖、洋河。都不错。
为什么选了老窖?
1,八项规定和塑化剂事件下,老窖是唯一没有验出塑化剂的。老窖的高、中、低产品线最齐全,万一长期没了公务消费,中低端可以顶住。
总结:其实,最初发现酒里有塑化剂,流传是有酒厂为了挂杯效果,故意添加,牵扯到诚信的大问题。但后来发现,其实是生产、管道输送、运输等过程中不慎接触了塑料件导致,全部更换就可避免。属于无心之失,此问题也不再发酵。关于公务消费问题,我根本就意识不到民间的巨大消费,可以承接高端白酒。
2,老窖前几年的报表最漂亮,增长最稳定,分红比率最高,没发现大股东有占股份公司利益的事情,上市时间久,品牌也比较早,老窖池在行业中也最多。另外,与茅台五粮液相反的是,“泸州老窖”这四个字的品牌属于上市公司,集团如果使用每年要交费。
总结:老窖2010年开始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包括: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增长率等。要符合激励标准,财报的上述指标当然要达标,报表自然漂亮。这是我忽略的地方。
到了这个阶段,我已经在20来块开始买入老窖了。随着问题的暴露股价也开始大幅下跌。
3,当问题暴露后,是继续买?还是停止?我开始集中研究问题到底有多严重。经过我的测算,老窖这几年的真实销售应该是80亿左右,真实业绩应该每股两元。20块以下的股价背后真实的市盈率不到10倍。分红不会低于每股一元,股息大于5%。于是,二十元以下开始加大买入力度,记得老窖最低点跌倒15.55元,我在15.73元买入最后一笔。
总结:这时,我依然没有意识到巨大的民众消费可以承接高端白酒,依然死盯老窖。老窖80亿的真实销售我估计对了。但我猜对了开头却没猜对结尾。当老窖恢复到80亿销售额时,业绩却没有同步恢复到两块。为什么?改变销售策略后,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了。这是我当初所没想到的。否则,现在的业绩会高不少,但我相信,长期看,老窖的费用率必然恢复常态。
今年是2020年,我持有老窖也有七年了,对我来说算是第一阶段吧,先粗略总结一下。希望再过几年总结一下第二阶段。
32、老窖账户上有的是钱!有钱还发债,集团想赚利息!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2 10:21:老窖80.25元
关于泸州老窖发债
很多球友疑惑老窖发债的问题,账上有钱为何发债?
我觉得这事不用过于纠结。包括茅台、五粮液,账上都大把现金,但都不一定在账上。这一点投资者一定要看的透一点,不要过于纠结。这些企业都是当地政府的印钞机,当地各项投入很大,政府挪用在所难免。
国企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扯不清。之前泸州国资委无偿把老窖的股份划拨给老窖集团,无偿免费哦。茅台集团之前也把股份无偿划拨给一个国资的集团,五粮液历史上也有很多利益输送的操作。说到底,集团层面,和政府都是一家人。
但国企最大的好处是:帐上的钱无论怎么挪,丢不了,政府不会赖账。私企,帐上的钱真就没准,挪来挪去也许爆个雷,就没了。
这次发债我最关心的是:到期还本金的时候,是用当期利润还是留存利润(也就是大家关心的账上的钱)?
为此,我致电了老窖董秘办,回答是:利息,影响当期利润。还本金,不影响当期利润。换言之,还债券本金的时候,就要用账面的钱了。说明什么?账面这钱并不是虚的。
再说的透一点。从股东角度看,账上有钱为什么要付息发债?而股份公司这钱已经在集团的统筹里,从集团的角度看:负债3%发债划算。我就占你股份公司利息的便宜了。
3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2 15:49:老窖80.25元
观点的碰撞
观点一,我最初对带口罩很抵触,我又没病,sars我都不带口罩。金银潭医院医生也说了,大多数感染者比甲流好治,死亡率2%,死者大多是老弱有其他基础病的,我身体好,我不怕。
目前媒体上看到的记者在欧美街上采访民众,他们大多数是这种观点。
后来有一个朋友这样和我说:带口罩这事不是你个人的事。你不在乎,就可能被感染成为感染源,就有可能传给别人,你身体好没事,但被你传染的人就不一定能扛住。所以带口罩不是你个人的事情。
一个是站在个人角度。一个是站在集体角度。
观点二,中国不惜代价封城、停止大多数经济活动,付出巨大代价,目前已经进入尾声。这病80%轻症,15%重症,5%危重症,死亡率2%,而且是老年人居多。付出如此代价是不是值得?不如优胜劣汰,采取自然法则嘛。
呵呵,我最早其实就这观点。如果有朋友记性好,我最早就写过一个帖子“新冠肺炎应改名新冠感冒”后来被我删了。
不同意见认为:流感病毒进入人类时,人类还没有能力消灭控制它,让它成了流行病,这就是不可抗力。再比如汶川地震,再比如车祸,无论死多少人,那是不可抗力。
目前从中国的情况看,通过努力,这个病毒是可以被控制的。能控制,因为不划算而不控制,是不是叫罔顾人命?人类发展到今天,是有灿烂的人类文明的,人不是动物,生命不属于优胜劣汰的范畴。保护每个人活着的权利,是每个国家政府和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站在人的生存权角度,一个站在社会成本角度。
我承认,在这些问题上,我也不知哪个正确。
34、中国的抗疫表现为自己赢得了国际尊重!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3 08:41:老窖78.92元
超越经济本身
我不知怎么表达才准确,只是种感觉。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全力保住抗疫的胜利成果。它虽然不是经济,但可能成为最大的经济,也是最重要的经济。控制住新冠这一指标,将比经济本身更重要,它的重要性,将会逐渐体现到股市上和其他各个领域。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全球抗疫中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无论是经验还是医疗物资上。主观上我们发挥人道主义治病救人,客观上会让世界从新认识中国,我们被妖魔化太久了。
下面是意大利媒体报道中国援助新闻下的留言,可能是机器翻译,但基本能懂。
35、这种踏实感,就是投资最需要的确定性!
2020-03-13 10:36 · 来自iPhone:老窖78.92元
还研究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还瞻前顾后到处找支撑股市的逻辑? 当今世界最缺的是什么?最缺的就是;踏实感。 踏实感,就是全世界股市未来发展最深刻、最关键的因素。
36、坦然面对波动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19 16:02:老窖66.51元
如何面对账户波动波动
虽说我赚公司的钱,股市波动不太在意,但大跌前把钱基本买完,也是不爽的一件事。但这个不爽,是很有限的,外人绝看不出,该干嘛干嘛,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估计这几天巴菲特该吃2.6元的早餐了。
面对账户波动,如何做到坦然面对?把它当成不可抗力看就行了。从心底里承认,买股票是买公司的一部分,是赚公司的钱。而市场股价的演变超出我的认知,是我能力以外的事情。有了这样的态度,就会坦然面对。晚上躺在床上后悔如果当初抛出该多好,那是傻瓜干的事情,你明明不是上帝,却非要用上帝的能力要求自己,是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大笑][大笑][大笑]
日常生活中要把事情按照性质区分,而不要按大小区分。比如:账户缩水千万,看似挺多,但那是不可抗力,要坦然接受。出去吃饭争取个八折省200块,看似不多,但那是自己能争取到的,要开心
另外也要有点阿Q精神,巴菲特活89岁都第一次见,凭什么我就有先见之明?
上次老窖跌到35,我都没怎么样,这次还有美股跟着一起跌,最起码跌的不孤独。
37、合用的三观就是最好的: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20 09:29
价值观
很多人喜欢说:你三观很正。
其实三观只有合不合,没有正不正。
某人和你的三观接近,那叫合,不叫正。
世界观,人生观暂且不提。
什么是价值观?就是一个人觉得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呗。
每个年龄段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都不一样。
一个美女和一个冰激凌。让十岁小孩选他一定选冰激凌。美女有什么价值?
每个人生存环境不同,对价值的理解也不同。
对穷人来说一餐饭最有价值。对富人来说健康的肤色完美的体型最有价值。
哪有什么正不正?只有合不合。
我们疫情期间封城、封闭管理,有人不自觉隔离,还要出动警察劝阻,这些被挂到外网,引来一片指责,甚至有北欧领导公开场合指责我们,而且说:即使病毒在我们这里,我们也绝不会做。
到了昨天,他们都在做当初:绝不会做的事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当初站着说话的时候,忘记了:人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当把人命作为二选一时,一切都是浮云。
更有意大利人留言:希望中国除了支援我们医疗队和物资,也把警察派来,把有病还到处窜的人抓起来。
38、科技的进步,可以解决我们制度的很多短板。用科技补制度短板,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国的未来还是挺乐观的。
2020-03-20 11:09 · 来自iPhone:老窖68.65元
纠错机制。
最近因为疫情,看了美国议会的听证会。明白了美国纠错机制的运作情况。
大概是这样的:
疫情刚开始,特朗普对疫情有一套说辞,有一套应对措施。然后社会各界就有了不同的声音。
这时,议会要召集各界不同人士到议会作证,目的是让议员们清楚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再看特朗普那套说辞和应对措施是否合理。如果议员们听到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专家们建议的防疫措施也与现有政策差距太大,议员们就会形成对疫情的看法和措施,把特朗普之前的做法就纠正过来。
听证本质是:执政机构能掌握真实情况。
谁做总统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他不犯大错。
这就是纠错机制。
你有没发现,在互联网普及、自媒体发达、大数据得到广泛应用的中国,这个机制基本可以被科技替代。
当我们投资白酒的投资者苦于不掌握真实库存的时候,就要调研,走访经销商,通过一切蛛丝马迹判断,无非就是想掌握真实情况。
这对上层决策者来说很容易,只要掌握了大数据,就可以掌握真实情况。他的决策一定比我们准。
这可能就是这些年我们很少犯大错的原因。
科技的进步,可以解决我们制度的很多短板。
深圳政府去年底根据:打造社会主义示范区的精神。制定了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打造数字化透明政府的规划。
用科技补制度短板,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国的未来还是挺乐观的。
39、全国停产两个月,相当于去库存两个月!
来自iPhone发布于2020-03-22 09:16:老窖68.65元
如何看待眼下的股市
我就在想:如果因为疫情,全世界各国都停止生产和经营活动两个月,然后再启动。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上帝让时间静止了两个月,因为这两个月人类还要消耗,只是全世界一起去了两个月库存而已。
股市为什么要跌?因为人们把这两个月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停止当成了损失,没人消费了,生意很惨等。但事实是,并不是生产出来卖不出或者生产出被大火烧掉成为损失,而是根本就没生产。
如果有一家工厂独自停产十天,那他的产量就会减少,订单和市场有可能被抢去,他的股价有可能跌。如果全国、全世界同时放假十天,股价就不会跌,因为都停产十天。
损失的是停产期间的房租和人工还有债务利息等。如果国家直接承担了房租和人工,银行把所有债务延后两个月,其实就等于什么也没发生。英国似乎就在这么做。
理解了这个,再看股市,再看具体股票,也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损失,量化一下。而不要被盲目的悲观情绪所控制。
至于美股,我不太懂,因为有回购的事,由于疫情的大跌,最终演化成什么样,那是资金链的事可能是另一码事。
再细思一下,尽快恢复市面,恢复消费,恢复各种活动,就比复工复产更迫切也更重要。
40、A股到了最恐慌的时候
2020-03-23 11:18 · 来自iPhone:老窖66.63元
我不懂经济,我昨天凭自己的感觉觉得:防疫期间所有经营活动停止,损失的只是人工工资,房租,贷款利息等。都是钱的损失,而到了国家层面,钱的损失并不是真损失,只要国家在这些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刚才看香港新闻,美国财长被问及美国是否陷入衰退时,美国财长努钦表示,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与经济衰退并不相关。
但落实到股市,美国股市有个回购问题,会如何演化不太好说。
但A股融资已经比2015最高峰少了80%。上市公司质押也比最高峰少了1/3。
41、病毒是人类的公害
2020-03-23 12:39 · 来自iPhone:老窖66.63元
宁南山那篇文章写的很好,写的很全面,不仅有理,还有据。这就使得文章非常的长,我相信看完的人不多。对我有启发的是:道歉。和大家分享。
他说有三条理由说明不需要道歉,其中第一条:国家只可能为国家行为道歉,中国既没有制造病毒,也没有故意传播病毒的国家行为。
德国曾向犹太人道歉,为什么?当年对犹太人的迫害是德国的国家行为。日本对我们的侵略也是国家行为,我们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给予我们大量的援助,大量的民间团体道歉捐助,但牵扯到国家道歉,日本就一直扭扭捏捏。
还有哪个国家向别人道过歉?就没有了。历史上没有国家位病毒道歉。
即使新冠肺炎真的是某个中国人吃了野生动物导致,那也是他的个人行为,其他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根本就不存在国家道歉一说。
42、要正确区分衰退还是增速放缓
2020-03-24 07:53 · 来自iPhone:老窖70.17元
去年、今年、明年的GDP:
如果分别是6.5%,6%,5.5%,这叫高速发展后的增速放缓。
如果分别是,1%,-1%,-2%,这叫衰退。
如果分别是:6%,3%,8%,这不叫衰退,是疫情造成的波动。
看上市公司业绩也是如此,如果出现大幅减少,就要判断是某件事引起的波动?还是陷入衰退?是波动,就要利用黄金坑。是衰退就要撤离。
43、中国当时理应增发货币跟进消费
2020-03-24 09:00 · 来自iPhone
中美两国处于疫情的不同阶段。我们进入尾声,他们进入爆发。
美国正在干的各种刺激经济、发钱刺激消费的事,恰恰是我们现阶段最该考虑的事。
而我们之前干的所有防疫方面的事,恰恰是美国现在最需要干的事。
我有一种:如果能颠倒一下就好了的感觉。
也许国情不同,大家都喜欢干对自己来说简单和容易的事。
44、做事不要自作聪明,不要随便介入别人的工作!
2020-03-24 12:32 · 来自iPhone:老窖70.17元
特朗普是又做新闻发言人,又做疾控专家,又做联储主席,又教大家怎么消毒口罩。让这些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形同虚设。
他是个总统,轮到总统该做的事了,他却显得很笨拙迟缓和拖拉。
其实,这种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他总是擅长别人的工作,热衷教别人如何干得更好,轮到自己份内的事,就是一塌糊涂,然后各种理由甩锅。
45、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之中!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正确的事!
2020-03-25 13:13 · 来自iPhone
有一对父子牵着一头驴去集市卖。
路上遇到一波人说:“没见过这么傻的人,有驴不骑牵着走。”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驴背。
走着,又遇到一波人说:“这孩子真不孝,让老父亲走路”于是儿子下来让父亲骑。
走着,又遇到一波人说:“这父亲心真狠,让小孩子走路”。于是父子两个一起骑。
到了集市,大家看见都说:“这父子俩个也太不知爱护动物了,瞧把驴给压的,都快累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如果有人要反对你,那无论你怎么做都是错的。
引用:
2024-01-07 11:34
$泸州老窖(SZ000568)$ $中国神华(SH601088)$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散户乙投资理念原汁原味分享】
二十四、投资老窖第一阶段总结
来自iPhone修改于2020-12-28 15:11:老窖224.83元
投资老窖第一阶段总结
白酒进入我的视线是2013年下半年,因为八项规定和塑化剂,...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