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泸州老窖(SZ000568)$ $中国神华(SH601088)$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散户乙投资理念原汁原味分享】
来自雪球修改于2018-08-18 12:23我坚定长期持有老窖的理由!
老窖44.11元
主要的理由有三个:第一,我是打算长期持股。第二,这个行业所具有的的特点以及分红率高。第三,该公司争议较大但长期却是稳定的并且可以永续经营。(排名不分先后)
你一定会说:你这都什么理由?这理由根本不是选股重点。该行业可选择的好公司很多。
有人说:难道最重要的事不是近几年他的业绩吗?你应该选ROE持续高的。有人说:你应该选有护城河的龙头。有人说:你应该选业绩增长更快更稳定的。价值投资的主要一条就是:确定性。等等
请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还记得@宁静的冬日M 曾经回复我的那篇著名的帖子吗?就是那篇用老窖做例子来分别计算,上市以来如果股价涨,和股价不涨用分红再投资哪个收益高的帖子(如果哪位朋友存有那篇帖子,请在回复中贴出来,我将不胜感激)。
那篇帖子的结论大家还记得吗?结论的原话我记不住了大概意思是:1,长期收益,分红再买入的比例远高于差价所得。2,由于资本偏好回报高的股票,而使得该股票股价上涨,而这种现象,恰恰大幅降低了长期投资者的收益(分红再买入的股数少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股价上涨,降低了长期投资者的收益,2,股价上涨,降低了长期投资者的收益。3,股价上涨,降低了长期投资者的收益。
这个重要的事情,它的重要前提是:分红再投入。所以,分红率的高低(不是绝对值)就是重要的条件。当然,你这公司不能十年八年的就消失了。可以永续经营就成了重要条件之一。
最近有人转了唐书房中唐朝关于这件事所写的文章,他100%同意宁静兄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详细阐述。他也强调了:高股价是损害长期投资者收益的。但他却有这样的描述:“老窖的经营并不怎么样,历史上股价腰斩多次。在深沪两市中比老窖经营好的公司还有很多。老窖尚且有如此收益(分红再投入)那找出比老窖好的公司并不难。”他这样的描述,显然是还没有深刻理解宁静兄这篇帖子的深刻含义。市场是个称重机,你如果统计几个公司的长期净资产收益率,长期来看,收益率高的公司,股价一定比收益率低的公司涨的高。这是确定的。但是,如果是长期持股分红再投入,那么,这个收益谁更高?就不一定!
如果你长期持股,大家公认的好公司,发展最快的好公司,经营最好的好公司,股价都是高的。这是损害长期投资者收益的一个因素。
我不善表达,说不出宁静兄那么漂亮的道理。我就以道琼斯百年来分红再投资回报最高的公司做例子吧。那是家有历史的烟草公司,他之所以回报最高的条件是:第一,他时间够久。第二,他永续经营且分功率较高。第三,他长期处于烟民的诉讼官司中,投资者害怕他巨额赔偿,而长期股价涨幅不大。
最后,我要再次向@宁静的冬日M@唐朝 致谢。他们是我来雪球学到最多的两位。
2018-08-20 11:10 · 来自iPhone:老窖45.1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老窖未来业绩不太会出现断崖现象。业绩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来自渠道。渠道越扁平,波动就会越小。老窖的销售模式已经改变,越来越扁平。近几年老窖频繁的停货,就是根据渠道库存情况作出的,目的就是避免渠道库存过多。
2018-08-27 20:37 · 来自iPhone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OK了,重要的是市场份额能否有效扩大,只要是有效扩大,增长就能持续,并可在高位稳定住。相较短期惊喜,我更关注老窖长期情况。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谨慎,是投资必须的态度,它包含:仔细研究,小心求证的意思。 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和谨慎无关,其实是恐惧的一种表现。
啤酒的竞争,类似牛奶,可乐,凉茶。这些行业有个特点,产能可以无限扩大,伊利蒙牛的工厂早就不仅内蒙。青岛啤酒在深圳就收购了其他啤酒厂而改名青岛啤酒。白酒则不同,个性极强,每个品牌都有消费群体,茅台再厉害,不可能随便收购一个厂贴牌茅台。这就注定白酒的龙头无法无限扩张。
2018-08-31 12:53 · 来自雪球:老窖43.09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今天又象征性的买入一点。 前两年老窖业绩6毛的时候,我以为这一年最多分四毛了,没想到分了八毛。 这样的公司值得长期持有。
修改于2018-09-07 10:11 · 来自雪球:老窖41.06元
什么是最恐慌的时候?
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恐慌我贪婪。 那么,什么是恐慌的时候? 我觉得就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开始瓦解, 当投资者开始纷纷体会到:其实只有钱才是最安全的。 这时,就是恐慌的时候!
修改于2018-09-07 11:01 · 来自雪球:老窖41.06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关于老窖,发表点我个人看法。从市场角度看:结合历史估值以及未来业绩的预测,目前的调整空间已经足够。但跌得过急,调整时间还不够。那么,未来股价走势可能有两种方式,第一,反复震荡,则股价基本在此是底。第二,在此慢慢盘,涨少跌多,则大盘稍有下破,则老窖股价会跟随跌破40元。但我相信,随着时间额推移,投资者会发现,老窖虽不像当初想得那么好,但绝对比现在的预期要好的多。那时,老窖会慢慢重新走强的。而对于我来说,老窖就简单的多了,明年分红不会低于1.25元是比较确定的。这是我所关心的,它关系到我的生活质量。如果你不是还继续要买它,这半年就不要盯着它看了,该干嘛干嘛。
发布于2018-10-11 15:45:老窖40.98元
当初买入的理由,决定了你今天的心态以及状态。
你持有的资产,是长期优质的资产。股票的分红可以维持你的生活所需的现金流,消费无需降级。你没有融资。或者,你只是用少量闲钱在股市小赌怡情。
如果当初买入的时候,是这样的理由。现在能做的就是享受生活,回避那些让自己不快乐的东西,比如:股市。三两年后,你就不知不觉的穿越了牛熊。
如果现在股票的大跌,让你现金流枯竭,严重影响生活,甚至融资还需要支付利息,心理煎熬,难受,虽然很怕看股市,还必须揪着心看,期盼熊市尽快到头。
那么,唯一的理由是:你当初买入股票的理由出了问题。
如果你的总结是:当初没想到目前一系列的政策给未来带来不确定,没想到中美贸易战会不受控,没想到。。。又或者:之前太贪,没有及时获利了结。
如果你把自己的问题都归结到外部原因,自己的问题仅仅是没有高位跑出,那你就没真的吸取教训,这次的熊市煎熬就白受了。
发布于2018-10-19 12:46:老窖43.25元
一个比较典型的愚蠢想法。
前两年有一个坚定看好老窖的投资者,记得名字叫XX大哥。他很活跃,在2016年初时反复发文阐述老窖年底股价可以上30元,2017年底可以上50元的理由。然后,当老窖股价到了26块时,他发文说应该抛出了。我不禁好奇问他:你那么自信老窖未来值50块,为什么现在抛出呢?他的回答是:26块明显是短期箱体顶部,为什么不抛出,然后22块附近再买入呢?我记得,这次老窖只是在26块短暂徘徊后就上了30块。这个大哥从此再也没发过文。
目前,大盘进入熊市探底阶段,底部在哪?熊市持续多久?莫衷一是,各种说法都有。于是,相同逻辑的想法又普遍出现:现在不要讲价值,大盘不讲道理了,我知道我持有的股票已经很值了,但熊市不言底,我现在抛出,等更低的价格再买入。
来自iPhone发布于2018-10-19 13:53:老窖43.25元
每次肯定不一样,但结局都一样。
记得2008年股灾,茅台瞬间跌到80元。当时市场看到50元,那些等更低的投资者还在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于是他们心中暗暗发誓,下次再遇到股灾,对于好股票不能太贪,跌差不多就买了。
到了2013年,茅台又大跌,当初那些打算趁低买茅台的人又不敢买了。为什么?这次大跌的理由不一样呀,这次是塑化剂和八项政策,以后谁还喝茅台呢?
这次A股熊市的理由也与以往不同。这次熊市理由不一样,这次是中国高速发展多年后,发展速度已经慢下来,未来还可能那么高速吗?(好像之前股市一直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一样)这次美国开始遏制中国了,未来会不会形成围堵?这次中国这艘巨轮开始左转,未来会不会走回头路?总之,这次不一样。
留帖为证,五年后回头看,中国只会越来越好,熊市都会过去,结局与以往都一样。
2018-10-24 09:58 · 来自iPhone:老窖40.95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白酒的走弱可能和秋糖酒会上普遍感觉白酒销售放缓的情况有关。
其实,白酒的真实情况,林峰在年中股东会上就已经说了。然后,白酒已经开始进入调整,下调多少?除茅台外基本都在30%到40%,甚至更多。
现在,林峰的观点正在业内形成共识而已。
我个人认为,不同白酒企业在前期的调整中已经充分的或比较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因素。股市的调整其实是滞后的。
如果把目前的估值,作为这一因素出现调整的起点,可能就和当初白酒股价翻倍后才发现白酒不错是一个情况。
2018-10-25 11:26 · 来自iPhone:老窖39.45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看来市场要扭转对白酒的看法,要等到明年春糖酒会了。届时会发现,白酒的增长只是更加理性和常态化。熊市里投资者眼见为实会比较踏实。这是对的。
今天从生活费账户转出八万块,又买了两千股老窖。今年的生活费从开始的五十万被压缩到四十万,今天又被压缩到30万了。呵呵,无论如何,就这样了,毕竟到明年分红季还要十个月,最低生活费要留出来,不能让老婆孩子也感觉到熊市。
又自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财务情况:没有房贷,没有融资,没有一分钱外债。
嗯,应该可以度过漫长的冬季。
大家也各自检查下自己的安全带吧。
不融资,你只要看对公司就行,剩下的是耐心等待,无论你看对看错,是投资水平和能力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得到进步。如果高额融资,买什么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看准时间。这不属于投资,是赌博。如果输了,还认为是股票害了你,那你就白交了学费,稍有机会就还会赌。
2018-10-29 10:07 · 来自iPhone:老窖35.6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中国这些年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都是脱实向虚。怎么讲?投资的基础完全是虚的。看到墙上画个大饼,股价到70也买。 等到实际情况真的不断向好,看到墙上画个鬼,吓得35也猛跑。快到手的大饼也不要了。
来自雪球修改于2018-10-29 20:19:老窖35.6元
估值体系的崩塌
市场上主流投资者大概分两种,一种是看技术指标看K线判断股票贵贱并决定买卖。一种是看上市公司的各种财务指标来判断股票贵贱并决定买卖。
近一段时间,第二种投资者会发现,以往用来判断股票贵贱的各种财务指标失灵。无论公司未来有无发展前景,无论公司业绩如何,统统破位狂跌。当你用旧的估值体系认为一个股票很便宜的时候,它不仅不止跌,而且出现加速下跌。
我能想到用来形容这一现象的词就是:估值体系的崩塌。
估值体系崩塌后,各种财务指标失灵,第二种投资者一下子就失去了方位感。自然也失去了话语权,她们能说的就是:咦?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有人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大笑][大笑][大笑]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体系的搭建形成,都是在一定大环境下由各种复杂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比如,港股和A股的估值体系就不同。目前A股的估值体系崩塌,一定是因为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最后呈现出来的:要么是信心动摇,要么是维持原有生态环境的资金出现问题。而信心和资金究竟谁影响了谁,其实是鸡和蛋的关系,很难说清楚。但是,无论如何,一定是出了问题。
未来的情况有两种,第一,在初始的泥沙俱下后,大盘会在新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慢慢形成新的估值体系,跌得多的涨涨,没跌到位的就再跌跌。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管理层通过大数据发现再跌下去会形成系统风险,就会通过救市强力干预。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这个时间会比较漫长,朋友们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掂量掂量自己手里的股票。生意越简单,越传统,现金流越充沛,分红率越高,就是首选,只要价格合适可以大胆买入。而那些生意复杂,尤其是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金融产品维持的看似很强大的公司,一定要小心。
修改于2018-11-05 07:52 · 来自iPhone:老窖39.59元
老窖老窖(SZ000568)老窖 生产浓香白酒最后剩下的副产品就是酒糟,酒糟是很湿润的,里面还含有一些固态发酵后剩下的纯粮白酒。老窖一般是用食用酒精在这些酒糟里再过一遍,俗称窜香,以生产最低端的白酒。
因此,老窖的所谓食用酒精酒,并不是小酒厂那种直接食用酒精兑水兑香精的酒。老窖的酒糟窜香工艺生产的二曲,原料里的酒糟成分本身就是高粱和小麦,因此标注有高粱和小麦并不是欺骗消费者。由于酒槽里所剩固态酒含量不到整体的30%,因此也不能算固态法,只能算液态法。
来自iPhone修改于2018-11-14 11:24
说说白酒
世界上如果按原料分的话,有水果汁发酵的葡萄酒苹果酒等,甘蔗汁发酵的朗姆酒等,也有粮食发酵的伏特加威士忌等。
在中国,粮食做原料的白酒细分为两种:固态法(中国独有工艺)和液态法。注意:区别的是工艺方法而不是原料是否是粮食。
目前国内液态法工艺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和高粱,将粮食和糟水混合打成液态浆,在不锈钢等容器内发酵,几天后就可以发酵好并蒸馏出浓缩的酒精。这种工艺时间短,适合工业化生产。这种酒便宜的原因不是因为原料便宜,而是发酵时间短工艺可以工业化,便于罐车运输后再勾兑装瓶出售。但他的缺点是这种工艺生产的酒精不含酯,也就没有了酒的粮食香味。
有些酒厂直接用这种浓缩酒降度加植物提取的食用香精勾兑。这种工艺生产的白酒原料中只能写水,食用酒精,食用香精。不能因为食用酒精是玉米或高粱酿造提取的而标注有玉米高粱。
有的酒厂将它买回和固态法白酒混合勾兑,如果固态法白酒含量大于30%,就可以叫这种白酒为:固液法。标注固液法,原料可以有高粱小麦等,以及食用酒精,食用香精。
有些固态法生产白酒的大酒厂,副产品有很多酒糟,买回食用酒精与酒糟窜香,酒中就含有部分固态法白酒,但含量低于30%,这也是液态法白酒。虽然是液态法,但原料标注中就可以️标注有高粱小麦。
固态法生产是中国特有,浓香白酒是把单粮或混合粮食放入窖池中发酵。配料、酒曲都是每家的秘密,发酵要三个月,期间还要翻弄,窖池的数量,年份,酒糟的年份,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酒的质量。三个月后蒸馏并取酒,得到的也是浓缩酒精,只是蒸馏后酒精中含有酯,而酯决定了酒的好坏与酒的特点,最后也要降度勾兑才能装瓶出售。
固态法白酒为什么比液态法白酒贵?贵在工艺,绝不是因为固态法原料中的粮食比食用酒精原料中的粮食贵。如果你说:100块钱以下还想喝粮食酒?就证明你对白酒的概念很模糊。
我不喝酒,也不懂酒,只是2013年后买了白酒股票,断断续续了解一些。其中记忆可能有误,理解也可能有误,希望明白的朋友指正。
2018-11-15 13:41 · 来自iPhone:老窖40.40
炒股越年轻越好
炒股要趁早,越早越好。 好处一:可以尽早发现自己适不适合投资。 好处二:有时间尝试和验证不同的投资方法。 好处三:不用花费半生积蓄就可以买到深刻教训。
来自iPhone修改于2018-11-17 12:03:老窖40.29
如何看待辩论?
我活到这个年纪,绝对的真理似乎只有一个:人总是要死的。
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是有多个角度的。任何结论都是有前提条件设定的。以前很多板上钉钉的绝对真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的不断认识,都已经被颠覆。
因此,几乎所有的辩论其实只是:不同角度之间的辩论。
既然是不同角度,前提条件自然不同。辩论到最后,大家的共同感觉是:鸡同鸭讲。辩论的初衷是要说服对方,双方都从各自角度不断找证据证明对方是错的,最后的结果是:更加坚定了各自的观点。
既然是不同角度看到的,最佳方法是把它们合起来,这样才更全面。而不是各自角度的极端化。
既然承认任何事情的多角度,其实也就承认:没什么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也没有什么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比如,如何看中国的问题:有人看到成绩一大堆。有人看到弊病一大堆。两方激烈辩论,试图证明对方是错的。最后开始互骂:跪舔,一副奴才相,崇洋媚外,假洋鬼子。其实,两方说的中国都不真实,合起来比较接近事实。
但有一种观点可以说是一定错误的,那就是:极端化和绝对化。极端化绝对化的本质是:否定该事情还有其他角度和其他可能性。比如:中医百分百是谬误。老毛的功过是:0:10。
2018-12-13 23:08 · 来自iPhone:老窖44.03元
货币要宽松了? 近十年的货币宽松对房地产的刺激明显要大于股市。这次会怎么样?无论如何,对股市都是正面的。
来自雪球修改于2018-12-23 18:14:老窖39.68元
2018年的总结以及对价值投资的理解
2018年马上过去了,这几天的股市正在经历每年底资金结算造成的波动,如果按照往年惯例,过了25号股市基本就该平稳了(猜测)。
2018年我的投资回报是从公司得到了每股1.25元的现金(含税)。如果未来几年公司能够保持这样的分红回报,我这笔投资大概再过4年就可以收回了。这就是我关于2018年投资的总结。(前几年股价大涨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计算收益的)
再谈下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
价值投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追求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大多数投资者把预测公司未来两三年的业绩作为投资确定性的依据。他们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这只股票目前业绩是1块钱,平均市盈率是15倍,股价就是十五块。我通过研究调研发现,未来两三年这个公司的盈利会有20%的增长,这个公司三年后的业绩会到1.7元,15倍市盈率届时股价就是:1.7X15=25.5。三年后抛出可以每股赚差价10块钱。打着这样算盘的价值投资者,经常是预测对了业绩,但估值并没有如期按照15倍兑现,他们也就没赚到钱,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不适合价值投资。或者这样的抱怨:市场先生又犯错了。
什么是价值投资的确定性?
有人做过一个很好的比喻,冬季的平均气温一定比秋季要低,这是确定的。但如果问你下周的天气比今天冷还是热,几乎没人知道。即使是专家借助最先进的仪器,结论也只是有可能。
对于价值投资来说,长期看,确定的有两条:第一条,现金一定是贬值的。第二条,一个不需要借债的企业,如果长期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短期三两年的业绩)高于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那么长期投资这个企业的回报就一定高于社会平均数。
而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价值投资这这样说:这个企业太长我看不清楚,但最近这两三年我很确定看的清楚。细思这话是不是挺有意思?
这里要注意几点:第一,有些行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有些企业的收益并不是净资产带来的,也有些企业带来收益的关键资产并没有计入净资产,要视具体情况。第二,你买入时并没有按照净资产的价格支付,所以你的持股成本在没有低于净资产前,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不是你的收益率(若干年后,你的持股成本要么靠分红低于了净资产,要么是企业不分红净资产追上了你的买入价格。),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买价过高,尽管你买入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收益,但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你的收益率都远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
来自iPhone修改于2018-12-25 12:10:40.53元
不讲价值是盲目的,计算价值是可笑的。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这个词,和爱情、正义这些词有点类似,人人都在讲,在追求,但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什么是爱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说法。什么是正义?这个世界每个敌对着的国家都坚信自己代表了正义。
什么是一个公司的价值?存续期现金流的折现。这是理论说法,你知道它活多久?每年的利润不同,或多或少或亏损,每年增速不同,或高或低或倒退,应该按多少计算?贴现率按多少?按5%还是6%还是7%还是8%?这里差之毫厘,结果会谬之千里。我计算目前老窖的价格在30到100之间都是合理的。这个区间甚至比疯狂的市场波动都大,有什么意义?
巴菲特整天看报表,目的是要精确量化这个企业的价值是多少吗?还是通过报表去理解这个企业具备哪些价值?关于价值,他强调的是:一眼定胖瘦。我的理解是:如果我们让一个人站到称上称才知道他是不是胖,那他就一定还不够胖。
段永平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成功投资者。他也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但他投资网易的时侯,网易是亏损的。他投资的拼多多现在还在烧钱。亏损的企业怎么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计算价值?为什么他对拼多多充满信心?为什么他会认为特斯拉未来价值为零?而方丈是投了特斯拉的。他们各自认为的价值是计算出来的?还是凭他们个人主观对一个企业价值的理解得出的?
可见,价值投资者之间的差距,不是对企业价值的计算精确度的差别,而是对企业价值的理解。
我认为,一个企业的精确价值,只有当他结业的时候才算得清楚。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类会思考,思考对于人来说,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可也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非常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你真拿起计算器计算,就会让人发笑。
注明一下,这两句话是有相同语境的,你如果意会了,就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
来自iPhone发布于2019-01-01 10:51:老窖40.66元
如果你真的觉得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
很多人在写2018年的投资总结。大体各式是:2017年最后一天账户有100万,2018年最后一天账户有70万,2018年亏损30%。然后是一系列经验教训。新手通常在熊市的教训是:被价值投资害了,一直持股没动。牛市的教训是:被短线投机害了,过早抛出踏空了。
很多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的投资者,基本也是按照股价波动来计算盈亏的。
我就在想,如果是真的认为买股票就是买了企业的一部分,应该怎么写年终的总结?
刚看了乐趣兄的2018年总结,他按照股价总结,身家缩水20%,他老婆就说:那明年我们花钱省点。他按照股东的角度总结:今年茅台经营很好,明年会更好,分红会跟多。他老婆就有点懵,撂下一句话:那我就不懂你这帐是怎么算的了。
来自iPhone发布于2019-01-27 13:57:老窖
证监会的主要任务
证监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对于破坏公平公正的行为要严厉处罚。做得好,就是对投资者的最好保护。
证监会不要干预没有欺诈的交易价格。哪个价格是便宜的无风险的,哪个价格是高的有风险的,要由交易双方来判断,投资者会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获得成长。
我创办一个企业,我认为值100万,但几个投资者将收购价抢到1000万,我该不该卖?卖给他们是我违法不道德,还是他们需要被市场教育?
投资者一方面将股价炒的很高,一方面又埋怨大股东高位减持高位质押。投资者没有反思自己的疯狂投机行为,而是希望证监会能限制大股东减持和质押,捆住这只最终可以抑制股价疯狂的手,从而让股价可以在二级市场毫无顾忌的更疯狂,并认为,这才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说到底,证监会能不能左右茅台的产能、销量、售价?如果不能,证监会为什么要为茅台的股价涨跌负责?
来自iPhone修改于2019-01-29 14:39:老窖43.38元
十年前与老股民银行股十年十倍的争论
十年前我和老股民在东博关于银行股十年十倍有一个争论和约定,转眼十年已过。
刚才看了一下,十年前如果最低点投资了银行股,到18年底的十年,收益还是令人满意的(我也不清楚分红再投资后究竟有没有十倍)。对我来说,如果我未来十年能有这样的收益,我是满意的。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十年中无论是我的投资理念还是人生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时光倒流,这个争论不会发生,因为毫无意义。如果我当时意气用事言语伤害到哪位朋友,还请多包涵,此事到此结束。
希望吉艾科技最终的发展能符合老股民的预期。
最后借用第三方建设者的话“......一些微争论反而微不足道了。大家都好好的,该敬畏市场时不狂妄,该逆向投资时不怯场,拉长时间看,每个人投资的其实都是自身价值观,同时也被自身反噬,被自身局限。”
我就关闭评论了。
乙大哥总结得太好了:该敬畏市场时不狂妄,该逆向投资时不怯场,拉长时间看,每个人投资的其实都是自身价值观,同时也被自身反噬,被自身所局限!
引用:
2024-01-04 20:42
$泸州老窖(SZ000568)$ $中国神华(SH601088)$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散户乙投资理念原汁原味分享】
来自雪球修改于2018-08-18 12:23我坚定长期持有老窖的理由!
老窖44.11元
主要的理由有三个:第一,我是打算长期持股。第二,这个行业所具有的的特点以及分红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