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2021年业绩发布会议纪要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4喜欢:13

$金风科技(SZ002202)$

【会议要点】

1、公司判断十四五国内新增风电装机250-280GW,2022年公司目标投标量60GW,中标预计25%左右,新增15GW订单。

2、22年公司目标交付14GW风机出货量,较21年增长30%,其中中速永磁产品应该能成为公司的竞争主力。

3、公司整体风电机组毛利率22年会有小幅下降,但应该能维持15%左右的水平。

4、风电运营,公司力争新增2GW的核准量。

5、21年减值超过17亿有一定的特殊性,22年减值计提会回归正常。

【公司交流】

行业发展情况

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99.2GW,实现小幅增长;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2.3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高达16.9GW,较2020年增长161%,中国新增装机55.8GW,占比56%,中国海上风电装机14.2GW,占全球的84%。

中国风电并网规模扩大,2021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47.6GW,同比下降33.6%。其中陆上新增装机30.7GW,海上新增16.9GW,截至2021年末,国内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28.5GW,占电源总装机比例为13.8%,火电占比降至54.6%。

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全国风电发电量为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41%,风电消纳比例增至7.9%,仍与欧洲国家差距大。

2021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2,246h,平均利用率96.9%;2020年,中国陆上风电的度电成本低至0.037美元/千瓦时,比全球平均水平更具竞争力,在过去五年间降幅达40%;2020年平均建设成本1,264美元/千瓦,较2016年下降了8%。

2021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54.15GW,同比增加74%,陆上海上新增招标量分别为51.37GW,2.79GW。2021年12月,3S级别机组投标均价为2,798元/千瓦、4S级别机组投标均价为2,359元/千瓦。

此外,风电政策环境向好: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方面,能源主管部门明确平价开发总体及年度规模,保障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方式。消纳保障、电力交易、碳权交易方面,非水消纳责任权重指导新增装机;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渠道推动合理定价;终端碳权交易促进绿电消费。两个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方面,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风光水火一体化等多能互补项目落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配套及保障方面,对存量项目的补贴、老旧改造给予保障政策;金融支持风电开发,多层次促进可再生能源保持快速发展。

公司业务情况

公司风机制造业务连续11年保持了中国市场份额第一,连续七年全球前三,公司近三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了30%。公司风机制造与销售业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风电服务收入占比为78.96%,10.53%,8.07%。2021年公司实现对外销售容量10683MW。其中:2S平台机组的销售容量达到4114MW,同比下降61.6%,占比38.53%,4S平台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至4449MW,同比提升210.27%,占比提升至41.66%。8S平台机组实现销售容量1951MW,同比提升305%,占比18.3%。

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手订单总量17.4GW,其中外部订单合计16.9GW。外部订单中,已中标订单3.6GW,已签合同待执行订单13.3GW。公司产品结构随行业大型化趋势而变化。截至2021年底,公司外部在手订单中,3/4S平台机组订单容量为8.8GW占比61%。2S平台机组订单容量3.2GW,占比从2017年的89下降至22%,公司新推出的MSPM(中速永磁)机组订单容量4.8GW,容量占比29%,增长潜力很大。

公司海外业务顺利拓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海外在手外部订单共计2,282MW,同比增长14%。海外已投运项目权益容量452MW,在建及待开发项目权益容量合计达到893MW。截至2021年底,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6,068MW。2021年,公司国内外风电项目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408MW,其中国内新增权益容量1,204MW;销售风电场规模827MW。截至2021年底,公司国内外风电场权益在建容量2,595MW。

公司自营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2546小时,高于行业平均300小时。截至2021年底,公司国内外运维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23.1GW,是2017年规模的4.6倍。公司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实践,ESG表现获得认可。

财务情况

公司2021年营收506亿,下降10%,原因是2020陆上抢装。公司在手外部订单是16.87GW,其中海外2.28GW,公司后续得以发力。2021年综合毛利率为22.55%,同比增加4.82%,毛利额历史最高。公司归母净利为34.57亿,同比上升16.65%。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增长:2021年为10.72%,反应了公司稳定、持续的创利能力和资产效率上升趋势。

风机制造收入下降14%,主要是大型化趋势明显,机型升级加快,毛利低的产品退出市场导致;风电服务收入下降7.94%,主要是国际EPC收入下降;公司发电收入上升32.55%,主要是获得了优于行业的风资源,发电小时数提升14%,技术进步使得发电损失下降;其他业务收入增加6.5%,主要是因为公司水务收入增长45%。

毛利情况,2021年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板块毛利额历史最好70.73亿,毛利率为17.71%同比增加3.30%。营运情况,2021年公司加强存货管理,存货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降低2天至60天。公司通过差异化付款等措施优化应付账款管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主要是由于环保板块占比增加。资产情况,2021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稳定在10%;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稳健,资产负债率保持在70%以下。

未来展望

双碳目标下,中国市场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十四五”现在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9大清洁能源基地,提升中东部分散式风电和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供应能力,新建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占比50%以上。结合各省陆续出台的相关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规划新增装机总量2.5-2.8亿千瓦,较十三五增长超80%,年均装机规模超50GW。此外,金风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更美好社会。

应对竞争的观点

去年总体风电规划总量在不断增加,最早2030年的规划,总量目标是12亿千瓦,后面能源局不提具体装机,而提出在发电容量中的占比;去年风电发电占比7.9%,风电占比每年增长不低于1.5%,公司对于市场规模的判断在55-60GW。目前看风电赛道较为拥挤,面对竞争的压力,公司做了较多规划: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今年计划15亿元,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要加速产品发布的速度,基本要做到当年研发到小批量交付,响应市场快节奏竞争。公司今年下半年会下线海上风电13.6-15MW,陆上公司在进行10MW以上的产品开发,公司前期投入打造16MW的试验台,能够保证公司快节奏的研发交付,领先友商。

此外,今年规划超过2GW风电场资源核准的目标。风电场资源较为紧俏,公司会加大风电场核准速度。公司还会推出电站产品化,有利于发挥公司从风电场开发、建设到提供后期运维服务的竞争力,给客户进行一站式打包交付。服务规模化布局方面,公司会保持50%的服务增速,40亿销售规模目标增长到200亿,去年国内装机容量在330GW,进入售后服务阶段有160GW规模。在合规和风控方面,公司计划做出较大投入,减值方面今年较为特殊,预计将回到合理水平。

【问答环节】

Q:今年风机招标价下滑明显,后续价格走势和毛利率指引如何?

A:2022年开年走低,行业会在半年内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仍然旺盛,原材料的上涨会推高招标价,整机厂为了保证持续经营价格会回归理性。毛利率指引,机组毛利率是15%。

Q:MSTM成本较低,对降本的贡献如何?

A:机组单机容量大型化,上游开放和零部件企业联合设计降本,产品平台化降本。交付结构,中速永磁交付会逐渐上升,应对价格下降。

Q:2022年风机销售量增长情况如何?结构如何?

A:预计在14GW左右。今年海上风电占比较小,预计1GW左右。

Q:单位成本下降情况如何?

A:每个机型成本下降较好,但难以给出具体数据,预计毛利率15%左右。

Q:信用减值较多,分拆如何?

A:减值17.58亿,较去年上涨多。第一类,各类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运营资本的减值,减值8.26亿人民币,占账面价值比2.2%,本年度若干客户因为停贷和限电出现了财务状况恶化,违约拖欠本息是客观发生的。同行业其他公司与本公司类似,部分公司计提了3%,财务困难普遍。第二类是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非金融类资产减值,合计9.31亿,占账面价值2.1%,外部因素,市场环境;内部因素,技术变革。2021年下半年开始,单位装机容量单价下降,公司也实现了大型化,对于3.0MW及以下的机型,对应的长期资产需要计提减值。

Q:国内外风机价差和需求情况?

A:国内交付的产品是风机产品和运输,今年也有不少项目进行塔架和机组的招标;海外是风机主体,塔筒,海运至风电场,安装、调试,都是在供货范围之内的。价格难以直接比较,因为项目差异较大。在公司的总销售收入中,海外占比15%,出货量上,海外出货不到10%,十四五期间,海外1.2GW出货,不足10%。

Q:毛利率15%,各个产品情况如何?

A:是各种机组综合下来的毛利率,没有单一机型的指引。

Q:海上风电平价推进中,除了机组环节,哪些环节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的空间?

A:机组是比较大的降本的部分。此外,塔架等支撑结构也是降本的较大方面,公司和零部件企业做一体化设计进行降本。海上风电送输部分,投资商认为这部分成本应该由电网承担。

南北方价格差异大,南部还在4100以上的价格水平;对整个海上风电场的投资,在2020-2021年,单kW造价南北方差异在15000-18000。今明年,价格差异降至11000-14000,北方较低。收益率方面,开发商之前的要求是IRR大于6%,目前看要求降至5.5%。

Q:公司中速永磁方面,随着平价的推进,公司还有什么推进成本持续下降的手段?

A:平台化机组上,会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系列化产品,充分发挥成本的性价比。公司会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空间布局降低运输成本;针对上游原材料波动,会采用金融手段整机成本。

Q:公司运营资产规模规划如何?

A:公司现在有6GW权益容量,公司定的增长规模不是特别高,净增长0.5-1GW。在风电场开发方面,今年核准目标超过2GW。

Q:资产负债表中,有多少属于与新能源装机补贴相关的?

A:对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在54亿左右。公司每年的发电和电场业务的收入能够支撑公司长期发展的目标。

Q:出口比例如何?

A:出口占总量的15%。

Q:毛利率15%,变化来自于价格还是成本?

A:受到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Q:2020-2030年风电装机180GW的目标如何看?海外出口每年增量如何?

A:去年中国加海外99GW,中国本土55GW,海外44GW。海外44GW的装机规模是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个变化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明确了对未来风电和光伏的规划,发展中国家增速会更快。公司在海外市场进行布局,2016年及以前主要是先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发达国家业务;在这几年基本覆盖了全球的销售。海外市场占比方面,公司占比逐步提升,目前在海外市场占比超过3%,短期目标2025年是5%。海外业务结构方面,公司从之前的投资加EPC为主转型到机组和服务销售作为海外业务的核心。

Q:新中标项目目标如何?

A:今年公司预计投标国内60GW规模,中标率至少达到25%。

Q:中速永磁毛利率展望?

A:招标过程中直驱、中速永磁两个技术路线都有参与。国内出现大基地代表的项目,主要是以中速永磁技术投标,中速永磁会符合整体15%毛利率的指引。

全部讨论

2022-03-31 09:54

马克

2022-03-30 21:48

感谢分享。转发存档。

2022-03-30 18:28

2022-03-30 12:10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