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王”牧原:搏击猪周期丨深读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洞察牧原的成色,并非审视其中短期的业绩,而要看它能否搭建起全域生态协调的生态链。

最近一轮猪周期,或正在触底反弹。

根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0850万头,同比下降5.2%;一季度生猪出栏19455万头,下降2.2%;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减少314万头,下降7.3%。

当猪价、仔猪、能繁母猪数量同步跌入新低点,大概率意味着周期底部出现反弹信号。

从2006年来,我国已经经历了5轮猪周期。按照既往经验,每四年是一轮完整的猪周期,经过上行、高位震荡和下行周期三个阶段,每个小周期约1.3年。

2022年,猪周期正在经历上行周期,但仅仅持续半年,生猪现货价格触顶回落,并迅速跌破成本线。

传统猪周期失去规律,也让各地“猪王”陷入焦虑,苦熬“寒冬”。被业内称为“猪王”的牧原来说,较其他企业可能“大象难转身”,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亦站在行业的风口浪尖。

回顾牧原的发展史,其成长亦得益于在猪周期和猪瘟等不确定环境中,洞察瞬息的时代机遇,构筑了全产业链的“护城河”,并一步步登顶行业之巅。

如何判断牧原的企业价值,在业界向来存在交锋。如果从单纯的财务层面看,牧原在近两年失速的猪周期中,确实存在商业的不确定性。

如果拉长时间轴,回顾牧原的发展轨迹,站在生态链的角度审视牧原,或许能窥见其未来隐秘的闪光一角。

开局22头猪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为微澜之间。

1992年,对于诸多传奇民营企业家来说,是个开启新时代的起点。

那一年,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一个人开着二手旧面包车,拉着冰箱、锅碗瓢盆、燃气灶,到全国各地现煮现尝地推销汤圆;也同样是那一年,还是周口小伙的赵启三,在上海意气风发的成立了金丝猴。

市场的“春风”也让一个名为秦英林的年轻人心情澎湃。1992年,秦英林无意中看到了农民黄新文养猪致富的报道,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秦英林,内心燃起了创业的火焰。

同年,秦英林、钱瑛夫妇二人放弃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回到家乡。在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干起了养猪的买卖。

次年6月,牧原的第一个养猪场——内乡马山养猪场正式建成投产,首批22头仔猪,成为了缔造未来商业帝国的首批“功臣”。

秦英林有着专业知识,很快就将养猪规模扩大,1994年时,其规模已经扩大到2000头猪。

因为在养猪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河南省‘务农有为’优秀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向着秦英林纷至沓来。

此后的牧原,像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进入赚钱—扩规模—再赚钱的财富积累阶段。

依托河南的消费市场,牧原在南阳以及临近县市不断扩大专业化的大型养殖场,2014年,秦英林夫妇在深交所成功IPO上市,也给予了秦英林更大的扩张动力和资源。

如果秦英林夫妇止步如此,他们或许是个成功的商人,但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事实上,从最早期创业开始,专业出身的秦英林,在布局养殖环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将产业触角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在工业史上,分工与流水化作业,被视为革命性的革新。在当时看来,啥活都要揽过来自己干的牧原,似乎有些出力不讨好。

但命运早已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

搏击2018年

站在了风口,猪都会飞起来。

2018年,整个养猪行业,就站在了这样的风口。

当年,肆虐全球的“非洲猪瘟”侵袭中国。这种猪瘟,成为整个行业的噩梦。有专家感慨,这种病毒发病过程短,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

彼时,中国生猪的存栏量迎来断崖式下跌。有数据显示,当年的存栏量,从2017年的3.5亿头猪骤降至1.9亿头。

作为中国消费的主要肉类之一,猪肉供需的极速失衡,也让猪肉价格飞速上涨。当不少中小养殖户被市场“出清”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大资本的涌入,甚至京东阿里、华为等大公司也按耐不住,纷纷表示了想养猪的意愿。

不过,在养殖这个长坡厚雪的“慢”赛道,资本并非万能。而厚积薄发的牧原,则接住了这波“泼天的富贵”。

当时的“猪王”,还是温氏股份

1986年,温氏股份前身簕竹鸡场发展了第一个合作农户,首创了“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在“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承担种猪端的资本开支、农户或其他主体承担育肥端资本开支,并通过采用“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饲养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和保价回收”等一条龙的产业化运作。

这种“开源”的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土地的资源优势和公司的资金、技术、产业链及市场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也充分调动当地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

但在非洲猪瘟的侵袭中,这种模式的弊端显露无疑。因为,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小农作坊式饲养,无法有效抵御猪瘟。

如果把温氏股份比作开源的安卓系统,那么牧原就是自成生态的苹果系统——从饲料到饲养再到运送屠杀,都处于高度闭环与可控的状态。

《鉴闻》曾在2024年年初到访牧原,但几乎没有可能去猪舍探访,只能通过VR眼镜,远程观赏猪舍内的情景,极大的规避了猪舍内被感染外界病毒的几率。

但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养殖和管理模式,让牧原避开了“非洲猪瘟”的超高病死率,在2019年生猪出栏量一举赶超了温氏股份

而抓住机会的牧原,更是开始了大跃进式的发展步伐。数据显示,2023年,牧原生猪出栏量预计高达6500万-7100万,以中国一年近7亿头的出栏量计算,牧原一家已接近10%的市场占有率。

此时,“猪王”牧原已经势不可挡。

头部厮杀

没有牧原的时代,只有时代的牧原。

牧原借助非洲猪瘟所带来的另类“猪周期”,搏一搏,摩托变豪车。

但资本的大肆进入,也扰乱正常的行业秩序,这或也是2022年猪周期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8年猪瘟疫后,在剧烈的市场波动过后,政府出台多项保供政策支持,这吸引产业链巨头纷纷进入规模化养殖行业。

尤其典型的是生猪上游饲料企业正邦和新希望等公司,大举并购,通过到处抢猪场的方式进行产能的疯狂扩张。

彼时,整个养殖行业都陷入了疯狂的扩产潮当中,2022年,傲农生物产能增长了11.4倍,生猪出栏量超500万头,新希望增长了4.7倍,生猪出栏量1461万头。而牧原的产能更是节节攀升。

牧原内部管理人士向媒体坦言,“那时候行业人士预判,市场至少需要五年市场才能恢复,有人甚至预测需要十年,但谁也没料到,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市场就恢复到猪瘟以前了。”

以2021年为例,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当年生猪出栏一跃攀升至6.71亿头,同比上升27.4%。

这也是当2022年,当所有人都以为行业处于猪周期的上行阶段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开始触顶下行,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中,几乎所有的养猪企业在成本线下“割肉”出栏。

“生猪养殖每天的饲料成本,倒逼企业不得不‘断舍离’。”有业内人士告诉《鉴闻》,这一轮的猪周期,之所以无法以传统猪周期预判,同样是资本的干扰。

原来,市场的调节棒,让不少中小养殖户能够根据价格,不断地调整养殖规模。但是2018年的极端行情,让“船小好调头”的散户出局,如今进入牌桌的都是大鳄。

对于已经重资加码的大玩家来说,都不甘心出局。有业内人士总结,这轮猪周期呈现“深亏损、高负债、慢去化”的特点。

事实上,这一轮猪周期的因果,已经成为“明牌”。但各地“猪王”依然苦苦支撑,希望熬死“猪队友”,从而绝处逢生。

如果几个人遇到熊,他们所做的并不是需要跑过熊,而是跑过其他人。

对于秦英林来说,养猪是主业,也是不可能放弃的主阵地。所以作为之前扩张最猛的企业,也成为融资最多和瘦身动作最多的企业。

因为,牧原需要有足够多的弹药,来熬过其他友商。

2023年底,牧原抛出多个融资计划,包括发行50亿元超短融和30亿元中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1300亿元授信额度、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融资30亿元等。

在外界解读,牧原似乎有大存大贷的嫌疑,牧原对此也有着一些解释。但在业内看来,这种不计成本的积累资本弹药,本质是对其他友商的震慑,既然“猪王”已经做好准备,把自己的“血条”拉到最厚最深,几乎成为这轮猪周期游戏中的大BOSS。

诸多头部养殖企业们在一个维度“内耗”,想要通过牧原“一鲸落,万物生”,显然已经是不可能了。

一个佐证就是,新希望在2023年12月初披露不超73.5亿元的定增计划后,又选择将卖掉禽产业、剥离掉食品业务,集中精力发展饲料和养殖业务。

而类似新希望一样,不少区域“猪王”也开始另谋打算,减少了“内耗”。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开始,猪周期开始触底反弹的重要原因之一。

牧原的“底牌”

在任何一个赛道,头部玩家最后往往会赢家“大小通吃”。

如果看懂了这一轮猪周期,或也能真正洞察牧原的企业成色。

一名资深的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鉴闻》,进入互联网时代,上半场的赢家是平台台主,那么,下半场则是生态链“链主”。

依托牧原产业平台,牧原聚合产业链上下游3800多家企业入驻河南,打造全国最大农牧装备制造中心。

就像星系生态,需要核心天体自身拥有庞大的质量和“虹吸力”。从诞生就重视生态建设的牧原,也就不得不加快扩大规模,来维持生态的正常运转。

而这种生态效应,也正在开始反哺牧原,甚至某个小小的生态角落,都能让其有和其他巨头“掰腕子”的能力。

拥有育种能力的牧原,在过去20年的创新育种中,已经具备3000万头种猪的供应能力,满足全国使用。

还比如,牧原和和西湖大学合作,成立牧原实验室,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小品种氨基酸,可以替代大豆,全国可减少2000万吨大豆的消耗。

而这些节省,则让牧原始终在饲养成本控制上,有着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能力。

仅仅与千红制药合作,用猪副产品生产肝素钠,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就让该领域的年产值达到了50亿。

如果上述的举例不直观,那么牧原作为“副业”的屠宰业务,超过了作为主业的双汇发展,更是“生态为王”的力证。

2023年,牧原股份出栏生猪6382万头,实现生猪屠宰量1326万头,同比增长80%。公开资料显示,牧原1326万头的生猪屠宰量已超过同期双汇发展

国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也提到,双汇发展在2023年的生猪屠宰量为1269万头,同比增长12.3%。而在此前,双汇发展连续多年位居生猪屠宰榜首,并在2018年实现1630.56万头的屠宰巅峰。

根据双汇发展2023年业绩相关数据,其营业收入中,屠宰业占比51.5%,肉制品业占比44%,其他占15%,内部抵减-11%。

更直白地说,牧原的屠宰业务已经超过了双汇发展的主业。当然,和双汇屠宰业务的盈利相比,牧原屠宰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牧原方对外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共投产10家屠宰厂,投产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此外,牧原方认为该板块亏损原因系东北区域市场未充分拓展,部分屠宰厂产能利用率低。

换句话说,牧原所谋求的生态布局甚大,在这轮“猪周期”见到曙光后,牧原大概率仍会大步前进。

这一轮扩张,牧原或试图完成从“等风”到“造风”的蜕变。

本文为鉴闻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鉴闻账号

#牧原股份#

全部讨论

06-01 20:13

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