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的投资逻辑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好行业:空调好赛道,短期难以被新技术彻底颠覆,长期增长可期。格力在品牌,定价权,技术储备,质量管理体系,渠道(上下游)上优势明显;(好赛道是相对的,不要拿高端白酒赛道来抬杠)

好企业: 这里要感谢有那么多黑格力的人,导致格力有一点点瑕疵都会被无限的放大。黑格力和董明珠的人理由千千万,我没看到格力和董明珠在商业道德上有明显的瑕疵。财务报表保守,ROE长期维持在30%左右显示企业强大的经济商誉

好价格:PE长期低于15,个位数时候也不少见。低风险+高不确定性

低风险:空调行业仍有向上空间,短期技术颠覆难,格力建立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以保证未来3~5年主要利润来源的稳定;但就空调业务而言,我认为格力就值这个价;

高不确定性:家用电器+智能装备。当前利润贡献率占比不高,但格力在两个领域已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两个行业前景广阔,现有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且龙头企业利润率有保证。最重要的是,格力的多元化在市场眼里是减分项(至少不是加分项)。市场对这块的理解分歧巨大,体现在对企业的定价上。

家用电器:

冰洗+热水器+厨卫大件+厨卫小件+环境电器:光国内几千亿的市场,随着产品智能化品质化升级,还会进一步提升;

用ROE>20%指标来观察,

近10年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家用电器企业还寥寥无几,缩短到近5年增加了好几家。比如老板电器苏泊尔浙江美大华帝股份,九阳等等。企业长时间在各自领域保持高ROE,说明家用电器对应的子行业企业是可以建立竞争优势且较长时间维持的。那么具体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大致翻看了老板电器的年报,结论是:渠道和营销,而非技术。企业高层在年报中也承认了这一点。那么渠道和营销所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护城河),在面对包括格力在内的白电巨头竞争时,竞争优势是否能一直保持?

竞争无非是:低成本,高性能,差异化。低成本考验的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产业规模及市占率;核心部件如果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那么核心部件的成本控制也需纳入重点考量;高性能考验的是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的水平(尤其是在放量的前提下);差异化考验的是企业对市场发展变化和客户需求的理解。观察格力电器在家用电器领域发展时,我会着重从成本控制(比如核心部件自行开发)和差异化的角度观察。

智能装备:

产业链条大概为:核心零部件 - 机器人本体 - 系统集成商 - 终端客户。格力的布局,从头到尾。这是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当前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家产值当前几百亿美金,但增长迅速。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在制造业和终端消费领域,他都是分层次的,而且层次特别多。比如在上海,一碗面有10块钱的拉州拉面,也有大几百的蟹黄面;比如抽烟喝酒,一块钱一包一瓶的;到熊猫和飞天茅台;又比如在工业原料领域,有回收料,水口料,副牌料,原包料,特殊性能料等等;每一个分类有可以进行无数细分....

也就是说,品质从0~100的需求全部存在;过去在扩量的阶段需求是一个三角形,最下层应用最低端价格最便宜品质最差,但量最大;现在慢慢变成了一个纺锤形且在不断整体向上移动,最底部在加速收缩,中低端应用在拼命往上拱;这个过程不是匀速的,总体而言,越高品质越是稀缺的资源和产品,将享受到比之前更高的溢价。

回过头来,再看格力的智能装备:

(1)降低自身空调和生活电器的制造成本。一来减少人工成本;二来减少品控成本;三来累计大量的生产制造数据,为接下来的新品开发和投入减少成本,少走弯路;

(2)将智能装备在自身累计的优势赋能到上下游产业链。这里面有三层含义,

第一,技术赋能,这个比较好理解,你用我的东西性价比更高,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金融赋能,格力强大的现金储备以及之前低吸发债的资金,投放到上下游产业链;相对于银行,格力对自身上下游产业链业务及其熟悉,风险可控;银行收到了稳定的回报(格力信用背书),格力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获得资金投入回报,上下游企业获得低于市场其他渠道成本的资金,产业升级提高效率,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同时,为格力提供(或者购买格力)更优质的产品;

(3)将智能装备推向其他制造业。格力造车造手机,被市场广泛诟病。银隆当前不属于格力电器,而且从格力电器收购晶弘冰箱来看,我认为未来有一天格力收购银隆时,也不会损害既有股东的利益。这里说说格力手机,一年卖不了多少为啥还坚持要做?在智能装备产业链的终端,有两个比较大的行业,一是汽车,二是3C。手机不叫卖,但只要我做,哪怕只是小规模的,就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个行业,接触行业里的企业和人。

** 自己生产,掌握和熟悉手机整个生产过程的痛点、关键步骤;

** 无论规模大小,只要产出成品,和产业链企业打交道;

** 产业链企业和其他手机生产商,除了生产手机还有其他3C产品,

醉翁之意不在酒,你以为我要买手机,其实我是要以手机为连接点,了解和进入整个3C产业链,进而开展智能装备业务。年报和研报里读不出这样的信息,整个推测可能充满了个人的主观和偏见。我只是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认知出发,进行推导。要知道格力管理层不知道要比一般投资者更了解市场,我们看到的问题,管理层肯定都看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 要远比 “该如何” 更有价值。上面的整个逻辑,个人认为同样适用于生活电器。家电,汽车,3C,房地产的产业链是巨大而庞杂的;每个产业链的每个产品单拎出来,有可能分成不同的等级(考虑功能,品质,价格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生活电器领域除了冰箱和电饭煲,其他打的都是GREE的牌子。

个人的猜测是这样子的:

(1)生活电器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从高往低打;(怎么占领消费者心智,是个关键问题)

(2)智能电器赋能中低端生活电器产业链及中小生活电器企业;

最后说回到估值:

(1)由于空调占比巨大,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业绩虽高速增长但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2)当前TTM 11倍PE。市场对2019年Q4的业绩,以及2020年Q1业绩到底下降多少,是有分歧的,这个确实难以判断。但将视角拉长到1~3年来看,空调这个行业需求整体仍在缓慢上升,格力的竞争优势并未消失甚至会因疫情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当前价格即便3年后业绩零增长亏钱的概率极低(还未将分红因素考虑其中)。

记得点点关注哦笔芯❤️,每天持续更新至少一篇有价值实用的原创文章~ 记得留下你来过的小脚印哦~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老板电器(SZ002508)$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访谈 @雪球征文 @雪盈证券 @雪球个股小助理 @雪球私募 @蛋卷指数基金研究院 @南山之路 #雪盈证券# #今日头条#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