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知起乜名好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17喜欢:3
这个数已经蛮好的了,地产投资本来看的就是租金回报及长期资产增值。而且还需要对比看太古地产建这个商场时的funding cost,恰逢美元低息期,我认为如果按照你说的这个数算,其实还是划算的....再考虑多少是融资多少是自己的,算算roe,已经很好了。管理层不止一次的提到,对于一个好项目(前太)这样的,对成熟期的租金回报率(按收入算哦)expectation就是高单位数,这个项目按你说的数算已经远超预期两倍有多了,你再看看恒隆等的商场,很多几十亿砸进去连3亿租金收入都没有.....
我觉得大家对商业地产真的有误解,就跟领展的王国龙说的“retail is detail",必须每笔钱都精打细算地扣才能有稍微高的回报率,也侧面说明回报率就是不高。按你算的这个回报率在重资产行业已经很好了。
当然这40多亿是不准的,因为折旧已经折了十几年了.....中间又有新的capex,数很难说算得最准,建议翻翻太古地产招股书时披露的估值(已经比原始成本高),推测一算。不过现阶段的太地也不是我喜欢的太地了,便宜是便宜,但太地的资本循环有点玩不动了。更莫名其妙的是大搞广州聚龙湾....商业地产讲城市消费能级,港汇恒隆没有什么重奢但租金水平能跟前太一拼就是最好的证明,个人认为除北上外的城市商业地产投资价值低。除北上外地价虽然便宜但港企这种高建筑成本(远高于地价)使得地价影响不大...曾经很喜欢管理层的风格,但现在管理层的操作手法已经让人看不懂了。管理层看十年可以算迷糊数,但小股东不打算长期陪跑的就不能这么算。当然就太地这个balance sheet,还是有空间犯错的。利申:本人不持有太地。

热门回复

港股一堆低估的,還不論歐洲股市,大家的opportunity cost不一樣,沒什麼好討論的,我只是發現又更好的機會,自己清倉了而已。起码从我自身capital recycling的角度看,我對我的回报率满意。现在连港股都开始少玩了,看其他市场了。至於恆隆什麼的,我也不想討論,好不好,數字說話,都說著未來這種沒有評判標準的東西,真的沒有意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祝你大赚[抱拳][抱拳][抱拳][发财][发财][发财]

广州内环线在越秀,老市区是指越秀吧?

看定位了,有些地产公司愿意在各个新区下手,有些只敢买老城区。无关对错,恒隆买沈阳市政府旁都被坑过[大笑]

聚龙湾毕竟不是市区,不太好直接拿广州和天津比吧。太古也开始陷入广撒网降低收益的阶段了,这是肯定的。

完全没搞懂你想表达什么,虽然太古管理层最近是有点迷的操作,但比起恒隆还是好很多的。

聚龙湾应该是类似上海前滩的打法。[狗头] 城市新开发的副中心。 的确是贵了且急了的。不过上一年captial recycle做的还是ok的。 看看今年如何吧。

老城区:越秀荔湾和海珠。十几年前,广州的楼王是黄沙翠逸湾,在太古这个项目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