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如何认识当前的股市?2015.4.8日

         这两天,股市有点狂。短短几周内,沪指从3500点一路杀到4000点。沪深两市成交量也从五六千亿的样子,一路放量到一万五六千亿的规模,在成交量上把港股甩开几条街,甚至超越了美国纳指和纽交所日最高成交量之和,当之无愧的破了世界纪录。
          面对如此火爆的行情,许多人表现得一片茫然。因为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经济局势更加严峻,拉房地产彻底失败,根本没有理由发生太大的股市行情。可是,就是在如此情势下,A股爆发了。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我想,一位网友的几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他说:股市将接替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国家战略。简而言之,就是不印钞票,印股票;不卖土地,卖股票。泡沫破灭时,没有及时离场的的股民们,将成为最终的买单者。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资本市场的灰烬,恰在无意中充当了新经济的奶娘。反正国家经济必须从“卖地财政”转为“资产财政”了。
          搜狐财经有个叫马克的说:外资进入中国干嘛?投资或者收购。那么问题来了,私人或者外资以什么价格入股国企央企?中国有十四五万家国企,而对于264家央企上市公司来说,这个问题尤为关键,因为弄不好就会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这是谁都不敢背负的。十几年前轰轰烈烈的国企私有化浪潮嘎然而止,很大原因就与郎咸平指责的“国资流失”有关。举例,南北车在本轮行情未起来以前不过6块钱股价,总计1500亿人民币的市值。而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P)今天的市值是9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00亿,相比之下,南北车太便宜了。如果混改后,国有股减持,允许外资进入,外资以1500亿人民币的市值抄底南北车,仅仅数百亿人民币就能控制中国的高铁制造业,谁能忍受?当年“卖国企”浪潮之所以嘎然而止,正与国有资产流失息息相关。
        而现在,以南北车为代表的国企蓝筹股股价翻几番以后,一是国有股减持的价位可以高上很多,政府可以收入更多,二是在这个时候让私人或外资接盘,谁也不会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骂名了,三是外资或私人若想控股国企或参股央企,成本将高上数倍。一石三鸟之计。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何股市连连上涨,XX社等官媒却连连发文力挺股市的用意。
          我想,这两位网友说得都有道理,也说得都很明白,那就是,这轮“牛市”,与股市创办之初的目标一样,对资本资源实行的不是优化配置,恰恰相反,它是彻头彻尾的“劣化”配置。即“股市为国有企业混改、解困服务,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服务。”这样的“牛市”,实际是一场地地道道的豪赌。
          2007年,当股指达到5500点的时候,我写了《股市越涨越要跑得快》,今天,当股指在4000点的时候,我决定不再写《跑得快》,因为既然是当局的“孤注一掷”,既然再也没人把股市当成理性的投资场所,那么,大家就跟着赌一场好了,但愿您别抓住最后一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