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本质的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两天开始看国际教育的标的,在了解具体公司之前,我其实是很好奇为什么现在国际教育这么火,或者说,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国际教育学校?

所以先从父母的目的来看吧。大抵父母的期望大概有两种

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希望通过教育的投入给孩子竞争力加成;(变形的“应试教育”,本质上没有变化,仍是竞争)

二是希望孩子幸福,即使孩子长大后的目标是做乞丐或妓女,也含笑支持。

我最开始以为大部分家长都是愿意站第二种的,结果咨询了强哥,才发现其实大部分家长是站第一种。

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强哥说是不想让孩子受自己当年受到的苦。

这个问题也可以换种说法,为什么人一定要比比人强、一定要竞争?人为什么会嫉妒?JT叔叔的说法是,人一定在某些地方受过苦,所以才会这样。我认同。

当今时代的中产阶级大概大概都是受过这种苦的。

那么为什么会受这种苦?大概因为心中还有“希望”吧?

中国社会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阶层之间不断流动的社会,太平年间有科举制度,让寒门也能出现贵子,从而一举改变整个宗族的命运;乱世中更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疑问,当朝太过分的话,就会被农民起义推翻。这种流动性使得国人的“野心”有了施展的可能,也就是有了“希望”,有差距就有嫉妒,就算是无差距也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制造差距,这就是苦。中产阶级最苦,因为感觉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就像拴在驴子眼前的胡萝卜一样。(可以延伸到国人的“赌性”问题)

丹麦的“素质教育”能够没有对老师或者孩子的评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社会贫富差距并不大;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让养马的仆人绝不为主人做养马以外的工作,这是因为认命所以安定。

国内这种“应试教育”的结果,其形成绝不只是制度上的问题,更根本的是社会现状与文化的问题,难以改变。

所以这样就好理解了,以结果为导向,只要“海归”在职场上仍存在竞争优势,那么,通往海归之路的国际学校就绝对还有市场,但是这个是有时效的,就像近十年的公务员热是一样的,海归多了就不值钱了,也会出现竞争,海归与海归的竞争,海归与国内毕业生的竞争,孰好孰坏,直接影响国际学校“这条路”的发展前景。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我觉得广大家长并没有思考,就是把孩子送出国,极力供养ta教育,这个孩子就一定会有第一种期望那般的结果么?我觉得不尽然,不过好像家长们好像不在意

所以,即使是送出国,孩子也有可能不会有一个让孩子满意的结果;即使处在典型的应试教育中,也有可能出现个金凤凰。只能期盼着家长不要执着于孩子,也能让孩子不要执着于自己就好了。

$枫叶教育(01317)$ $博实乐教育(B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