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短熊长”与“意外惊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读了杨天南先生所著的《一个投资家的20年》,共上下两册。书中收录了作者从2007年到2020年发表在媒体上的专栏财经文章。读完全书,有两点感受,一是中国的股民太不容易了;二是书中提到了两个小例子,很有意思。

先说第一个感受,两册书时间跨度14年,从2007年到2020年,每月一篇专栏文章,记录的都是当时的市场情况。通读全书,可以快速回顾过去10多年来股市的发展脉络和人们的心路历程。总体的感觉,“凄风苦雨”是常态,“风和日丽”是瞬间。写到这里,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昙花一现”这个词,的确,对于遭受漫长熊市折磨的股民来说,短暂上涨带来的欢愉,对比随之漫长的下跌折磨,也就是“昙花一现”罢了。“牛短熊长”是中国股市的典型特征,2001~2005年,熊市持续了5年时间,2008~2014年,熊市持续了7年时间...;2007年,上证指数最高点6124点,如今2024年1月,它还在3000点以下徘徊,中国的股民太悲催了!

在这种悲催和无奈中,我看到书中提到了两个小例子,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希望和启示:

第一个例子,是“一笔失联26年的投资”。事情是这样的,1988年,台胞陈文德投资55万元人民币参与兴业银行成立,之后再无联系。26年后的2014年,陈先生重新出现,据媒体计算,这笔投资经过多年的送配分红,已经变成了257.38万股,另外有488.60万元的分红。根据兴业银行2014年4月大约10元/股的价格,总市值约3000万元,升值约55倍,折合年复利回报率为16.63%。作者在书中写道:“我们不清楚陈先生因何原因失联26年,但这个事情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他天天盯盘“炒”股,估计赚不了这么多。而且,根据兴业银行2013年报,每股分红0.46元(税前),当年55万元的投资,2013年一年即可获得118.39万元的分红...将投资放在值得托付的对象上,时间会酿造一切,宁静致远大约就这样得到了。”我们不妨想一下,假如是你,一年的分红就是最初投资本金的2倍还多,这种情况下,股价的涨与不涨,你还在意吗?即便是涨了,你会卖吗?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区别什么叫投资,什么叫炒股。自己究竟是在投资,还是在炒股?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选中的企业必须是好企业,如果碰到造假、垃圾企业,就不会有后来了。我们学习、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筛选优秀企业的能力,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二是时间的复利,只有随着时间的酝酿,投资的威力才能慢慢显现,于此同时,炒股的作用在日渐下降。也就是说,伟大的企业,加上流光溢彩的时光,才能酿出价值之美。

看看这个例子的关键词,失联26年、升值55倍。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使我想起3年前的2021年,也有一个这样在朋友圈疯传的例子:

2008年,一位大连大妈买了5万元长春高新的股票,因为常年在国外,忘记了密码,13年后的2021年4月23日上午,大妈来到国信证券大连金马路营业部,本来是来办理销户的,结果重置密码一查账户,乖乖,2008年的5万元,变成了如今的500多万,13年涨了100多倍!年化收益42.5%!这刺激可不小,幸福来得太突然,大妈差点没站稳,证券公司员工赶紧上前扶着。

这是有关股市的事,但不是故事,而是确有其事。据证券时报报道,国信证券已确认确有此事。截图为证:

这是个让人开心、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对这位大妈,13年了,密码都忘了,没有牵肠挂肚,也没有费多少神,结果5万成为了500万,年化收益率比巴菲特还高一倍。不过,如果当年大妈没有卖,而是选择继续持有,如今长春高新的股价,已经腰斩再腰斩,从当时最高的约520元,跌到了120元左右,大妈的500万已经跌成了约120万。但即便按照这个市值,16年24倍,年化收益率也是22%,还是妥妥的股神级别!

一边是“凄风苦雨”中股民的苦苦煎熬,一边是“失联”、“遗忘”后的意外惊喜;一边是殚精竭虑、亏损累累,一边是风轻云淡、收获颇丰。我们不仅要问,难道我们听到的后者,都是“幸运者偏差”造成的?会不会有什么成功的因素隐含其中?我们能够学习吗?当然,肯定也有人会说,那些买到了造假股、垃圾股、跌到毛都不剩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只不过不说罢了。换句话说,前者只不过是幸运罢了。

但是,这些“幸运儿”,真的仅仅是幸运吗?我觉得,也不尽然。观察他们的行为,可以发现,这些“幸运儿”具有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首先,他们不“炒”股,他们都是长期持有者。不管是因为客观还是主观,是因为失联还是遗忘,最终的结果是,他们长期持有了一个企业的股票,是一个事实上的投资者,而不是一个“炒”股者。第二,他们有良好的心态,不太关注短期结果。而有意思的是,正是他们这种不关注短期结果的心态,使得他们获得了良好的长期效果。正好,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例子,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2002年,作者在加拿大一家银行,开了一个教育投资账户,在2002~2006年陆续投入了2.4万加元,之后再无增加投资。这个账户2006年底的资产总值为4.7万加元,之后每年年末的总市值分别为:2007年4.4万,2008年3.4万,2009年3.1万,2010年6.3万。到2011年5月初首次突破10万。4.6年2.13倍,年化18.3%。

作者说,这个投资账户的意义在于:完整经历了2008年的严重金融危机,而且从2006年底到2009年底的3年时间里,非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了1/3,连续3年亏损的打击常会令人放弃坚持。但2011年前4个月的收益与之前8年的累计收益旗鼓相当。也就是说,如果最后4个月不在市场中,这个账户的投资收益将大大折扣

作者感叹到,也许投资就是如此,一天收益或多余一年,一年之盈利或多于数十年之和,但我们无法预知何时是最好的那一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投资这件事情保证自己在极端情况下还能在市场上活下来,不要在意短期的涨跌,关注公司本身就够了。投资的绝大部分是在等待和忍耐中度过的,投资实际上是一个关于等待和忍耐的故事。我们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生活,期待收获。

回顾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及这些例子,我个人的体会是:

一是要投资,不要炒股。如果抱着“炒股”的心态,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征是相当折磨人的。而且,这种“牛短熊长”的特点,对投资者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如投机性强,急涨慢跌,“涨到你买,跌到你卖”,结果左右打脸。因此,必须以长期的、股权投资的思维来看待股市投资。

二是关注伟大企业,而不是短期股价表现。只要企业是优质的,甚至是伟大的,股价最终会反映企业的发展。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行为金融学家泰勒和贝纳茨根据研究指出,投资成功与两个因素有关:时间长度、看结果的频率。投资时间越长,投资结果就变得越吸引人;关注投资结果越频繁,越可能导致投资失败。时间越短,股票的波动越不可测。如果将考察股价的时间延长,那么投资的风险就越小。持股少看净值表现,能保持内心淡泊,但多长时间效果最理想,泰勒和贝纳茨的答案是“一年看一次”

三是远离市场,主动去隔离市场的喧嚣和无效信息的干扰。把大量的时光用在读书、学习、研究和享受生活的美好上。想当年,巴菲特离开格雷厄姆的公司,独自开始投资生涯时,选择回到家乡奥马哈,而不是留在华尔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离市场远一点,隔离无效信息的干扰,从而可以有利于阅读和思考。我也常常听过国内一些知名的投资人说,他们的手机中没有行情软件。如此看来,远离市场,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也算是投资者必需的心性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