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缓慢加速: 厉害//@缓慢加速:回复@陈达美股投资:基本立场上我倒是不反对您哈,但是我要在两个问题上给您挑个刺儿。先说同意的部分:那个版本的三驾马车是在GDP支出法基础上拍脑门子出来的,而且我相信长期货币中性。再说,我认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哪三驾,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劳动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是玄学。张维迎说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张五常说的县域竞争都是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以下是挑刺儿:首先,凯恩斯《通论》并不关心增长,他老关心的充分就业,后来的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也不是增速跟通胀的关系而是失业率跟通胀的关系。之所以凯恩斯关心就业而非增长,我的猜想哈,首先是当年还没有衡量增长的很好的工具,GDP/GNP的统计方法都还不成熟,其次是在边际革命以后人际效用比较的理论问题没有解决,经济总量这个概念的意义是不明确的,相反,失业带来痛苦则是很明确的,而且还可能招来苏联。其次,张维迎其实也是揣着明白但是只把话说一半:企业部门愿意投资来创造收入必须先预期东西能卖得出去,而投融资情况(尤其是政府部门)、消费情况和出口情况就是会被用来塑造预期的信息。在塑造预期的过程中,有一些信息之外的玄学因素,我们不妨称之为信心。
引用:
2023-10-07 13:25
注:本文仅仅是一篇随笔,许多观点其实来源于张维迎老师,不再一一注明。我只是个经济学的小学生,仅仅是分享自己的观点, 如有你认为不对的地方,那就是你对。
———————
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句话就像是说“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一样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