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难产”!踩雷普华永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自2023年5月26日过会后,中集天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天达”)却始终未提交注册申请,至今已历时超一年。IPO“卡壳”的同时,中集天达还踩雷了普华永道。此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分布以及报告期下半年收入占比持续增加的情况也曾受到监管关注。

审计机构系普华永道

深交所官网显示,中集天达创业板IPO在2021年9月28日获得受理,历时一年半,于2023年5月26日上会获得通过。截至目前,过会已逾一年,中集天达始终未提交注册申请。

招股书显示,中集天达是全球领先的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生产企业。此次冲击创业板上市,中集天达拟公开发行股数不超过约1.04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不超过20%(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

据了解,中集天达发行新股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投资于南方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华东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智能物流装备技术研发项目、消防救援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分别约为6.41亿元、1.73亿元、1.34亿元、1.21亿元、3.5亿元,合计约14.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天达此次聘请的审计机构是普华永道,而由于涉及恒大财务造假案,普华永道近期接连遭到大客户解约。

诸如,中国中铁中国人保招商银行迈瑞医疗都是普华永道2023年的A股大客户,但目前已接连“跑单”。

关于普华永道被查一事是否会对中集天达IPO进程造成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向中集天达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业绩季节性波动被监管关注

闯关IPO背后,中集天达业绩季节性分布问题曾受到监管重点关注。

深交所曾提到,2018年至2020年,中集天达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下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9.73%、61.63%和65.36%。深交所要求中集天达说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分布的合理性以及下半年收入占比持续增加的原因。

对此,中集天达表示,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基本均存在一季度占比低、四季度占比高的特点,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收入季节性分布不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招股书,2023年1—6月,中集天达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2亿元至24亿元,较前一年同期下降14.45%至6.67%,预计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000万元至-1000万元,预计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7000万元至-6000万元。

其中,关于营业收入下降,中集天达表示,主要受公司2023年1—3月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影响。关于净利亏损,中集天达表示,主要受2023年一季度7826.63万元的业绩亏损所影响。

中集天达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导致业绩下滑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不会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公司上半年预计收入和净利润下滑主要受以登机桥为主的空港装备业务的订单交付计划集中在下半年所影响,季节性波动对全年业绩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财报显示,2020—2022年,中集天达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0.74亿元、67.69亿元、66.7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53亿元、1.12亿元、1.76亿元。

文/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冉黎黎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