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药收预处罚,砥砺前行,愈挫愈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4月15日,海南板块盘中跳水,截至10点09分,海南板块整体指数下跌4.06%,报889.540点。

2024年4月13日,海南海药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发出后首个交易日的股价跳水,也显示了市场对该事件的第一反应。公告显示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及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刘悉承先生于2023 年9 月28 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2024 年4月12日,公司收到海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已代理众多股票索赔、获赔的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宋联民律师提示,经查明,海南海药涉及的主要违规包括: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关联交易。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海南海药及其子公司以财务资助、购买信托理财等名义,通过直接间接划款的方式,与重庆赛诺、重庆金赛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2018 年至 2020 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发生额分别为 48,000万元、22,000 万元、4,750 万元。海南监管局拟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处以60万--200万元不等的罚款。

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宋联民认为,于2019年4月26日至2023年9月28日之间买入海南海药,且在2023年9月29日仍持有海南海药的亏损投资者符合索赔条件。律师团队正在推进上实发展涉嫌虚假陈述投资者索赔案的代理征集工作,欢迎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与律师取得联系。投资者可按江苏胜衡律师事务所或宋联民律师名称进行网站搜索获取联系方式进行办理。

海南海药前身为海口市制药厂,创立于1965年,1992年改制为股份公司,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海南省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涵盖中间体、原料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生物药、细胞免疫、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近年来,即便有国资委加持,海南海药的业绩情况仍不乐观,营收已连续四年下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连续六年为负数。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海药分别实现营收24.45亿元、22.00亿元、20.59亿元、17.79亿元和12.5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8.51亿元、-13.24亿元、-2.47亿元和-1.46亿元。而2017-2018年,公司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0.24亿元和-66.69万元。

其中,针对海南海药2020-2022年的年报,深交所还连续三年下发问询函。对于公司连续四年营收下降且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负数的问题,海南海药在年报问询函回复中强调,公司具备稳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海南海药的资产负债率高企,已连续多年超过60%。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是71.48%、68.27%和68.56%。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15.03%;归母净利润-2454.63万元,同比上升63.6%;扣非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7.03%;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93亿元,同比下降28.36%。

对此,前述海南海药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一直在处置两非资产,也一直在尽量降低负债,但估计变化不会太明显。“目前包括公司的销售、市场开拓和研发,需要持续的投入。特别是创新药进入临床后,支出会比较大,所以我们也会投入比较多。降本增效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公司整体的负债结构肯定是要持续优化的。”

面对内外压力,海南海药还在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产品方面,除了红宝系列产品外,海南海药主要产品还包括抗生素系列、胃肠道用药系列、抗肿瘤药系列与制剂配套的原料药和中间体系列及其他产品。其中,多款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

不甘落后的海南海药表示,公司将全面推行精细化招商模式,有效打通产品和市场终端的最后一公里,逐步提升公司终端掌控能力,并多层次探索新型销售模式,加强与国内头部连锁药店的合作,全力拓展线下药店和线上终端销售。

目前,海南海药建立了海口制剂研究院、重庆原料药研究院、新成立了创新药研究院和中药研究院等。海南海药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创新型人才,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和平台共建的合作模式,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实现由仿制药向仿创结合的研发转型,形成综合性、宽领域、多元化的产品管线群,实现海南海药业务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