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败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2喜欢:6

文/静水M流深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了珍珠港。战术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战略上却是自杀。在深陷中国战区同时,又树敌于美国,决策如此无理性,难道他们都是疯子吗?

在此之前,10月16日,近卫文麿首相宣布辞职,第二天,天皇召见东条英机,任命他为首相,这让东条大感意外。在近卫内阁中,陆相东条英机令人头痛,他力主对美强硬。但在决策圈中,人人都知道东条在瞎扯,就算和美国打,靠的也是海军,与陆军无关,且日本不可能打赢。据估算,当时美国石油产量是日本的500多倍,生铁20倍,铜9倍,铝7倍,美国平均工业产量是日本的74倍以上。如开战,日本年均损失战舰140万吨,远超补充能力,到第三年,所有民用船只都将消失。

近卫文麿出身贵族,做事犹豫,总想讨好各方。可陆军和海军为了抢资源,都在拼命折磨近卫,东条英机的绝招是:频频打出“反美”牌。日本在军国主义氛围下,“反美”等于爱国,有天然的道德合法性,这比逻辑更有号召力。中层军官多支持东条,他们出身寒微,在升职的天花板前,他们觉得主和派应该统统下台,好让他们放手大干一场。

当时,日本的决策圈人人自危,生怕被愤青误会,无人敢言反战。在东条英机咄咄进逼下,近卫文麿只好拖延,可东条拿出了绝招:设置解决问题的最后时间点。在倒计时声中,近卫文麿干脆撂挑子,辞职了。让东条英机上台,其实也含有恶意:让他也来尝尝近卫文麿的滋味,看他还真敢和美国人开战?

日本第40任首相东条英机

把东条英机推上前台之后,东条也开始犯难了。其实,麻烦源于“七七事变”。日本陆军以为几个月就能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没想到深陷其中,造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匮乏,连皇宫的铁栏都被拆掉,送进炼钢炉。

逃避指责的最好办法,是主动出击,陆军产生了激进想法:进攻东南亚。东南亚有橡胶和锡,可以威胁荷属东印度提供石油,同时切断中国物资供给线,逼蒋介石投降。可那里是列强的殖民地,美国不可能坐视。果然,日军刚迈开脚步,美国便下令石油禁运,日本陷入恐慌,储备用油只够一年,只能尽快向美屈服。

其实,美国也有意与日媾和。此时罗斯福已决心对德开战,他不想同时和日本打仗,他愿意让出实利,保留道德制高点。可东条英机更需要面子,以保证他“反美”表演不穿帮。在条约中,他设置了太多复杂措辞,对皮毛问题寸步不让。

其实,美国提出过大幅度让步的方案,但日本人没看懂,在最后日子里,日本人也提了让步方案,可美国人也无法看懂。直到日本军机起飞瞬间,美日仍有达成和平的可能,如果没设置倒计时,日本外交官本可以发挥作用,罗斯福甚至对他们说,“朋友之间总有商谈的余地”,但负责最后斡旋的来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了。

如果能在面子上妥协一点,日本将尽收实利,可怎么向爱国派交代呢?又要“里子”又要“面子”,结果全部丢掉。在冲向战争的进程中,日本有几方面力量可以踩刹车。为什么没人踩刹车?

首先是裕仁天皇,他是反战派,还因此遭遇过暗杀。面对战争动议,他的一连串反问让将军们目瞪口呆。可明治维新以来,从没有天皇否决过内阁意见,他最终选择了退让。

其次是海军,山本五十六是坚决的反战派,可他没勇气反对上级,却主动提出“要打就先动手”,在反对错误决策方面,远没他在备战方面下的功夫多。在决定开战的内阁会议上,海军竟将预计年损140万吨战舰的预测数据压缩了50%,成了日本造船能力足以弥补损失的判断。负责人的解释是:反正天皇会否决。

第三是东条英机,他“反美”是为了拉票,未必发自内心;可大权独揽时,各方送来的都是利好消息,完美而大胆的“偷袭珍珠港计划”放在桌面上,他敢否定吗?那样他将失去政治基础,他用口号绑架了日本,可口号也绑架了他。

第四是日本外交官,来栖、野村等在国际社会拥有极佳口碑,他们了解世界,是坚决的反战派,但他们谨小慎微,宁愿大船沉没,只要不先淹死自己,就绝不主动作为。

当时日本还有自由派,坚决反战,可他们朝中无人,民间亦应和者寥寥。日本的自由派成了摆设。在大正(裕仁天皇的父亲)年间,自由派一度左右政局,带来空前的自由氛围,却遭遇戾气剧增的局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各阶层变动极快,可上层却相对封闭,这让人人都觉得自己利益被剥夺了。

内部有怨气,又缺乏政治表达空间,仇外成了最好的泄愤渠道,在教育、媒体推波助澜下,“爱国主义”一家独大。透过这面扭曲的镜子,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如意,日本民众将责任推给了“卖国贼”,崇尚西方思想的自由派成为众矢之的。近卫文麿是自由派大佬西园寺公望一手提拔起来的,但西园寺本人差点在政变中被杀,他后期和近卫观点差异越来越大,甚至不再往来。两人都反战,但近卫基于实力分析,认为开战必败,而西园寺则基于“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的价值观,反对为本国利益放弃道义准则。

事实证明,西园寺具有先见之明,在“偷袭珍珠港”决策过程中,没有一个高层人物从道义立场上提出异议,他们都是彻底的功利主义者,而没有道义高度,靠贪婪很容易结成邪恶同盟。

民族主义绑架社会。日本之所以走向战争,中层军官是重要推力,由于制度遮蔽,他们看不到全部真相,特别容易被神话、激情所欺骗。而高层却以为用制造神话、煽情能凝聚中层,把握更多的资源。虽然生物界经常是牛摇尾巴,但在权力场中,常常是尾巴摇牛。事发之前没有反对声音,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来栖、野村能不顾一切,果断向美国让步,结果会不会改变呢?

二战中的日本,原本有足够机会来修复错误,既然受侵华战争拖累,退兵就是,虽然没得到想要的,但至少不用再付代价了。也就是说,当时的日本内部也是能换掉东条英机的,但是由于战争事态一步步恶化,最终总要有人为此负责。所以,日本内部各方决定保持沉默,让东条英机继续干下去。战后,东条英机等人负责上国际法庭,其他各方负责重建日本。历史有脑子,但人往往没有。由于人类在管理方式上几千年来毫无创新,那些过去曾造成了巨大灾难的致命问题,从来没有消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全部讨论

02-11 17:16

现在某国何其相似,也是开始鼓吹军事力量压美了,等几条航母下海后,估计民意要鼓动发动战争,收复台湾,进出几大洋,压制美国

02-13 01:14

在当时的日本社会生态,站出来反敌必定成为靶子。近卫之前连续4任首相遭到刺杀

02-11 12:33

如果日美没打仗,那日就不是战败国,东北基本没了

02-11 18:02

近代以来全世界只有丛林法则,哪里有什么道义?美国人所谓的和日本让步妥协只不过是想先收拾完欧洲,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中国东北是日本付出巨大代价从俄国手里夺回的,美国和英国于情于理都应该在东北问题上做出让步,但是美国松口了吗?巴黎和会上日本是最讲道义的,但是结果如何?号称正义化身的威尔逊食言而肥,欺骗了全世界。威尔逊可能本心是好的,但是他说了不算啊。种族平权是日本在和会上唯一一个提案,然而宣读的机会都无,所谓的补偿青岛根本就是列强硬压给日本的,日本也知道是烫手山芋,而且本身没啥价值。结果是欧美做好人,日本来背锅,这次会议让日本彻底看清了欧美虚伪的本质,西园寺就是日本三人代表团的团长。在英美人的世界里,无论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是猴子,这就是赤裸裸的本质。

02-11 13:31

好文章,权力冋题制约下,都会蠢动。可想而知。

02-11 13:45

人类在管理方式上几千年来毫无创新,那些过去曾造成了巨大灾难的致命问题,从来没有消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