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西突厥的战略差异,看唐朝的西域经营和管控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文/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西域是所有中原王朝君主的梦想,随着中国疆域的不断拓展,各历史时期对西域的定义均有所不同。

商周时期,“西域”最早指周朝西部诸地。

到了汉朝,“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地区,而广义上则包含了亚洲中、西部等广大的地区。

清代“西域”的范畴,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也在其中。

对于长期承受北方游牧边患的中原王朝来说,控制西域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商业目的。

作为从始至终,都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历代王朝,内向型的经济结构对外向型的商业文化多有抵触。

因此,所谓“丝绸之路”,从未成为各王朝的发展战略。

甚至,这一词汇,也是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近代首先提出的。


但所有强盛的中原王朝,都不约而同的将西向拓展,并当做帝国最主要的战略发展方向。

究其原因,无不是将控制西部游牧部落,作为解决北方边患问题的答案。

“北方的问题,从西部解决”,通过打断西、北两个战略方向的联动,来割裂、孤立北方的游牧势力,进而消弭、瓦解其威胁。

中原王朝向西拓展的根本诉求,源于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利益。

这一点,在染指西域的汉、唐、清三代,对西域各部族轻徭薄役的政策均可见一斑。

此三个王朝时期,北方均有一个庞然大物存在,分别是匈奴、突厥和蒙古。当然了,这三个大家伙之间,草原上也从来不缺乏强悍的存在,例如,鲜卑和柔然。

自从张骞凿空西域后,汉武大帝派霍去病出陇右西击匈奴,置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从此“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就成了中国梦最早的范本。


泰山压顶般的突厥汗国

一、突厥之盛

公元六世纪中叶,原来臣服于柔然的突厥部落,遽然从金山(阿尔泰山)之南崛起。

546年(南北朝时期),灭高车尽降其部众;

551年,西魏长乐公主远嫁突厥;

552年,破柔然;

553年,联合西魏再破柔然;

555年,降服高昌

最后的柔然可汗逃奔西魏,但在突厥军队的压力下,西魏将柔然邓叔子及王室随从3000余人交出,全部被突厥斩杀于长安青门(东南门)之外,一度强盛无匹的柔然汗国轰然倒塌。


柔然汗国疆域图

灭亡柔然汗国后,突厥的势力延伸到了西域。567年,突厥又联手萨珊波斯嚈哒(中亚国名,亦称“白匈奴”)。

至此,一个东起辽河上游,西至咸海,南自帕米尔山区,北抵贝加尔湖的庞大草原霸主登场。突厥也成了续匈奴之后,亚洲游牧世界版图中,第二个顶级大帝国。

当时,整个亚洲东部所有的政治势力,不论是游牧的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还是黄河流域的北齐、北周,均在突厥骑兵的圆月弯刀下股栗。

“周人与之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缎,突厥在长安者,衣锦食肉,常以千数。齐人亦畏其为寇,争厚赂之”。

以至于,突厥佗钵可汗狂傲的说道:“但使我在南两儿常孝,何忧于贫?!”

隋朝定鼎后,采取了“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支持西部突厥势力自立。

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西突厥以达头可汗为首,开始与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兵戎相见。

可惜,隋朝二世而斩。隋末天下动乱期间,“时中国人避乱者多入突厥,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余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中原各割据势力也不得不突厥为援,617年(隋义宁元年),突厥始毕可汗立割据雁门的刘武周为“定杨可汗”

封割据朔方的梁师都为“大度毗伽可汗”(后为“解事天子”);

封占据榆林的郭子和为“平杨天子”。

其他势力中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均先后称臣于突厥,定鼎唐朝的李渊也不例外。

二、压在唐朝头顶上的“大石头”

唐初武德(618年—626年)时期,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年南下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四年(621年),攻雁门、并州;

五年(622年),攻忻州、攻并州,抄掠汾、潞、原、灵等州;

六年(623年),骚扰定、匡、原、朔等州,兼袭渭、豳二州,攻取马邑;

七年(624年),攻原、朔、陇州、并州;

八年(625年),袭灵、州、潞、沁四州;

九年(626年),攻原、灵、凉、泾、会四州。七月,颉利可汗自领十万人马袭武功,京师为之戒严。

李世民被迫在渭水河边,斩杀白马为盟,史称“渭水之盟”。


渭水岸边斩白马为盟

东突厥兵峰所向,逼得唐庭上下寝食不安,以至出现了迁都避祸之议。

“突厥多次入寇,是因为这里有府库及好女子。如果我们离开长安,那好战之心就会停止。”

唐高祖心动之下,也曾派宇文士及翻越南山,到樊、邓一带巡察,做迁都的事前准备。

所幸,李世民站出来坚决反对:“夷狄自古为中国患,未闻周、汉为迁也。愿假数年,请取可汗以报。”

由此可见,唐朝初期首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唯一的问题,便是头顶上,这块叫东突厥的大石头。

解决不了东突厥的问题,什么王朝霸业,彪炳千秋,还是洗洗睡了吧!


东突厥与西突厥

东突厥已经把唐朝压得喘不过气来了,那同宗同源的西突厥在干嘛呢?

也算唐朝运气好,隋文帝“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策略,不但让隋朝缓了口气,也惠及了唐朝。

虽然当时唐朝西部边境也不太平,但主要是吐谷浑、党项之类的龙套选手在折腾,西突厥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西方。

如果,东西突厥从西、北两个方向一起施压,李世民就是再英明神武也扛不住。

583年,东、西突厥分裂后,西突厥与萨珊波斯以乌浒水(今阿姆河)为界

在从583年到620年的接40年时间里,西突厥一直在和东罗马帝国联手,向波斯帝国进攻。

统叶护可汗(约615~627)时期,西突厥达到了政治的巅峰,其疆域东至金山(阿尔泰山),西南抵末禄河(今阿富汗木耳加布河)上游与波斯为界,南至印度河上游喀布尔河流域。

《旧唐书·突厥传下》记载,统叶护可汗时,“其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受制于西域的地形地貌特点,西突厥对被征服的西域绿洲地区,实行的也是一种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的占领统治,主要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


三、雷霆乍惊的东突厥之战。

渭水会盟三年后,唐朝在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加持下,国力急速拉升。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李世民趁北方草原陷入天灾泥潭不能自拔之机,联合不甘于臣服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诸部,发动了推翻草原霸主的绝对反击战。

十万唐军分兵六路,李靖、李勣(徐世勣)、尉迟敬德、李道宗、柴绍、薛万彻、秦叔宝、程知节(程咬金)、苏定方、张公瑾,悉数上阵。

从唐军堪称奢华的配置上看,除陈国公侯君集留守长安外,唐朝名将几乎倾巢而出。压上了全部筹码的李世民,同时也赌上了唐朝的国运。


李世民没看走眼,军神李靖大败突厥,生擒颉利可汗献俘阙下,东突厥汗国一战而亡。

东突厥汗国的脆亡,震惊了整个亚洲游牧世界。曾臣服于东突厥的各部势力,纷纷质子长安表示驯服。

贞观四年(629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名号一直保持到了玄宗天宝年间。

唐朝击垮了东突厥,只能算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身在西域的西突厥依旧强大。跟摧枯拉朽似的东突厥之战不同,唐朝向西域的拓展,可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河西四郡是西域的脐带

三、步步为营的西域拓展。

相比于雷霆乍惊,毕其功于一役的东突厥之战,唐朝建立西域统治的过程,堪称步步为营,结合政治、军事两手的组合拳。

贞观四年(630),唐军灭北突厥,置西伊州。贞观六年,去“西”字,称伊州(今新疆哈密)。

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贞观十八年(644年),讨焉耆国(今新疆焉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龟兹国(今新疆库车)。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因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将安西都护府由交河迁回高昌故都,命高昌王后裔前往镇抚。

显庆二年(657年),平阿史那·贺鲁。

同年,诛龟兹大将羯猎颠及其部党,置龟兹都督府。

次年(658年)五月,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故安西为西州都督府。

从唐朝27年间,逐次向西推进的步骤上,明显可以看出,由东向西、先北后南的大战略。


北疆三州是西域战略的支撑点

以河西走廊的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瓜州(今锁阳城遗址)、沙州(今敦煌)为前进基地和联络线。

以天山北麓,西、伊、庭三州为核心区控制,作为河西走廊西部门户的屏障。

而以天山南簏的龟兹(今新疆库车)、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组成的安西四镇,则是唐朝在西域的影响辐射区。

三者间的层级关系及其明确,出河西走廊后,先拿下伊、西、庭三州,首置安西都护府,并留兵镇守。

稳定了北疆防御后,再向西南拓展。以设置安西四镇的方式,分片镇抚葱岭以东的南疆沙漠绿洲地区,瓦解西突厥在这里的传统控制,进而达到经营整个西域的目的。


西域战略的节点

五、唐朝在管控西域上的三个层级。

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唐朝对西域的管控,始终都是防御性的。

以南疆为战略缓冲区,保证北疆的安全;再以控制北疆,保证河西诸郡的安全;避免在西、北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遭受挤压。

因此,唐朝在西域的行政体制上,设置了明显的三层级管控机制。

第一层级是伊、西、庭三州的州县制,这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发起点和基本盘。

唐朝最初几任安西都护中,至少有两人明确带有“使持节(督)西伊庭三州诸军事”的职衔。这说明,伊、西、庭三州的管理,是一种行政分职、军事合一的体制。

安西都护府迁龟兹后,又在庭州设立金山都护府,管理在阿史那·贺鲁部落属地设置的羁縻州府。

即便开元年间,设北庭节度使,管辖瀚海军(新疆吉木萨尔县)、天山军(新疆吐鲁番市)和伊吾军(新疆巴里坤县西北),人数最多时达到了2万。但三州的军事管理依旧是一个整体,并没有因北庭节度与安西都护分职而拆散。


第二层是安西四镇的羁縻制。

就像唐朝君主身兼皇帝和天可汗两个头衔一样,西域羁縻制度下的各部落首领,既是酋长、小邦国王又是唐朝官吏。

基于这一特点,唐朝的西域羁縻州,首要任务是维稳。

各羁縻州均在唐朝律令下运转,矛盾由上级管理机构协调,使其不至互相离散、攻杀。

其次,各羁縻州府均指定由某地边州都督或都护统领。

但羁縻州府内部所设置的都督、刺史、司马、参将等职官,均由各部落首领担任,且均世袭罔替。

因此有学者认为,安西四镇是介于道(府)、州、县管理体系和小邦国王间的结合部和过渡形式,是“胡汉并存”统治方式的具体表现。

不同于伊、西、庭三州,唐军分次驻军守备,安西四镇并无唐军驻守。作为唐朝“上镇”的管理层级,一般来说只有五百人的军队定额,并有镇有将一人,镇副二人,仓曹、兵曹参军事各一人。

这点唐军数量,相较于四镇庞大的管理区域,还不如说是警察。能把驻镇管好就不错了,其他区域根本鞭长莫及。

安西四镇的职能只能是“镇”、“抚”结合。

以“镇”的形式,向周围诸绿洲王国、部族势力宣誓大唐的管理存在,以“抚”的形式联系各周边势力,当有军事行动出现,尚需借助征召当地部落兵将来进行征讨。

可如果当地部落与入侵者结盟,安西四镇马上便将岌岌可危,这就是唐初四镇屡废屡建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是四镇以外的其他羁縻府州和势力范围。

这些地方连将镇也没有,和唐朝的联系仅限于朝贡、册封关系,算是纯纯粹粹的羁縻州。

这些散落于各地的羁縻州府,名称来源于部落名或部落所在地名,生活自行其是,首领子承父业,对唐朝能有多忠诚自然可以想见。

对于这种关系,白寿彝先生一语中的写道:唐朝对他们“虽不能尽保护的责任,但如对唐有所妨害,或‘无藩臣礼’时,安西都护府是会代表唐政府执行讨伐责任的。”

如果觉得白先生说的不够直接,其实更直白的说法是,唐朝更在意的是羁縻州所在的势力,不要倒向地方。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唐朝不想管,也管不了。


从上述分析可知,安西四镇在唐朝西域管理结构中,明显的承上启下位置。

作为唐朝,在西域辐射区的战略支撑点,四镇由于驻军太少,根本无法胜任大规模的作战,必须依赖后方基地的支援。

但就算四镇受到攻击,乃至被对手拔除,也不至伤到唐朝的筋骨,只要安西都护府有能力调兵打击,很快就能复置。

因此,初唐时期出现了,四镇在唐、蕃间反复易手的局面。


综上所述,安西四镇与北疆三州的结构关系,是解读唐朝西域政策的基本点。

弄清楚了这一点,下面我们就可以来解析,吐蕃染指西域的路线,以及安西四镇弃与置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