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过后的港股国企还值得持有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从去年(22年)底开始,港股里的大央企诸如$中国移动(00941)$等开启了估值回升之路,进入到今年3月份连类似$北京控股(00392)$ 这样的二线地方国企也变得涨多跌少了,很多国企更是短短的几个月便上涨5成以上,而最近的几天连国有大银行$中国银行(03988)$ 都开始出现涨停现象。为什么最近行情会如此进行?对于手上陪伴自己煎熬了好几年的港股国企现在又涨幅不小了,是走还是留?

1)美元无风险收益过高压制港股
5/3日美国经过连续10次的加息使得基准利率到了5%~5.25%区间,美元的无风险收益率(美国国债)也达到了夸张的5%。而港股面向的是国际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对标的是美元无风险收益率,因此当前5%以下的股息率是不具有吸引率的,这也是这几年港股估值跌残的最主要原因(可能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里就不讨论了)。但5%的美元无风险收益率并不会是常态,过高的利率必然会抑制企业扩大投资,在垮掉一批银行后美元应该会回到正常的利率区间。而随着美元降息过程的到来,海外的一部分资金想必也会回到具有吸引力的港股上。假如未来美联储将利率降为2%,那么长期稳定的3%股息也会变得有吸引力。

2)国内整体经济增速的下行使得下限高的企业变得珍贵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同比下降21.4%。在YQ解除后的1季度企业的盈利大幅倒退,只能说明现实中能赚钱的地方越来越少,这使得具有垄断地位的央企/地方国企里,营收和利润有正增长,具有垄断永续且估值还较低的企业将变得越来越珍贵。潮水褪去后,还穿着泳衣的这些企业是我们需要抱紧的。

3)财政需要更多的资金
去年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的文件,包含了提升价值创造(提高ROE)和市值管理,该要求会在2024年验收。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想想无非是没钱了,以前看不上的小钱也要打主意了[捂脸],考虑到现在超强的执行力和财政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多方合力,这次也许会有不同的效果。

4)天量的M2,终将淹没所有的资产。
2023年2月份M2总量达到了275.52万亿,同比增长12.9%。总量再创新高,增长幅度也在稳步上升。结合企业利润的迅速下降,最终大量的M2将变为低效甚至无效的投资,不理解的可以看看日本的商社(财阀)进化过程。而股市上已经站好位,具有强大护城河或者天然抗通胀的企业将变得越来越珍贵,当然前提是能管住手,不要参与低效投资。

胡乱列举了最近看到和想到的一些现象,至于具体走还是留,就个人来说,对于单纯只是低估的票经过这次上涨达到合理估值(4%~5%股息率)后会及时卖掉;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会拿好等美元开启降息过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