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什么是背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3回复:52喜欢:253
今天主要跟大家说一下什么是背离,我尽量用你能听懂的方式表达,但不要指望我告诉你一个百发百中的一定之规——股市里玩儿的是概率而不是定律。

在现实中你一定经常听到类似的对话——
喵喵:“快看你的花儿死了!”
咪咪:“不可能呀,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晒太阳,不可能死了呀!”

上面这个对话就暴露出了一个背离:在咪咪养花的指标里,给花儿浇水施肥晒太阳花儿就不会死,实际上花儿却死掉了——咪咪的指标指示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并不对应,这就是背离。

这种背离在现实生活中还多得是,基本上是一个家伙看到真实情形或知道实际结果之后以茫然加懵逼状喊出一句“不应该呀”、“不能够呀”、“不可能呀”之类的——“应该”、“能够”、“可能”的是他的指标指示的结果,而此时那些“不应该”、“不能够”、“不可能”的是实际情况,实际情况与他指标指示的结果出现了背离。

股市里我们常说的背离也和上面的例子类似——技术分析指示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对应不起来。

在接着往下说之前,先说一下市场提供给我们的数据:时间、成交量、价格,其中价格包括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

时间、成交量和价格就是现在各种技术指标的基础,你平时看到的其他各种看起来很玄乎,包括均线、MACD、KDJ、RSI、BOLL、CCI等等等等几十上百的指标都是在成交量、价格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时间周期用某种公式算出来的——你随便打开一个技术指标,看他的公式,都是从时间、成交量、价格开始,代入到一堆数学公式里七绕八绕算出来的。

上面这段话简单翻译就是: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技术指标是把时间、成交量、价格套到一堆数学公式上算出来的数值而已。

往下说之前还有必要再提一下技术分析的三个基本假设
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技术分析研究的市场行为对于股市来说就是买和卖,更具体点就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价格买卖多少。
2、价格沿着趋势移动。
3、历史会重复。历史到底会不会重复,要看不同的时间尺度——一般今天不可能是昨天的重复,但是近十年可能是过去前面某个周期的重复。

至于技术分析的三个基础假设是偶尔成立还是总是成立?是在某个周期级别上成立还是所有周期级别上成立?没法证实没法证伪。你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不管怎么说,在这三个没被证实也没被证伪的假设的支撑下,技术指标就开始大行其道了。
人们试图用各种技术指标来指示或解释市场的运行,最开始大概是这样的腔调(1.0版本)——“我指示,我正确”。以量价指标为例就是你经常听到的顺口溜——“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相得益彰”。

三个基础假设没法证实没法证伪,在用各种技术指标分析的时候,分析出来的结果和现实的结果就难免对不上号——也就是传说中的背离。具体的表现如下:
某个或者某些技术指标在下跌了,价格却还在涨;
某个或者某些技术指标在上涨了,价格却还在跌;
技术指标的高点连续往下了,价格却不断创新高(顶背离);
技术指标的低点连续往上了,价格却不断创新低(底背离)。
例如“放量滞涨”就是传说中量价背离的一种。

面对这种现象,指标们一开始是茫然和懵逼的——“我特么都在指示往下跌了,你特么怎么还在往上涨!”

此情此景技术指标的使用者可能会对着技术指标大吼一声——“你特么到底还灵不灵!”
如果技术指标足够中二的话,他一定会这么喊一句“错的不是我,是师姐”。

但是技术指标并不中二,还很谦虚,他马上想到了“谁敢惹我、谁敢惹我俩”的故事,就把背离也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来,于是变成了这种腔调(1.1版本)——“我指示,我正确;如果我不正确(背离了),市场会消除这种错误(背离修复)。”
嗯,技术指标背离就是给技术指标的盲区打了个补丁,打完补丁之后就变这样了(1.1版本)——指标跌了,价格也应该跌,(补丁部分)如果价格没跌,那么价格迟早要跌。
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能看到很多只知道技术分析1.1版本的大师们发现某个指标背离之后,就跟自己发明了整个地球一样,激动地到处喊跌喊涨的原因了。

打完补丁就完事大吉了么?当然不是,否则只要按照技术指标背离来操作就可以在股市里轻轻松松赚钱了——实际情况显然没这么简单。

后来很多地球人发现上面提到的“如果价格没跌,那么价格迟早要跌”,也是一厢情愿——实际情况是通过指标背离对后市做出判断成功的概率也只有不到50%,而且经常同一个指标不同周期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很多时候价格继续上涨,指标只好跟着涨回去适应价格。于是又发明了一个词——“背离陷阱”,意思是“上次背离不算啊,纯忽悠的啊,不算”。只是没有人能告诉你当下这次背离算还是不算,是有效背离,还是背离陷阱——走完以后才知道。

再打上背离陷阱这个补丁之后,技术分析指标们就变成这样 了(1.2版本)——指标跌了,价格也应该跌,(补丁1部分)如果价格没跌,要么价格迟早要跌,(补丁2部分)要么技术指标会涨回去适应价格……

打完补丁之后的技术指标分析法就再也没有漏洞了,不过投资者却哭了,因为技术指标分析法变成了类似“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的真理。
再有就是技术指标如此之多,通常情况下就跟有的指标(甚至同一指标的不同周期)提示你买,有的指标提示你卖一样——有的指标背离了有的没背离。

各种技术指标分析大师们可以永远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永远有办法自圆其说。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师动不动就把技术指标、背离之类的挂在嘴上的原因。

悄悄地告诉大家,其实那种分析我也会写,而且写起来更简单——咔咔咔一堆图形,一堆技术指标,一堆画线摆出来,然后各种指标说一遍,如果第二天错了就用背离再解释一遍,如果第三天又错了再用背离陷阱解释一遍,如果还错就跟大家一起骂骂管理层、骂骂国外敌对势力、骂骂恶意做空的,一周就这么结束了,下周从头再来一次~~蛤蛤。

当然,技术指标也不是完全不灵,如果有足够多的人都相信同一个指标,都齐心协力就可能形成合力。但指标如此之多,人的操作如此之各异,人的心思也如此之不同,最终技术指标表现出来就是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你也不知道他下次灵不灵。

想想吧,如果技术指标这种可以量化的东西可以百试不爽,还会有人在别的方面那么拼么——全民学指标用指标然后愉快地数钱就可以了,也不会有人除了研究技术面,还去研究基本面、消息面、心理面了。

好吧,关于技术指标背离我说完了,不知道你听明白了么?


回到我们大A股。

今天(2016-04-12)有新闻报道,外管局的梧桐树投资平台出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十大股东名单里不是因为外管局以国家队的身份参与了买股救市,而是证金公司把股票卖给了外管局。
当时证金公司为了救市,借了央行的钱,后来为了还央行钱,就把股票卖给外管局,凑出来的钱还给央行。
之前证金公司减持的疑云就此解开了,不过这几百亿的股票是通过什么方式交易到外管局的梧桐树旗下的,年报里也没披露,就不得而知了,也没见大宗交易里说啊——嗯,或许神仙自有神仙的办法吧。

今天(2016-04-12)大盘和创业板都缩量调整,趋势仍然没有跌破,没有什么好担忧的。现在的行情就是涨涨跌跌,涨多了就有人抛,跌多了就有人买,如果踏好节奏短线操作应该会比较舒服,普通人还是别折腾,持股耐心等着比较好——涨上去了就赚,跌破了就割。嗯,不要羡慕哥,哥也天天割~

今天(2016-04-12)挺身而出救创业板的是东方财富通,这哥们创业板里盘子第二大,过两天就分红送股,他一涨能把创业板指数带动一大截,很有大哥的风范,创业板的动向往往盯着创业板的那四五个大盘子股就可以了。不像券商里的国海证券,死命往上拉没人跟,别人刚要跟,他自己撤退了——怨念。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原文链接,欢迎关~注: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6-04-18 18:24

那个涨跌家数的正态分布太漂亮

2016-04-14 09:04

学习

2016-04-14 09:00

嗯学到最后才发现技术是无用哒

2016-04-14 08:32

禅大的观点

2016-04-14 07:38

写的好,普及基本知识,谢谢

2016-04-14 07:07

2016-04-14 06:55

技术分析描述的简单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