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的股市到底有多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12喜欢:11

这些年中国的股市熊冠全球,是众所周知的,但到底有多熊呢?这里做了一份统计。

统计了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的3583只股票。从最高价到最低价的跌幅(也就是最大跌幅)情况——

最大跌幅超过90%以上的,有87家,占总数比例的2.4%左右。

这87家很大一部分是黑天鹅、退市股。例如保千里、金亚科技、烯碳新材、乐视网、千山药机、中弘股份这种。

还有一部分是借着牛市,涨幅巨大的股票,在熊市被打回了原形。例如全通教育、暴风科技、安硕信息、大智慧、浙江众成等。

这部分当中,牛市上市的新股占了很大一部分。当时牛市真是疯狂,随便一个新股上市就是十几二十几个一字板,后来大都被打回来了。如果高位接盘,死扛到现在,简直惨不忍睹——100块钱剩下不足10块钱。

还有一部分是老股接着牛市出现暴涨,后来也被打回来了。浙江众成这只股票就很有代表性。这是一只让我记忆深刻的股票——牛市的时候我拿一段时间,也因为这个股票,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小伙伴,至今还在我的自选股里。当时这个股票不显山不漏水地涨,却从低位涨了10倍,成了两市涨幅最大的几个股票之一,现在也基本上被打回原形了。贴个K线图感受一下——

这事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牛市中接风暴涨的股票,一旦回落,惨不忍睹——牛市中爬的越高,熊市中摔得越惨。这一点应该引起那些爱追高又爱死扛的投资者的注意。

从最高价到最低价的跌幅(最大跌幅)达到75%以上的有1741家,占比48.6%左右。

也就是说,这几年A股从最高价腰斩再腰斩过的股票,占了接近50%!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

我统计了一下,这些腰斩再腰斩过的股票,平均流通市值是40亿左右——基本上都是中小盘。目前A股的平均流通市值是101亿左右,40亿远低于平均值,所以中小盘这个因子特征很明显。

至于这些股票的种类,五花八门,什么类型的都有。其中新上市的股票达到高位后下跌的情况,占了很大比重。

如果再强行总结一下的话,牛市时涨幅很大,是这个区间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结论:熊市来了以后,中小盘(尤其是牛市时涨幅很大的中小盘)往往是重灾区,腰斩再腰斩都不为过。如果坚持到下次牛熊周期,这个结论很有指导意义。

从最高价到最低价的跌幅(最大跌幅)达到50%以上的有3338家,占比93.2%左右。

几乎所有股票的最大跌幅出现了腰斩!没有腰斩过的不足7%!这个情况在全世界也没有的。

这基本上就没法分析了,因为这几乎包含了所有A股。

又做了一下流通市值统计,这个区间的流通市值是70亿左右,比平均流通市值100亿偏低一些。

所以,流通市值是一个很重要的因子。

简单来说,流通市值偏小的,熊市时跌得多——熊来了,尽量不要躲在中小盘市值中。当然,这只是个统计性的结论,总能找出反例,我们拼的是概率。

这几年仅有不到7%的股票——大概250只左右,从最高价到最低价的跌幅(最大跌幅)没有被腰斩。

我也统计了一下这些没被腰斩的250只左右股票的流通市值,他们的平均流通市值是518亿左右。可见大市值在熊市中是有优势的。

作为上一个统计结论的补充:流通市值越大的,熊市时跌幅相对偏小——熊来了,如果还在股市玩,尽量到大盘股中。

再次强调,这都是统计性的结论,总能找出反例,上面的结论是基于概率的。

另外,还统计了一下这些股票2015年牛市以来,达到目前最低点的时间:目前最低点大都是2018年下半年——确切地说是10月份左右创下的——占比80%左右。

这个时间大概是牛市之后的第三年。

也就是说,熊市刚来的时候,肖钢在位那会儿虽然暴跌,但是没达到最低点。新一任证监会主席上位后,各种因素对A股一顿狂抽猛插,才到了目前的最低点。

统计了一下2007年那波牛市的情况,时间起点是2007年1月,结点是2014年12月,有2628只股票。

在当时,2008年就有接近470只股票跌到了最低点。也就是说,这470只股票,2008年就达到最低点开始反弹了。当时的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有50%多的股票,在2014年——也就是下一波牛市的前夕,达到了最低点。如果算上2012、2013年的话,这个比例接近81%左右。所以,从统计的角度说,“黄金坑”、“最后一跌”、“黎明前最黑暗”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只不过在走出来之前,我们不能指着一段K线说,这就是黄金坑。就像2007年那波牛市,大家分别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都认为过这是黄金坑、最后一跌、“黎明前的黑暗到来了”。事实证明,前面几年都猜错了。

2007到2014这波,走过了一个完整的牛市结束、熊市开始、熊市结束、牛市开始的周期,历时八年左右,最后几年才达到普遍最低

在微观世界里,有个测量测不准规律。在股市里,有个抄底抄不准规律。

抄不准,却总是能诱惑你去抄底——这就是股市的残酷性。

2015年直接这一波,情况有些不一样(注意:这里的最低是2015年截至到目前的最低,并不代表到下一个牛市前夕的最低,因为下一个牛市什么时候到来还不确定)——

第一个不一样是,熊市前两年达到最低的比例只有7%左右。2007年那次,这个比例是18%以上。

我的解释是,2007年那波熊市更加自然一些,而这一波由于监管层又是熔断又是救市,相当于强行踩了刹车,用巨大的行政成本、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延缓了股市下跌。

第二个不一样是,今年——也就是第四年左右,创新低的占了90%以上。2007年那次,在第四年左右,这个比例是67%左右(这个数字没在上面的表中显示出来)——也就是2011年那会儿,A股中有65%的股票创了2007年牛市的新低。

2011年那会儿,很多人——包括很多现在还在腆着脸蹦跶的大V,咬钢嚼铁地说这是黄金坑,是历史最低。

但事实证明,时间划到2014年,2011年的新低成为真正最低的只有17家,占比不到0.65%——也就是第四年中创了新低的股票,有接近99%的在后来又创了新低。

我不知道这种情况在这一波会不会复制。但是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看到的黄金坑,未必就是黄金坑,大V、专家们看到的黄金坑,也未必就是黄金坑——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人类倡导独立很多年了,但很多人思想上还是个充满依赖的孩子——尤其是在股市中,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被过激的言论、消息忽悠了。

这是人性,我无法帮你改变,只能靠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详细了解、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操作计划,甚至还要添加自己的运气。

之前我倡导熊市中定投,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让投资在熊市这段时间里,从时间维度上尽可能分散,既可以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又避免一把梭在半山腰上

再简单总结一下这些年中国的股市到底有多熊——

从最高点腰斩过的股票有93%以上

腰斩再腰斩过的股票占了接近50%;

中小盘股票是熊市下跌的重灾区,牛市中涨幅比较大的中小盘情况更加严重;

大家都以为2015年股灾、2016年暴跌是最艰难的一年,事实上2018年才是。

还有一点没在上面分析:2015年至今这波的最大跌幅,比2007年那次牛熊周期要凶残多了,对比感受一下——

之前我说A股跌到这个位置已经很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了,就是从纵向比较得出的结论。

位置不一定精准,但大方向不会错。中国加油!(宣传正能量,get√)

再次强调,这都是统计的结论,总能找出反例,上面的结论是基于概率的。概率意味着对于一些特殊个体,意义并没那么大,在样本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全部讨论

2018-12-24 02:43

很好的统计,告诉人们一点:想抄底的想法非常愚昧也非常危险,正确的做法是:放弃预测底部,在你认为便宜的价格买入好公司。错误的做法是:跌了这么多,现在应该是底部了,买入就会有反弹。

2018-12-24 08:32

摘录

2018-12-23 23:15

熊比例数据

2018-12-23 23:04

又是一碗毒鸡汤——也就是2011年那会儿,A股中有65%的股票创了2007年牛市的新低。

2011年那会儿,很多人——包括很多现在还在腆着脸蹦跶的大V,咬钢嚼铁地说这是黄金坑,是历史最低。

但事实证明,时间划到2014年,2011年的新低成为真正最低的只有17家,占比不到0.65%——也就是第四年中创了新低的股票,有接近99%的在后来又创了新低。

2018-12-23 22:57

鼓励这样的思考

2018-12-23 22:51

看起来再熬一熬,希望就要到来咯~~

2018-12-23 22:45

绝对底部很难,相对底部比较容易

2018-12-23 22:21

一看就是没经验的小孩,瞎写的。07年5月到08年,你肯定是没有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