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8喜欢:3
$亚虹医药-U(SH688176)$ 亚虹医药第三弹
亚虹医药为什么跌的这么狠?
关键语句:公司产品的创新性被质疑,公司核心竞争力遭受严重挑战,支撑亚虹医药上市的根基、逻辑、估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发生了本质变化。
今天是2024年6月11日,亚虹医药收盘价5.54元。距离2022年1月7日亚红医药上市已经过去了889九天,股价相比发行价22.98元是腰斩之后再膝斩,跌幅高达75.89%。股价跌的爹妈都不认识了,我不认为现在持股亚红医药的股东还有盈利的。作为一只次新创新药股,跌幅如此之大,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试着去寻找原因。
股票腰斩的原因::
1、 大盘靠权重股苦苦支撑,市场流动性不足。
2、 资金流向高分红股票,小微盘遭遇一轮又一轮的绞杀。
3、 市场厌恶风险,对于高风险问题股不惜一切代价的斩杀清仓。
4、 创新药板块风口早已不在,整个创新药版板块跌幅巨大。
以上四点原因,属于与大盘、资金、板块相关,与亚虹医药的股价下跌息息相关,可能导致股价腰斩。但导致股价腰斩之后再膝斩的原因,无疑来自于个股的内在原因。
亚虹医药上市前无产品、无销售收入,常年亏损,这几点既然符合上市规则,应该也不是股票下跌75.89%的根本原因。回归亚虹医药的创新药本质去寻找原因,才发现大事不好。
股票可能并非无理性下跌,而是支撑其上市的根基、逻辑、估值发生了本质变化,或者是对未来的预期发生实质性变化,最终导致股价被膝斩。既然年报、半年报并无太大异常,毫无疑问,原因藏在被我疏忽的股票上市意向书中。看完上市意向书,直拍大腿,完蛋了,可能还真的是无药可救了。虽然手握21亿现金,15个产品,其中包括2个已上市新药、2个NDA、1个关键性/III期临床,但退市亦有可能。
股票膝斩次要原因:
1、 公司回购规模太小且回购过程缓慢,公司整个5月1股都没有回购,原因不明。
2、 大股东上市前就已经通过引入战投转让股份套现大额资金,几百万的回购金额太小缺乏诚意。高管动不动5000股的大额回购,简直就是来搞笑的。
股票膝斩的主要原因: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的创新性被质疑,产品终止临床开发以及部分产品上市延后,最终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遭受严重挑战,支撑其上市的根基、逻辑、估值发生了本质变化。说起来有15产品,其中包括2个上市新药、2个NDA、1个关键性/III期临床,但是抽丝剥茧,最终发现核心产品就那么两个,结果2个都出现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已上市两款新药(迪派特和欧优比)属于引进的,不属于发行人核心产品。也许可以理解为锻炼销售队伍,但与公司的创新本质并无半点关系。身份类似于代理商或分销商,赚点辛苦费而已。另外公司引进过程并不透明,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存疑,甚至公司以及大股东的诚信存疑(后面有分析)。
2、APL-1706,此处强调是引进的,不属于发行人核心产品。该药早已在全球已经多国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一年即2021年1月获得的是中国区的市场权益,负责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以及NDA(新药上市申请),与公司的创新本质并无半点关系。此药引进费用中首付款以及里程碑款仅有区区215万美元。招股意向书中对其市场规模及销售额预期都没有详细分析,说明其未来的市场规模以及销售收入、利润不是支撑亚红医药上市的重要因素。与已上市的两款新药对比,身份仍然类似于代理商或分销商,赚点辛苦费而已,仅仅只是多了核心临床试验以及新药上市申报。
3、APL-1702,此处强调是引进的,但是与1706的不同之处在于属于发行人核心产品,但处于次要地位,是支撑亚红医药上市的重要因素。2019年7月引进,属于独占许可,在全球范围内对 APL-1702 进行开发、制造及商业化。首付款 500 万美元、研发里程碑款项合计约 7,025万美元,另外还有销售里程碑款项合计约 19,000 万美元。我地个乖乖,引进费用并不低呀,需要卖多少产品才能回本。原计划是2022年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2023年就有销售收入。实际研发进度严重晚于预期,直到2024年5月11日上市申请才获得受理,啥时候获批还是未知数,怎么都到2025年年底了吧。招股意向书中对其市场销售规模是有预估的,在“纳入医保且市场渗透率高”的情况下,2024年是1.24亿元,2025年是12.35亿元,2026年是22.20亿元。在“未纳入医保”的情况下,2024年是0.74亿元,2025年是4.94亿元,2026年是8.88亿元。前面说过,1702是支撑其上市的重要因素.目前支撑该股上市的1702对应得35.79亿(乐观估计)或者14.56亿元(最差情况估计)的销售收入不见了。假设当初招股意向书中预估1702在2025年底上市,亚虹医药股票上市的申请还能获得通过吗,发行价还能到22.98元吗?在1702上市延期到2025年底的情况下,再充分考虑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研发进展以及HPV疫苗普及,股价在腰斩之后只能继续下跌了。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超跌的情况,因为没有底。
3、 APL-1202,2014年购买专利开发,核心产品,处于核心地位核心中的核心,是股票能上市的关键因素。属于First-in-Class,没有APL-1202,股票就不可能上市。APL-1202项目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在2021年12月17日的招股说明中,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处于关键性/III阶段,原计划是2022年向NMPA提交上市申请,2023年就能实现销售收入。在“纳入医保且市场渗透率高”的情况下,2023年是2.44亿元,2024年是7.44亿元,2025年是13.80亿元,2026年是20.79亿元,合计是46.85亿元。在“纳入医保且市场渗透率谨慎”的情况下,2023年是1.05亿元,2024年是3.63亿元,2025年是7.95亿元,2026年是12.57亿元,合计是28.38亿元。在“未被纳入医保”的情况下,2023年是1.05亿元,2024年是2.47亿元,2025年是3.97亿元,2026年是5.48亿元,合计是16.39亿元。2022年年报表述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II期试验数据良好,进入III临床继续。2023年半年报表述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III期试验有问题但似乎不严重,继续等呗。等到2024年2月5日,发公告说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III期试验失败,终止后期开发,累计投入1.2966亿元打了水漂。与募资金额相比,这简直就是毛毛雨,似乎并不严重。但亚虹医药之所以能上市,最核心的因素就是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并为此预计了销售收入,最乐观的46.85亿元或最差情况的16.39亿元销售收入预期灰灰湮灭。后果无疑是最严重的。
直接说结论:公司产品的创新性被质疑,公司核心竞争力遭受严重挑战,支撑亚虹医药上市的根基、逻辑、估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发生了本质变化。手握21亿的现金有什么用,根基都没有了,还怎么给亚红医药估值。亚红医药的股价还有底不?现在把剩余现金直接赔给广大股民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有股友可能还抱有一丝幻想,1202的单药一线不是处于III试验吗,说不定还有机会。关键是这个单药一线治疗2021年12月17日的招股意向书中就已经处于III期试验,如今2年多过去了,还是没有实质性进展。在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二线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你对单药一线治疗还剩下多少信心。等2025年的保护期一过,业绩不达标被ST退市可能性你们猜猜有多大。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如果成功了,以前的很多不规范甚至违法的操作都能被掩盖下去。现在是大批战略投资者都被埋进去了,你说会不会翻旧账,会不会引起违规作假事宜东窗事发导致退市。说起违规问题,迪派特和欧优比的引进时间以及过程可能存在问题。初步怀疑在2023年6月份公司就已经发现1202与化疗灌注联用二线治疗方案失败,为了规避销售收入不达标的导致退市的隐患,决定引进迪派特和欧优比。因为引进这两款药的必要性存疑,所以没有进行正式的公告。由此又引出公司以及大股东的诚信问题,实在是太可怕了。华安系等一众基金从2023年的三季报的2281万股增持到年报的6891万股(预估成本均价11元以上),然后在2024年1季度不惜一切代价减仓到570万股(预估卖出均价为6元)。这些基金应该发现了问题所在,但他们是不会告诉散户的。
写的字似乎太多了。实在没有时间再修剪润色了,算了,就这样了,爱看不看。
下集预告:亚虹医药现阶段的建议与未来的机会
点赞评论加关注,助我开专栏。全文没有耐心看完不怪你,凡是看完全文不关注、不点赞、不评论的,都是耍流氓。

全部讨论

所以现在是在等着退市咯

06-19 14:50

高管巨资增持1.1万股。

06-12 13:11

.你不在了吗?

06-12 10:16

赔本抛出,期望它成功再进入,看了分析文,庆幸沒再买

06-12 09:36

符合逻辑!

06-12 08:59

你割了吗

分析透彻,,,

06-21 17:47

5月21日早盘再次上冲了一下呀,强于大盘。回购托盘?

06-20 19:43

今天早盘冲了一下,回购又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