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分享转发:1回复:1喜欢:0

今天说说A股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抱团”,回顾A股的历史,我们会发现A股存在明显的抱团效应,每年都有板块被抱团到泡沫化。

这种抱团很有意思,本质上资金进入后的赚钱效应带来的趋势加强,以及基金的运行机制决定的,比如说公募新发基金,大概率之前看好的票会再次配置,增量资金拉动股价上涨,基金净值上涨,形成正反馈。

怎么能去预判哪些板块可能被抱团呢?

1、看准大趋势

比如说白酒自从2016年以来就被基金抱团,主要原因是从16年开始,白酒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上升周期,到今年也没有结束。

我们回顾白酒的历史,会发现每次上行周期时间都很长,下行周期相对较短。

上一轮的白酒上行周期,从2004年一直持续到2012年,白酒行业在 04-12 年期间收入约增长6倍,净利润约增长25倍。

而下行周期是2012年到2015年,2012年三公消费受到限制以及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使得白酒行业迎来寒冬,营业收入急剧下滑。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收入约从 1137 亿元降至 1050 亿元,净利润从 397 亿元降至 323 亿元,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 和-7%。

但是仅仅在三年后就又进入了上行周期。

再比如新能源汽车,之前由于政策补贴退坡等原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销售下滑,20年开始,随着行业需求的恢复和补贴政策的改善,行业重新进入上行周期,渗透率提升的大逻辑得到了资金的认可。

2、要分析清楚产业链的各环节,对各环节的收益程度,弹性,竞争格局有认识

比如说5G是个大趋势,5G产业链都有哪些环节,要分析清楚,5G产业链包括PCB,光模块,运营商等不同的环节,不同环节的受益程度,业绩弹性,竞争格局都有很大的差别,PCB在5G产业链中就是边际变化最大的环节,量价齐升,而沪电股份又是PCB企业中最有预期差的公司,自然受到资金青睐。

再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是产业链的核心,宁德时代是空间最大的公司,在电池产业链中,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正极的竞争格局最差,隔膜的竞争格局最好。

还有比如光伏产业,光伏玻璃是景气度最高的环节,因为行业本身增速有20%,技术上光伏双面玻璃渗透率的提升又带来了额外的增量。

总结:

抱团的形成是一个正反馈不断加强的过程,一旦形成,短期不会结束,但是如果演绎到极致,泡沫化严重,也终将瓦解。

每次抱团真正瓦解前,都会有1-2次假摔,同时每次假摔后重新爬起,机构抱团会比之前更为坚定,抱团过程中的超额收益率是不断加速的。每次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景气度更高)的板块。

全部讨论

2021-02-21 21:46

对抱团分析得比较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