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庸:应对股市周期有三难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4

文章来源:里海君

编者按:

一篇老文。但用到现在可能很合适。真知灼见一直都会发光。

真正把投资做透的人,熊市会兴奋,牛市会担忧,我一直以来的观察也正是如此,为何他们熊市不会恐慌反而兴奋呢?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他们脑子里都装着周期思维,他们经历并了解市场周期的一向规律和德性。也即,股市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略高低估、中度高低估、极度高低估这三个状态区间,其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摆脱偏离中心位置,就是在回归中心均值的路上,由此周期往返,永不停歇,从历史去看,周期轮转没有停止过,没有失效过,在未来也不会。

就拿前期大消费来说,很多大消费大医药从几年前的二三十倍市盈窜到100多倍市盈,这是一波周期里的上行趋势,从适度低估到适度或过度高估。通常来说,涨势最猛烈的高估区间,也正是周期反转要发挥作用的信号,这一波回调也正是周期波对中心线的回归。理解了这一点,就更能够看透这一波下跌。

按理说,知道了周期轮转的大概规律,不就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战略了吗?周期底部买高位卖不就完了么?事实上,最难的不是理解周期,而是应对周期,他对人性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

01

第一,难在不规律。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可以很好的概括周期:历史不会重演细节,但过程却极为相似。也就是说,每次在周期的峰谷位置,它才会让人产生周期已失效的错觉。总之,总有一大批人在周期峰部被市场洗脑投降,其中不乏那些曾经坚定的周期投资者,此类事,在周期底部也是同理。

这一波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呢?就是疫情,人类不是傻瓜,首先人们确实看到了也感受到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由此在下行周期波下,产生更为悲观的单边下行甚至崩盘担忧,这就导致市场对风险的规避过度,甚至不允许股价存有一丝的乐观成分,从而导致股价过度下跌。如果能看透这一点,自然内心的淡定就会多一分,所以疫情是周期波下行的催化剂。

那么问题来了,疫情不是发生两年多了吗?又不是刚发生,按理说人们的这种担忧恐惧不是应该更缓和吗?原因恰恰在这:

其一,人们在下行周期下,对于消息的解读要更严重,而在上行周期下反而会弱化利空消息的真正影响,这也是行为心理学所验证过的投资心理偏差,一旦下跌,所有消息的解读都充斥着悲观成分。

其次,疫情至今两年多,人们越发意识到这是一场长期攻坚战,承认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预期。对于中概来说,历史事件为反垄断下的投资并购降温。

历史事件对于周期运行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预判难度太大,几乎超出所有人的能力圈,比如影响经济到何种程度,影响到何时等,这都是很难用逻辑去定量解决的问题,也正因如此,也更加重了市场的情绪担忧。这就是周期在每一波运转上的细节不同,它每次跟过去都不同。

02

其二,难在不可预测。

关于周期何时到底何时到顶,即便是巴芒以及靠做周期债起家的霍华德马克思都无一不承认一点,周期无法预测,就像我们预测不到上一波大消费在疫情之后起飞,又在疯狂中突然极速回撤,更预测不了如今周期下行波还会不会继续下探,这一切都未可知。

但不可预测就无法做投资了吗?非也:虽然无法预测,但可以应对。所谓可以应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提前的一些操作使得不管周期未来如何运转,对我们都很难产生不利。

周期最大的不可预测在于历史的峰谷位置。如果在峰谷位置刚好发生一些重大事件,那极有可能使得人们在峰底部异常兴奋或恐慌,继而产生加速下探或加速赶顶,使人们产生“周期已失效”的错觉,继而追涨杀跌。总之,每一波的细节千变万化,但整体的周期运转模式却始终不变,也即过程相似,韵脚万变。

典型的就是猪周期,自从非瘟事件后,猪价单边上涨至历史新高,使得部分投资者产生错觉,认为猪周期已经失效,继而高位去追涨买入。后来猪价快速而猛烈跌落至行业成本以下,我发现又有一些人发出猪周期失效的言论,他们担心猪价一落不起,就像担心自己持仓的股票不再反弹一样,他们就像猪狗一样被根深蒂固的动物性所禀赋。

03

其三,难在等待。

价投说白了六个字足以概括:低估买,高估卖,凭这六个字足可应对一切周期,既如此,为何还是有大批价投者亏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就是难在执行。

就拿当下来说,都说低估买,值此下跌期间,有多少人前期买的股票如今割掉,别说买了,能不割就已经不错了,这就是人性,你很难抵抗的住每一波下跌下每日的煎熬、恐慌、悲观论点的扰袭,基金经理们则在担忧清盘,这都是我们每天需要克服的人性弱点,根据经验,如果没有对市场非常深刻的理解洞察力,你很难做到不被影响,由此,低估买,不难理解,难在克服人性去执行。

而高估卖呢?更难,高估的时候通常都是涨势最好的时候,赚钱吸金效应极强,你能控制住手不去追涨已经不错了,更何况让你卖在高估,上一波大消费牛市,我见过太多人以高估位置买入,他们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深刻价投理念的老炮,我也见过一些比较坚定的价投者,在牛市期间,能忍住40pe、60pe不去买,但最终还是朝不断创出的新高缴械投降,就像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中所谈的那样:总有一些坚定的价投者会在牛市后期投降。他们知道周期思维,什么都知道,但结果他就是买进了,无疑,他们败给了人性。

为何等待难?因为它是一个长时期漫长的观望,它可能需要我们等待很多年,才会等到心目中的低估,它更需要我们在观望中,去克服市场不断出现的种种诱惑。这并不容易,一个低估期或高估期,动辄就是一年半载甚至更长,在这期间的每一天,对于一个每天都痴迷或习惯看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持续的“熬鹰式”洗脑,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定力,亦或是利用很好的方法进行控制,否则鲜有人能战胜人性,这也是为何在价投理念中,不建议频繁看盘或远离市场的重要原因,像格雷厄姆老巴,都是他们一路经历过来的切身经验。

人性通常受不了遥远的未来,等的太久便会厌烦疲惫,进而烦躁逆反,这并不稀奇,正因如此,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为了高低估去甘愿等待,太多人被平凡的生活所打败,这也是为何不少人虽懂得周期,但却从未遵顺周期行事的原因。

而真正的投资大师,他们都懂得在周期底部下狠手,而不管其会不会持续下探,不管是巴芒,还是约翰伯格、达利欧等,它们都会忽略周期底部持续恐慌性下探的可能性,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事谁也没法预测,大家伙都在采取最佳的应对方式而已,无疑,最佳的应对方式就是在低估期持续买入,其他的交给市场老头和周期先生。如果足够幸运,可能一买入,市场就立马反转,所以,甭管是谁,那些一买入就赶上反转的,不是他们预测能力有多强,而是运气足够好。“倒霉”一点的,可能买入后再下探一段时间,再在成本线以下磨叽个一年半载的,然后缓慢反弹。

不管怎样,我们在低估期间买入是一种正确的应对未来发生变化的方式,我们无法预测市场但却可以应对市场,二者并不矛盾,一代代投资大师用他们切身的战绩告诉我们:投资成功跟你是否能预测市场没有半毛关系。

理解了这个底层逻辑,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手中的持仓呢?这个思路就通透多了,主线只有一个:

低估或内在价值附近买进的,在持续下探期间应该予以加仓,至少不应割肉,以免成为永久性损失。

若高估位置买入的,在低估位置应加仓,降低成本,反弹回本后逐渐减仓,最终弥补高位买入操作的错误。

全部讨论

06-27 08: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