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康视的分析笔记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回复:25喜欢:6

以下纯属个人分析总结,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不吝赐教。

$欧普康视(SZ300595)$        

一、筛选

欧普康视2017年上市,上市以来营收增长4倍,利润增长接近4倍,市值从上市时的23亿最高增长到906亿,妥妥的一个大牛股。

我们在看下ROE,上市以来基本在25%以上,毛利率基本在78%左右,也是相当靓丽的。

二、业务分析

公司业务目前主要是两部分,角膜塑形镜和医疗业务,还有一部分医疗类的投资业务,基本可以忽略。

公司是国内最早获得角膜塑型镜生产许可的企业,长期深耕该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医疗业务是近几年和未来的重点,主要围绕视光业务(围绕视力检查、验光、矫正,试戴等服务)展开,后边的增发资金也主要投向该领域。

中国目前的近视率,在全球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可比的是东亚国家,韩国或者日本。角膜塑型镜,是儿童期控制视力加深的有效手段,可以晚上戴白天维持正常视力。相比阿托品更加立竿见影,相比MiSight的软镜,使用历史更长疗效得到充分验证。

塑形镜控制视力,不属于基本的医疗保障,在医保资金捉襟见肘的今天,短期看没有进入医保的可能。

角膜塑形镜属于3类医疗器械,产品准入许可严格(需要国家层级审批,审批时间长),眼镜的验配属于医学范畴,需要医师指导方能进行。产品本身属于定制化设计+订单式生产的方式;角膜塑形镜一般使用1年到1年半,期间需要冲洗维护(因此塑形镜的销售也会带动冲洗液的销售)、抛光、定期验配更换,依赖于后续的服务。这种需要适应需要服务的产品,有一定的用户粘性,如果体验不错,客户也会更倾向于一直使用相同品牌。

由于是定制产品,国产镜片的定制效率要比国外产品高的多。国内通常一周,进口镜片要一个月。这个从很多视光中心也可以获得验证。

角膜塑形镜业务有寒暑假的周期波动(从季度营收可以明显看出来,三季度营收更多),因为塑形镜是一种依赖于服务的医疗器械,但是学生和家长因为工作学习的原因,到专门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以及后期服务耗时耗力。周末,假期又人满为患,就医体验不好。这也是,欧普康视打算发展社区视光中心的原因,将触角深入到社区一方面服务好客户,另一方面也拓展客户。同时还能平滑产能的利用率,解决当前寒暑假和平时业务量不平衡的问题。

另外塑形镜的出厂价一般在1000以内,但是终端价格在4000以上。更多的价值流向了渠道和终端。

如果做的好,医疗服务不但会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带来大量利润(但是从厂家的预估看,视光终端的利润率不可能和生产企业相比),也会加大欧普的护城河。当然如果发展不好,重资产的投入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竞争分析

定制类的医疗器械,普遍毛利较高,欧普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也吸引了其他厂家的注意,2021年底,国内已经有三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

角膜塑形镜的竞争对象主要有国内厂家和国外厂家,由于消费者认识,国外厂家多处于高端;国内厂家定位中低端。

同行

目前国内主要有三家,欧普康视爱博医疗昊海生科

爱博医疗以人工晶状体起家,角膜塑形镜在2019年上市。

昊海生科则受够了上游材料商Contamac,取得台湾亨泰视觉55%的股权,并获得相关产品国内的独家经销权。

爱博医疗有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两大业务。

昊海生科业务则更为广泛,包含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以及上游材料,骨科业务,医美业务,角膜塑形镜只是其中一个业务。

从近两年的财报看,角膜塑形镜毛利率/净利率稳定,并未有恶性价格战的趋势。而且塑形镜出厂价在终端价格中,占比在20%以下。更多的是渠道和终端服务的利润。

上下游

角膜塑形镜的上游主要是镜片材料和精密机床等设备商;下游是经销商和直销,直销占2/3;最终用户是学生和家长。

设备一旦购入,使用时间长达5~15年,材料则需要源源不断的购入。

材料目前主要是博士伦提供,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也引入了其他厂商材料,自己研发的材料也进入了药监局检验流程,从而摆脱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分依赖。

下游是经销商/医疗机构,最终是消费者。从实际的财报数据可以可以看出,上下游欠款都比较少,经销商集中度(前五都在2%以下)也很低。

替代品

低浓度阿托品有缓解作用,一般不认为能替代硬镜,而且在很多医院已经临床使用多年。

MiSight的软性接触镜在2021年也获批进入中国,公司也有项目正在研发。

但是在所有的减缓近视增长的方法中,角膜塑形镜临床时间长/用户最多且验证有效的方法,同时白天可以免戴眼镜。

三、管理层分析

欧普康视创始人是陶悦群,也是公司目前的实控人。UCLA工程博士,2000年回国创办企业。所持股份稳定,上市后这些年变化不大。

主要管理人员都有多年医药或者眼科的从业经验。

公司对主要员工进行了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为基数,2023/24/25/26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44%/72.80%/107.36%/148.83%。折合每年利润增长在20%。

另外从历史上看,每年都达到了预定股权激励所需的利润增长目标。

四、财报分析

现金收益质量

公司的现金收益质量很高,收现比基本在1.10左右。

ROE分析

公司的ROE基本稳定在25%左右。权益乘数一直稳定在1.1左右,资产周转率在0.5左右,公司的高ROE主要来源于高净利润率。

对比友商,角膜塑形镜和配套产品是一个高毛利的行业;但是欧普的总资产周转率,远远高于友商。

分红情况

平均在13.39%,累计分红2.2亿,首发募资4个亿,累计盈利16.6亿。

资产负债表

从17年至今,流动资产主要增加在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增加在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商誉和长期股权投资,其中商誉和长期股权占了大部分。

这些年的盈利,除了分红以外,大部分流向了类现金资产和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是投资了一些眼科医院和视光终端,从年报看,这块的投资收益目前很低,勉强不亏的样子。

比较有疑问的是,货币资金6.56亿(主要是银行存款),但是从利润表看,实际利息收入只有489万。大概在0.6%,即使以上年货币资金3.26亿计算,也就在1.2%。这块感觉是偏低的。这块有清楚的欢迎解答。

三、未来估计

市场增长

从一些研报看,我国目前OK镜渗透率为1.6%,距离周边日韩5%的渗透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根据人口增长,新生儿从2018年进入断崖式下降。OK镜的用户人群在8~18岁,这块考虑2026年市场开始逐步萎缩,至少萎缩1/3(出生人口什么时候能稳定还不清楚)。


综合考虑渗透率上升和人口下降,国内消费量可能最终会300万副左右,以欧普目前的情况中性估计20%的话,大概在120万片。

从公司年报可以看出,公司主要超过2/3的营收集中在华东地区,从这点看,其他地区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竞争情况

目前市场主要的担忧,2021年另外两家国内厂商(爱博医疗昊海生科)获得注册许可证。

但是从目前的市场终端价格来看,大家并没有打价格战,而且价格高很大一部分是高在流通渠道端的。

从近期的募资来看,公司主要方向是扩大产能和社区视光终端建设。

达产后形成年产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80万片、镜特舒护理液200万瓶、镜特舒湿润液240万瓶、顺滑型镜特舒冲洗液400万瓶、软镜800万片。

社区终端既是新的盈利增长点,也有利于公司产品的销售。这次终端主要加强重点省份布局。这块是否能如预期,现在还不好说,如果能够成功,也许会成为公司的一条护城河。

四、估值

最近1年,公司市值从最高906亿下降到285亿,差不多70%左右。

2021年的股权激励价格是18.29,当前价格33.65;PE已经接近历史低位,PB位置处于相对低位。

从市场容量和市场占有率看,中性估计2025年可以达到120万片,乐观估计可以达到150万片,那么利润预计会是现在的2~2.5倍(未考虑新增视光终端业务,但是消费人口的下降,必然也会影响这块业务的天花板)。

如果消费人口和消费量见顶,未来的估值不会有现在这么高。

说实话,是否值得买入,真的说不清楚。现在逐步进入大概率不会赔,但是能赚多少,还是要看竞争情况、视光终端的进展情况。

全部讨论

2022-04-22 21:56

爱博的人工晶体业务可以给角膜塑形镜带货,所以爱博的塑形镜增长快,这是欧普比不了的,但PE这么高,实在下不了手。昊海业务有点太杂了

2022-04-22 14:43

老乡 别走

2022-04-22 14:25

之前是国内独家,现在有三家竞争。能给这么高的估值吗?他的护城河在啥地方?
我看爱博医疗很容易就进来了。昊海虽然是收购的台湾亨泰,但自产的也在申报,临床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是看增量市场吗?

2022-06-23 02:53

1、角膜塑形镜本质是医疗器械,具有品牌粘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技术壁垒,决定占有率。

2、医疗服务,由于配镜本身的医疗属性、具有强服务粘性。

决定了医院合作,门店的专业视光、服务的强粘性特征。

2022-04-30 14:47

感谢分享。

2021年的股权激励价格是18.29,当前价格33.65;PE已经接近历史低位,PB位置处于相对低位。公司对主要员工进行了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为基数,2023/24/25/26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44%/72.80%/107.36%/148.83%。折合每年利润增长在20%,其中21年扣非净利润为3.97亿元。

2022-04-26 11:00

兄台  上市时的45亿  是咋算出来的?求教

2022-04-23 00:11

感谢分享

2022-04-22 20:46

看图操作

2022-04-22 19:46

34来回震荡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