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久期是个人投资者最主要的比较优势--写在暴跌的当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2回复:40喜欢:75

        抽空把之前零散的聊天整理出来,感谢球友@song观复   帮我整理了许多聊天记录。

        个人投资者信息及时性,调研深入性,知识全面性,资金联动性全面不如机构。其耐以生存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个人投资者的比较优势是灵活性吗?这是很多人的误解。灵活性的用途在于择时,择时恰恰是投资最困难的。尤其是当信息不对称、知识面一知半解的基础上,择时的正确率更是大幅降低。导致灵活性常常不是优势,而是陷阱。由于厌恶损失心理,个人投资者的灵活性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不对称现象:大牛市大牛股拿不住频繁交易,深套却拿得死死的并且不断补仓灵活性骤降,致使长期亏损。

        机构的最大弱点是资金久期呈现典型的不对称性。机构的资金久期其次首先取决于产品设计规则,其次取决于底层资金客户的选择,最后才是取决于自己的认知与人性。其久期可以很长,前提是赚钱,如果不赚钱,分分钟被投资人赎回;另一方面,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是在最惨烈的下跌后出现的,但机构的资金久期这时候也是最短的,每一次市场周期底部都充斥着了退出的产品与消失的人。

        机构在市场低位情绪低迷筹资困难,高位情绪高涨筹资容易,倒金字塔结构更进一步加大了机构的长期持仓成本,最终让机构的资金久期不对称性进一步加剧,面临更高下跌风险与赎回清盘风险。

        相对的,资金久期长,稳定是个人投资者最大的比较优势,

        低估高息股对机构和个人有本质的区别。

        低估高息股投资是机构投资者的陷阱。低估高息股投资对资金久期的要求极其苛刻。能低估五年,为什么不能再低估三年?能低估50%,为什么不能再低估到70%?这对机构投资者几乎是致命的。甚至说,以左侧交易低估股模式为主的风格对机构投资者是不明智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己许多比较优势,而将自己置于极不稳定的资金久期之中。

        以前星瀚基金经理价值哥不可谓不勤奋,但选择低估烟蒂投资的风格,负责的产品最终没等来春天,19年初不甘心失败,在星球和雪球上拉资金投医药股也失败了。不是他没看对,他当时主要看好的许多股后面两年都有极大的涨幅,但他做左侧与他的资金久期不匹配,他不是幸运儿。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低位清盘失去建筑大涨的机会,也是拥抱了烟蒂股却输给了资金久期。

        低估高息股最匹配个人投资者比较优势的交易模式。机构投资者因为资金久期因素,常常被动把低估高息股拱手让给其他耐得住寂寞的个人投资者。散户接受了这部分机会,就要有长期等待的准备,否则机构凭什么把这么显而易见的低估股拱手让给散户?

        譬如$北京控股(00392)$   ,即使面临再多意外,由于有巨大的折价,最不济有4%的股息,这就意味着这个位置长期看安全边际是绝对安全边际(哪怕十年涨回来,也相当于拿高收益理财),而不是相对安全边际(赛道股的估值通常都是拿着友商来比,用一个高估值企业来评价另一个高估值企业定价合不合理,最典型的是去年的医药)。

        这类公司即使个人被套十年涨回原位,拿每年4%的股息收益是个人投资者的安全底限,但绝对不是机构投资者能承受的。这就决定了个人投资者买入的长期风险非常小,而机构投资者则无法忽视其中短期不确定性。

        不自知使个人投资者放弃自身最大的比较优势。个人投资者常常放弃了资金久期,比如贪婪--拥抱杠杆,导致低位被动减仓;又比如恐慌--心态浮动,在企业基本面没有跌破或者接近折价的情况下就放弃;又比如耐不住寂寞--在信息及时性,调研深入性,资金感知性全面不如机构的情况下,一起去参与高估值讲梦想的炒作。


       当前的暴跌对个人投资者意味着什么?暴跌与持久低迷是个人投资者比较优势存在的根基。投资低估值股票是散户最好的选择,根源恰恰在于低估值股票跌幅会很大,低估的时间会很长,大多数时候只有个人投资者能熬得住。正是08年、15年、18年、以及当下这样的大跌,才给予了个人投资者对机构形成错位竞争优势的机会。使得个人在于绝对估值低位(股息保障)的时候不仅不会被动丢掉筹码,还能用每个月转到的工资接到机构被动卖出的筹码。在黑暗中煎熬,是投资低估高息股的必由之路。

        一定程度以上的正确认知+分散持仓是保证资金久期不会从优势变成陷井的必要条件。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自身对低估高息股判断大体正确的基础上。持仓错误就意味着长久期死持股不是优势,而是通往毁灭的死路。另外,再睿智的投资者也无法避免Shit happens,分散持仓是长期生存的唯一选择。

        最后,以财主的至理名言总结:低估分散平均赢,排千排雷平常心。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光大控股(00165)$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胡某12301-17 14:56

常读常新,暴跌和持续性下跌是个人投资者收益战胜机构投资者的必要条件。

全部讨论

01-17 14:59

马克

01-02 13:52

个人投资者比较优势-低估高息

2023-12-24 08:06

谢谢分享,逻辑清晰。

2023-08-21 12:44

学习了

2023-06-05 01:01

2023-05-26 22:55

大部分雪球上的投资者都把注意力放在选股上,结果资金管理和仓位控制把他们最终推向深渊

2023-03-26 09:00

2023-02-13 20:54

大崩溃往往都是强烈的反身性,机构的多杀多,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

2022-05-11 05:56

譬如$北京控股(00392)$ ,即使面临再多意外,由于有巨大的折价,最不济有4%的股息,这就意味着这个位置长期看安全边际是绝对安全边际(哪怕十年涨回来,也相当于拿高收益理财),而不是相对安全边际(赛道股的估值通常都是拿着友商来比,用一个高估值企业来评价另一个高估值企业定价合不合理,最典型的是去年的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