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今年涨170亿,黄光裕“王者归来”,还能再战京东苏宁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野火财经】6月25日专稿,昔日中国首富黄光裕已经释放,国美系股票纷纷大涨,迎接老板回归。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刑罚执行机关的报请,依法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首富服刑近12年回归,国美系涨停迎接老板

2008年11月,黄光裕被北京警方拘查,2010年8月法院宣判,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获刑14年,刑期从自2008年11月17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同时黄光裕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服刑期间,2012年和2016年,黄光裕两次获得减刑,共计减刑21个月,刑期缩短至2021年2月16日。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刑期过半可申请假释,而且年满50岁可申请保外就医。刚被捕时,黄光裕仅有39岁。12年过去,现年51岁的黄光裕符合以上条件。这也是媒体此前多次传出黄光裕出狱消息的原因所在。刑期14年,在将满12年时出狱,黄光裕基本坐满了刑期。

而每次有相关传闻出来时,都会引起国美系股票大涨。和以往不同的是,之前黄老板出来是传闻,这次是真“王者归来”,国美系股票自然还是大涨。

港股国美零售(00493.HK)一度暴涨20%,最终收涨超过17%;国美金融科技(00628.HK)涨超50%;A股的中关村(000931)、*ST美讯(600898)、ST金泰(600385)涨停。

资本运作玩过火

国美因为家电连锁而为消费者熟知,无非是因为价格便宜。当国美销售终端足够多时,就对上游厂商形成压榨,拼命挤压它们的利润。其实国美利润最大贡献还不是销售电器,而是金融服务。

新财富文章称,国美商业模式是一种“类金融”模式:消费者在国美买电器用现金交易,但同时国美却会延期3-4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就使得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并形成“规模扩张—销售规模提升带来账面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或转做他用—进一步规模扩张提升零售渠道价值带来更多账面浮存现金”这样一个资金体内循环体系。

这也就是说,国美像银行吸储一样,吸纳众多供应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从数据上看,每年国美电器约有90%负债都是来自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

而黄光裕在电器连锁外,接连布局地产,并进行资本运作。房地产本来利润就很诱人,但还是来得慢,资本运作才更刺激。最终黄光裕也因为玩资本,将自己变成阶下囚。

2006年,黄光裕入局中关村时,其股价只有2.5元/股左右,此后,由于各种传闻重组利好,中关村股价一度高达17.8元/股,涨幅超过6倍。2018年5月,中关村重组协议公布,黄光裕宣布将约180亿元地产项目注入中关村。1亿平米土储资产注入方案放出后,中关村却高位跳水,与利好走势迥异。

中关村股价表现,引起证监会注意。2008年11月17日晚,因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被捕。随后,黄光裕的亲哥黄俊钦与国美财务总监周亚飞相继被捕。

2008年11月28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在三联商社、中关村两上市公司重组、资产置换等重大事项过程中,黄光裕控制的鹏润投资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涉及金额巨大,证监会已依法将有关证据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2010年5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黄光裕有期徒刑14年,黄光裕妻子杜鹃也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美苏大战已成云烟

家电零售,以前是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两大巨头对战。不过现在苏宁电器收入和市值遥遥领先国美。

6月24日,国美零售大涨之下,市值不过349亿港元(大约300亿人民币)而苏宁易购市值为831亿元。2019年,苏宁易购收入为2692亿元,利润为98亿元;国美零售602亿元。

而就在黄光裕入狱那一年(2008年),国美电器收入为491亿元,苏宁电器收入为499亿元,基本旗鼓相当。12年过去,苏宁在线上发力,收入增加439%;国美收入仅仅增长大约23%。

不过在黄光裕出狱预期,和拼多多京东先后注资国美后,国美今年股价大涨190亿港元(相当于170亿元人民币)。但是苏宁和国美也许都不把对方作为最大对手,而是京东才是他们的强劲对手;而京东当前市值为916亿美元(港股市值为7256亿港元),大约是国美市值21倍,或者是苏宁易购市值8倍。

12年,零售江湖大变,且不说京东,天猫,后起之秀拼多多市值超过京东,黄峥身价超过3200亿,比马云还高。今年已经51岁的黄光裕,与57岁的张近东、47岁的刘强东,还能再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