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的分红再投资之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2回复:202喜欢:265

2013年写过一次半年总结,这是第二次。

5月底,服务了我五年的台式电脑坏了,临近分红日还是用分红买兴业银行股票划算,因此延迟到七月份才买电脑。

2022年6月15日收到2021年度兴业银行分红,每股1.035元,每股分红额较去年增幅28.41%。

今年是我执行分红再投资第九年,表现如下:

一、收益情况

截止6月底,2022年上半年实现正收益10.46%

二、股息率

2022年度股息率达到9.9%,超过90%的理财产品,执行九年分红再投资策略股息率提升2.09倍。

三、分红额

九年累计分红76万多元,2022年较2021年分红额增加50382元,增幅35.27%。

四、持股成本。

去年持股成本11.15元/股,今年持股成本10.12元。2021年分红增加6300股,2022年分红增加9700股,同比增幅53.9%,总持股量增加5.2%。累计分红作为稳定现金流重新买入股份,持股成本逐年递减,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分红再投资策略具体做法及实践过程我的分红再投资之路 己交代的好清楚,在此不作讨论。

分红再投资对投资者的意义,@马克陈的文章分红对于投资者的意义:投资和生活的双保障!也分析得好清晰,也不作讨论,有兴趣的球友可以自己去看,去感悟。

执行了九年分红再投资策略究竟有什么成效呢?数据如下:

(截止2022年6月15日分红日)

一、投入资金数据:

1、工资净收入占全部资金投入66.64%

2、抽新股及短线盈利占全部资金投入累计投入11.98%;

3、2015年卖出房屋投资占全部资金投入13.07%;

4、招行、浦发、平安三间股份行短线盈利占全部资金投入8.31%

二、产出数据:

1)、持股量增加6.57倍;

2)、分红额增加11.61倍;

3)、股息率增加2.09倍;

4)、分红再投资买入股票量约占总持股量24.12%;

5)、执行分红再投资策略后平均买入1股,现阶段增加到1.33股。

三、帐面累计盈利

截止2022年6月15日分红日,十年半累计盈利90.51%,年化收益6.06%(不含分红)(别人家的孩子十年十倍,我十年一倍都不够,献丑了)。

含分红累计账面盈利1.32倍,年化收益8.02%。

这个成绩在雪球网上各位大V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讲是可以接受的,十一年来,我没有被市场淘汰,在七亏二平一赢的金融市场中,我迈入一的行例。

四、欣慰之事

1)、2022年度分红额终于可以覆盖家庭吃喝拉洒等日常生活必要开支,提前九年完成既定目标;

2)、2022年度分红股息率达到9.9%,超过90%的理财产品;

3)、持股量及资产净值实现内生增长,持股量增加5.2%,净资产也逐步提升。

五、失望之事

1)股价长期低迷,估值极度低估,国内各类股权基金不爱,指数基金抛弃,有点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管理层市值管理不理想,雷声大雨点小。

最新2022年兴业银行一季报营业收入同比6.72%,净利润同比增长15.62%,但市场以5.32%下跌来迎接这个 “不错” 的季度业绩。市场是非理性,但作为投资人,我们要客观、理性,坚持自己投资策略,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前十一年成绩单己经总结完了,那么以后我的投资成绩单完如何呢?这个真的答不出来,但是,对于兴业银行我会继续持有,直到估值回归。如果不回归呢?我也不怕,主要是基于下面两个投资底线思维:

1)分红作为新增资金来源再投资思维

现假设:兴业银行2022年净利润增长10%

每股股利4.1元

维持去年分红率28.84%

2023年每股分红1.182元

另外假设2024年后十年零增长,每股还是分红1.182元

每年分红除权价都是20元

计算后九年执行分红再投资兴业银行的预测表:

通过上表数据,继续执行分红再投资策略到2031年退休年份,将持有兴业银行约三十一万股,每年分红约340000元,每月28000元退休金,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2)分红作为一种合理的投资退出思维: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每年能固定收到一笔分红,几年累积下来,能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投资的退出方式。比如你投入100万,每年能拿回分红5万,20年就可以把投资全部收回。而实际上如果分红逐年提高,只需要10几年,就可以把投资全部收回(摘自@马克陈的文章分红对于投资者的意义:投资和生活的双保障!

再看看我的持股成本,如下表:

每年二十二万(187000*1.182)的分红作为退出投资资金,十年将取回全部投资成本,2033年以后继续持有187000股,每年继续享受分红,不开心吗?

现阶段,我有一份稳定工作,现己构建了一个低估值、高股息、合理成长性的股票投资组合,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安然投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普通投资者这种天生的投资模式到底有多优秀。本金滚大后,股票可以带来更多的流动性(股息及打新收益等),而这一切,又将反哺我们的工作、生活与投资。从而达到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分红再投资重点解决两个核心问题:1)主观上你能坚持十年以上吗?2)客观上投资标的经营是否会变坏,是否能连续分红及分红金额会不会减少?

最后用《聪明投资者》第十六章 安全边际---投资的核心概念作为结束语:“利用你的知识、经验和勇气。如果你己经从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并且你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按照他行动,即使其他人可能怀疑或有不同意见。共勉!@马克陈 @华马泽平 @邢台草帽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平安(SH601318)$ 

全部讨论

文章写得非常清楚。
1)你已经属于股市中10%的盈利者,你是非常非常成功的;
2)看上去你10年的平均盈利不高,但是主要原因是银行股低估。一旦银行完成估值修复,你的年复合收益率不会低;
3)通过10年的投资,你的股权增速非常快,每年分红增速非常快。这一部分的收益是隐形收益,比账面收益更重要(假设你投资的第5年股价就大涨,大概率你的收益会非常有限);
4)一起共同加油,收集便宜的股权,等待银行回归合理估值。那一天,我们不但赢得了股权,赢得了累积的分红,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绝对账面收益会非常非常高,画面太美,不敢想象了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

2022-07-10 11:31

这位大哥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点赞之余顺便分享一下。
持有优质股收息、坚持分红再买入,这种滚雪球吃复利的方法本质上很简单,但是真正能长期实践的人从来都是少数派。
为什么呢?因为动辄五年十年的周期太长了,大部分人都不适应这种长跑。部分人坚持一两年以后,见到成效不明显,可能就放弃了,转身投入到追逐热点股中去了。
可最后呢?股票市场真正能长期赚钱的人只占10%左右,亘古不变。
当然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赢家才享有最终解释权。我写这些文字也不是号召大家都去做“苦行僧”。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投资方式很拧巴很反人性,那么你可能就真的不适合这条路。
最后分享一点鸡汤。
If it's stupid but works,it isn't stupid.
若一个蠢办法有效,那它就不蠢。
The important things are always simple.
重要的事总是简单的。
The simple things are always hard.
简单的事总是难做到。
$中国建筑(SH601668)$ $中国神华(SH601088)$

2022-07-10 11:03

写的非常好。我投资超过30年。在股市里赚了太多钱。但是,我发现股市游戏规则在慢慢改变。从炒小盘股,重组股,到2019年开始炒龙头股(茅台,五粮液,海天…),最后到新能源股。我发现,过去市场是游资决定板块和个股涨跌,现在是基金等机构决定板块和涨跌。大市值个股都高位了。市场资金结构发生了变化,炒股模式也变化了,我们散户也要跟着变化。要有机构的思维,但要做在机构前面。不能跟着机构屁颠屁颠的买单。我个人认为:机构决定板块,那么,接下去机构就会进入低估值金融板块,机构需要时间慢慢吸筹。其实有迹象表明已开始(招商,兴业,交行,中国银行),这些要看年线,其中交行最明显。量能与股价。其实在炒股的30多年时间里,有过许多一起炒股的朋友,亲戚,上百个人,但现在都不再发声或离开股市,只有我一个人默默的在坚守。总结自己的经验,没有看过一本股票书,但是,自己一直在做几件事:1:心态的调整,不追高,敢抄底。2:技术锻炼,用技术来大概判断大盘走势,这样能规避系统风险。3:判断市场的风向标,研判GLC的思路,贴近市场,而不是被市场所忽悠。现阶段:大盘从2440点上涨已3.5年了,许多个股pe20到了pe50,翻倍还多,利润增幅仅仅50%,只有银行股还在破产价,人人恐惧银行股,但我却大胆抄底银行股。这是“心态+技术+经验”的综合结果。

2022-07-10 09:50

就是这样,你用事实进行反击那些整天说分红就是分自己的钱,分红除权没有意思的人,什么是价值投资,就是投资价值大的生意或标的,而不是赌博,股息复投低估长寿企业,非常确定,有理由拒绝吗?看到雪球一帮拿着垃圾,干着追涨杀跌的活,还天天分析价值投资,我一口饭都喷出来了,兄弟,你是对的,加油,共勉!

2022-07-10 09:26

能在股市十年持续盈利就是做的不错的

2022-07-10 22:22

@大唐人缘:写的非常好。我投资超过30年。在股市里赚了太多钱。但是,我发现股市游戏规则在慢慢改变。从炒小盘股,重组股,到2019年开始炒龙头股(茅台,五粮液,海天…),最后到新能源股。我发现,过去市场是游资决定板块和个股涨跌,现在是基金等机构决定板块和涨跌。大市值个股都高位了。市场资金结构发生了变化,炒股模式也变化了,我们散户也要跟着变化。要有机构的思维,但要做在机构前面。不能跟着机构屁颠屁颠的买单。我个人认为:机构决定板块,那么,接下去机构就会进入低估值金融板块,机构需要时间慢慢吸筹。其实有迹象表明已开始(招商,兴业,交行,中国银行),这些要看年线,其中交行最明显。量能与股价。其实在炒股的30多年时间里,有过许多一起炒股的朋友,亲戚,上百个人,但现在都不再发声或离开股市,只有我一个人默默的在坚守。总结自己的经验,没有看过一本股票书,但是,自己一直在做几件事:1:心态的调整,不追高,敢抄底。2:技术锻炼,用技术来大概判断大盘走势,这样能规避系统风险。3:判断市场的风向标,研判GLC的思路,贴近市场,而不是被市场所忽悠。现阶段:大盘从2440点上涨已3.5年了,许多个股pe20到了pe50,翻倍还多,利润增幅仅仅50%,只有银行股还在破产价,人人恐惧银行股,但我却大胆抄底银行股。这是“心态+技术+经验”的综合结果。

我也坚持持有银行股13年了,思路一致,还有9年退休。

2022-07-10 10:50

退休年龄比我大一些,我称呼一声老哥。文章写得朴实无华接地气。老哥的路子就是我在走的路子,加油!

2022-07-10 18:16

这是一条很好走却并不简单的路,很酷!

2022-07-10 11:58

银行很危险了。有很多人准备烂尾停贷了。抓紧跑。别等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