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指数基金?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2

股神巴菲特说过,“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投资者,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一、如何选择指数基金投资

(1)70%左右的资金配置宽基指数:A股有沪深300中证500指数,港股的有恒生国企指数香港中小指数,互联网的有中概互联指数,美国的有纳斯达克100标普500指数

(2)30%左右的资金配置自己看好的行业指数:消费、医药,科技等。

选基很重要,一定要选择长远来看往上涨的基金,只要长期往上就不怕短期的下跌。选择基金是战略,择时买入是战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周期性,涨多了必跌,跌多了必涨,把握趋势才是最重要的。

二、沪深300指数基金简单介绍

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A股上市的前300只最大的股票组成的一个组合,代表了大盘股,投资沪深300指数也就是投资了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组合。

三、宽基指数与行业指数选择

宽基指数波动小,行业指数波动大,波动也就是意味着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收益。美股港股波动比A股稍微大一些,一定要注意投资比例。行业指数建议购买泛行业指数,少买太细分的行业指数,越细分波动越大。新人前期建议只买指数,不要买板块。

四、投资理念

坚持低估买入,市场高估卖出;坚持价值投资,投资龙头企业;坚持长期投资,不做短期炒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能够持续增长的一定是具有强大护城河的行业龙头企业,只有坚持价值投资,你才会越跌越买,才能坚守住时间的长河。

当你的基金持仓下跌时,不要太恐慌,你要认真分析你买的基金,问问自己,当初买它的原因是什么?是否长期仍然看好?价值逻辑是否改变?是否是短期情绪主导?基本面有沒有坏掉?什么原因导致下跌的?如果你认为下跌只是短期波动或者情绪主导,那么你可以选择加仓了,而不是恐慌。所谓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正是这个道理。(可以选择下跌以5%为单位开始加仓,小涨小跌没必要频繁加仓)

五、定期锁定利润

定期会做一次调整,板块轮动,把盈利高的高估的分批卖出一部分加入到估值低的基金里面,或者盈利达到30%以上,或者A股大盘到达估值高位,又或者出现一些国际突发事件。

一定要耐心等待,80%的时间里我们可能都是在默默等待那20%丰收的一刻,让我们一起定投10年实现财富自由!

六、仓位管理

大盘3000点左右,1层仓位

大盘2900点以下,2层仓位

大盘2800点以下,3层仓位

大盘2700点以下,5层仓位

大盘2600点以下,7层仓位

大盘2500点以下,9层仓位

永远不要满仓,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底在哪里,我们要做的就是低价收集筹码,越低越好,一定要耐心等待机会把我们大部分的筹码堆积在市场的最底部。

很多人亏钱是因为倒金字塔加仓模式,也就是大盘3000点投资1万元涨了,3500点投资5万元又涨了,4000点投资10万元。突然大盘开始下跌,结果导致自己主要仓位都建立在顶部,追涨杀跌,这是很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

本实盘为低估指数基金的投资,采用定期不定额+择时不定额的投资方法,也就是每周四或者周五定期定投+当日下跌超过3%择时定投,能在越低估的时候买入越多,所以收益会更好一些。

中国股市是一个熊市很长,牛市很短的市场,每隔2到3年左右市场会有一波30%左右的小行情,每隔6到7年会有翻倍的大行情,一定要耐心等待底部时间窗口重仓,牛市翻倍!

七、指数基金为什么优于个股

成立于1884年的道琼斯指数,当时成分股只有12只股票,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经历了世界大战,汽油危机,导弹危机,金融危机,道琼斯指数从成立之初的40多点慢慢涨到目前的20000多点。最初的12只成分股存活到今天只剩下一家通用电气,但是道琼斯指数却涨了500倍。

再比如你多年前买了乐视网股票,买了诺基亚股票,今天你可能要面临巨大亏损。长期投资中指数基金优于个股,历史上很多上市公司破产的案例,但是基本没有指数破产情况发生,例如国内最早的上证50ETF指数已经持续运行十几年时间了。

最重要的是指数基金自带新陈代谢机制,每年调仓看看有没有新的符合条件的股票可以纳入进来,把不符合条件的股票剔除出去,始终把优秀的股票留在组合里。这就是普通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比选择股票安全的重要原因。

八、分享下我的投资比例:

沪深300指数:20%

中概互联指数:20%

恒生国企H股指数:10%

纳斯达克100指数:20%

优秀行业指数:30%

最后申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总结:投资是一场修行,十年牛熊梦,夏蝉冬雪,不过轮回一瞥。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载着我们顺流而下,遇到现实,需要决策,但我们无法停留,也无法回避,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坚守住那些你的生命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对时间的尊重,对市场的敬畏。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05-09 21:07

感谢关注

2020-05-09 20:18

非常中肯,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