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文旅、西安旅游涨停,最火端午假期带动板块强势回归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历连续两日调整,今日A股开盘后迅速拉升,酒店及餐饮板块盘初冲高,曲江文旅西安旅游涨停,全聚德西安饮食华天酒店君亭酒店等纷纷跟涨,旅游板块强势反弹。端午出行数据公布,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旅游收入及出行人数均延续“五一”假期热度。

今年端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五年来最火端午,各项旅游指标均超2019年同期水平。文旅部6月24日晚披露,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客流恢复延续五一热度,人均消费仍有复苏空间,出境游平稳恢复。接下来期待暑期发力。

2020年以来节假日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较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

看点1:端午节假期,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订单量已超过疫情前水平。

具体来看,在携程平台,其国内门票业务等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已翻倍;去哪儿数据显示,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20%,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160%;同程旅行机票、酒店、景区门票及度假业务量均超过2019年同期;飞猪平台的国内旅游服务商品订单量超越2019年同期。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端午假期全国日均出入境人员132.1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3倍,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4.6%,恢复程度达到了疫情以来的峰值。

但是,我们要看到旅游基本面复苏也有反复,出行强度较“五一”有所下降。

一是旅客发送量,端午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共发送旅客1.4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22.8%,较2022年同期增长89.1%。端午假期日均发送旅客4682万人次,较五一假期日均发送旅客量下降13.4%;

二是航班执行数,端午假期国内大陆平均执行航班架次13057架次,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较五一假期的日均执行国内大陆航班数(13432架次)减少2.8%。港澳台及国际航班日均执行1196架次,同比2022年增长856.4%,但和2019年同期相比仍下降56.0%。

旅游复苏未超过五一假期数据,市场对于报复性消费预期开始走弱,持续下滑的旅游收入数据表明目前消费降级的迹象开始提升,但从出行意愿来看,居民走出去的事实验证了大家正在改变消费观念,出门走走,买买成为了大家假期的重点活动。

看点2:旅游人次和收入的恢复程度较五一假期走弱。

今年端午节假期,北方部分地区的气温创下数十年来的新高,2023年端午出行数据环比五一走弱,但主要为气象和旅游群体结构变化的影响。端午期间北方高温,南方多雨,所以出行受到一定干扰,因此,公路出行恢复程度弱于铁路。如果剔除气象因素干扰,旅游出行消费实际恢复更优。避暑自然成为人们在高温天气里最迫切的需求,这也助力夜经济成为端午节假期文旅消费市场亮点。文旅部专项调查显示,受高温及目的地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等影响,端午节假期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达22.3%,较2022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

看点3:特色旅游受追捧。

在这个端午节假期,国内多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南方多地举行赛龙舟比赛,2023中华龙舟大赛(福建·福州站)吸引了近10万名市民、游客现场观赛。

继淄博烧烤走红以后,贵州“村超”成为了新晋的顶流。贵州“村超”全名为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

看点4:18至35岁的年轻游客群体是今年端午节假期旅游的主力军,占比明显。

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假日期间访问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参与各类非遗项目,参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的游客占比高达87.9%。以演唱会、音乐节为代表的潮流文化,也成为游客端午节假期出游的重要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端午节假期期间,全国演唱会、音乐节等活动多达数十场,各类音乐表演活动达到数百场。数以万计的年轻游客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个城市,开启自己的假期旅行。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国内演唱会、音乐节周边商圈的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0%。

看点5:一线自然景区表现强劲,休闲景区分化更明显。

端午假期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57万人次,较2021年增长143.7%,峨眉山景区共接待游客7.20万人次,长白山景区预估接待游客量达5.6万人次,中青旅旗下两镇恢复存在差异,乌镇景区接待游客9.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近90%,收入恢复近110%;古北水镇接待游客3.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50%,收入恢复70%+,两镇人均消费仍较疫情前有明显提升。

看点6:餐饮表现强于商品,电影票房收入创同期次高。

一是电影票房,端午档票房收入为9.1亿元,处2011年以来同档期次高位,仅略低于2018年的9.12亿元;观影人次2252.1万人次,也处2017年以来同期次高位,仅低于2018年同期的2580.6万人次(下降12.7%),为2019年同期的100.9%,高于五一假期(85.9%)。票房表现强于观影人次,主要因电影票价上涨。二是餐饮零售,商务部监测显示,2023年端午节恰逢毕业季,促消费活动增多,节庆商品消费大幅增长,休闲出行、餐饮等消费升温,民俗文化。

机构观点

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今年端午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年来最火端午”,给旅游市场重新步入增长轨道的第一个半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由于今年端午临近暑期,在亲子、毕业生等群体的带动下,暑期旅游市场将提前开启,释放积蓄已久的旅游消费潜力。

东兴证券认为,当前旅游市场预期增强,去年以来消费者积压的旅游需求,有望在假期期间得到释放,带动出行产业链景气度提升。建议关注符合休闲度假趋势的休闲一体化景点以及受益旅游线上化率提升的OTA龙头。

浙商证券认为,端午节出行客流量持续恢复,酒店和景区更为受益,线下连锁看好景气度超预期标的。酒店RevPAR三季度预期上行,OCC及ADR有望重拾五一景气度,考虑暑期时间长,景气度持续性上强于五一,叠加端午及暑期旺季,看好高景气度的酒店及景区板块。

旅游ETF跟踪中证旅游主题指数(930633),其涵盖了A股市场包括航空机场、酒店餐饮、景区娱乐等几大出行消费产业链,能够充分反映出A股旅游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本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信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干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旅游消费板块集体回暖,机会来了吗#  $曲江文旅(SH600706)$  $西安饮食(SZ000721)$ $西安旅游(SZ0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