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关于蓝科锂业调研纪要汇总~科达制造最具性价比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6回复:13喜欢:30

调研纪要(多份纪要整理提炼)

1、蓝科锂业在建的2万吨装置建成后的成本较现有1万吨装置是否会有下降?

蓝科锂业生产的碳酸锂使用公司生产钾肥后的老卤水,拥有自主专利的吸附剂制造技术、吸附提锂技术,其成本相对具有一定优势,下一步公司将通过优化工艺技术、降低消耗、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产量等方式,进一步降本增效。

2、盐湖公司提供给蓝科锂业的老卤水如何定价?

目前蓝科锂业使用的老卤供应价格为2元/立方米


3、盐湖公司与比亚迪合资建立的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建设进度如何?

公司与比亚迪合作拟建设的盐湖比亚迪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因碳酸锂市场变化及前期公司司法重整影响,未启动建设。待有实质性进展公司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盐湖提锂成本很高,参与操作的人有高原反应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A1:青海海拔比西藏低,相对好许多。同时,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也会降下来,最核心的逻辑还是我国锂资源自主可控逻辑。

5、蓝科锂业的定位及重要性

A2:蓝科锂业是核心,其盐湖提锂技术是核心。但盐湖股份只有51.4%的股权,非全资子公司,另外48.6%的股权在科达制造手里。最初比亚迪和盐湖股份成立合资公司,想着利用盐湖资源,但绕不过蓝科锂业的盐湖提锂技术,公司内部产生了矛盾,不愿转让知识产权。因此比亚迪和盐湖股份的合资公司就一直停摆到现在没有启动。后来公告说久吾高科帮助盐湖股份做盐湖提锂技术。但是,这个东西从实验到量产估计还需要较长时间。因为老牌的蓝科锂业也是花了很多年时间才解决的这个问题。

6、资源:察尔汗盐湖氯化锂储量约为1200万吨。盐湖公司一年500万吨钾肥生产排放的老卤量约为2亿立方米/年,其锂离子浓度在200-250毫克每升左右,即每年排放的老卤中锂资源折合氯化锂为20-30万吨,折合碳酸锂为15~16万吨冬天卤水锂浓度为200PPM以下,夏天为300PPM,一般平均2000立方米以下能出1吨碳酸锂。锂的吸附回收率不到70%,大概60+%,通过工艺优化和设备升级可提升回收率,还有提升空间但很难大幅提升。钾肥生产情况不影响锂生产,主要取决于老卤量。


7、产品及技术:

1)产品:蓝科一期1万吨为工业级碳酸锂,有除磁性物质装置,但无除硼设施,杂质超标。2018年~2019年也做了几批电池级碳酸锂但主要是硼超标。二期2万吨为电池级碳酸锂,能达到99.5%的含量。未来规划做1万吨/年氢氧化锂和5000吨/年金属锂。

2)技术:2008年开始做,2015年实现技术突破。

8、产能:蓝科3万吨/年(1+2);盐湖比亚迪3万吨/年。十四五规划做到10万吨/年碳酸锂当量的产品1)蓝科:2008年开始投资6亿元建设,2015年投入4.8亿元上了填平补齐项目。共建设80个吸附塔(老56+新24),合计产能1万吨/年。2018年开始建设2万吨/年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主要是吸附等投资,盐田是调节和储备田投资不大。共建设200个吸附塔(新200)目前,项目已完成。吸附和浓缩等核心装置已经建成并部分投产,除杂装置在沉锂工序之前,沉锂装置9月30日建完,到年底全部投完。目前部分在一期进行沉锂。产能和一期一样有富裕。2)盐湖比亚迪:两个股东分别注资2亿元,项目计划投资48亿元。如果使用盐湖的技术需要缴纳技术使用费,比亚迪不愿意,所以在其还在进行现场实验

9、成本蓝科的所得税前完全成本为3万多元/吨,其中制造成本3.2万元/吨。未来控制在3万元/吨以内。一季度蓝科的所得税前完全成本为3.5万元/吨,主要是一季度产量小,吨成本高。成本高主要是和周边盐湖比,盐湖虽然产量大,但镁锂比较高,提取难度大。成本构成1)卤水:2元/立方米含税固定价格。2)吸附剂:一座吸附塔几十立方米,年产100吨碳酸锂,初始需要放入20吨树脂。每年的损耗为10%。即吨碳酸锂需要消耗20公斤吸附剂。吸附剂由自己的吸附剂厂提供,不外售。吸附剂第一代和第二代性能差异不大,主要是成本低了。3)淡水:一吨碳酸锂需要500~600吨淡水,85%可以循环利用。4)天然气:主要是烘干,含税价格1.3~1.42元/立方米。5)人工:400多人。


$科达制造(SH600499)$ $盐湖股份(SZ000792)$ $宁德时代(SZ300750)$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1-09-30 20:08

标记一下

2021-09-30 15:10

牛啊!学习了。请教一下,看这个决定提锂的技术真是不容易。国内西藏矿业,西藏城投等看股价都涨得翻了天,貌似很容易提锂成功,对他们提锂现在是概念阶段还是很容易可以兑现?

2022-02-19 13:33

您好,请问调研纪要是谁回复的,是盐湖发言人的回复吗

2021-10-01 16:18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大的恐惧在于没有机会,有希望的人总是幸福的。而往往是普通人才会上来就All in因为没钱啊。当All in买入了,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想了,不用被股市折磨了。
还有很多神话传说很多人买完啥股票,然后就把账户删了,或者是账号密码忘了。过了N多年以后,打开账户才发现自己已然是富可敌国了。哪他妈那么多好事,彩票还有中奖几个亿的呢,哪轮到你了。
所以还是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赌吧。正规的赌场盈利的三大法宝,1.抽水,2.概率歧视,3.大数定理。
抽水大家都知道,如果是两个人对赌,那不管谁输谁赢,都要给赌场抽水。要不赌场供你们两个穷欢乐他图的啥。再说很多赌场都是金碧辉煌,管吃管喝,羊毛要出在羊身上啊。假设所有人的钱是固定的,且在赌场里无限游戏,那么最终的结果所有的钱都会归到赌场。不管你有多少钱,不管他的抽水占比有多低。
概率歧视,赌场会引入一个不起眼的概率,虽然很小,但是就会让概率的天平向他的方向稍稍倾斜。比如13个数比7大你赢,比7小他赢,这时你赢的概率就是50%,但是他会引入一个等于7 的概率事件,等于7的概率就是他赢。这样每局他赢的概率就大了一点,长期下来一定是他赢。
大数定理,即使赌场不抽水,不用概率歧视,仅仅用大数定理也会生吃你。因为你的钱比他少,即使实际上你的钱比他多,(其实不可能)你也要换成筹码。但是钱有成本,而筹码没有成本。所以多有钱的人在赌场面前也是穷人。假设还是玩比大小,1个筹码一局,你有10个,赌场有无数。即使概率上是平等的,但是玩的过程中每个人连输多少局都是正常的,赌场输多少局都没关系。但当你输得次数比你手上的钱多时,你就爆仓了。
说这些啥意思,你也不去赌场。赌场当然不能去。但是在股市上短期就是赌场。券商及各种税费在抽你的水。
对于同一只股票大机构一定比你更加熟悉,或者说大家热议的各种消息内幕啊,如果有,也是先经过大机构的玩家,然后在到你这里,你还当是宝贝指导操作呢。这就造成了概率歧视。有句话说所有你看见的都是人家想让你看见的,尤其是在股市这种金钱交易的地方。有人有钱就有江湖,你真的认为你会比机构玩家更熟悉年报财报研报,更有分析能力,更会利用,甚至指导操作吗?所以即使有消息,有这报那报的,当你看到了,当你分析出什么机会了,其实早就反映在股价上了。然而很多人就是不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这个魔咒。就像那些在赌场凭借计算赌场游戏设置的BUG去套利。确有成功者,但与你无关。
大机构的钱比你多,比你更能影响股市,且就像赌场一样,他们的钱也不是自己的。所以他们不怕输,因为有大数定理的存在他们一定赢。
当你觉得经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对了,操作了,也许事后证明真的对了。但是这个事后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也许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在这个时间内,就是大机构们翻云覆雨的世界,他才不管你什么价值,什么pe,净资产,roe,只要你能想出的理性的分析工具,他都能给你颠覆。然后看着价格无端的上蹿下跳。什么价值围绕价格波动。毕竟只有那几个重合点反映了价值,但那些没有重合的线上到底有多少点。那些点可都是股民的泪啊。
不管是市场先生的情绪无端,吃拿卡要,还是大机构们毫无节制贪婪任性,造成普通人很难在股市中盈利。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你的判断都是别人希望你判断的,你的操作也都是别人预想的你的操作。别人有应对,你却没有应对。而且那个别人还是,比你又有钱,有勤奋,又聪明,又能作弊,又能耍赖的。
你能做的是什么呢?分析股票吗,上面说了没用。做止盈止损点吗,你判断不了股市的疯狂。换股吗,钱没挣到水先抽了。拉长线吗,貌似可以,但你的信心依据是什么。在这个一切都不确定的股市里,在这个你对了也能让你错了的股市里。你能保证你不会倒在黎明之前吗?
那还能怎么做。就是保住钱。如果你有源源不断的外财,且外财的流水都大过你的持仓。那你的买入就可以自由、随意、洒脱。每一份都可以当做风险投资。而更可能的是你没有外财,只是仓里面的这点,那就只能保守保守再保守,分仓配置,不要满仓,且每一次下注都要谨慎,因为买一次少一次。
用常识判断好于对股票的分析,当三根大绿棒子下来,所有分析统统打脸,最后还可以坚持持有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你的分析而是你的常识。
最后当你看见股市大跌了,或者大涨了。不必宠辱若惊,当你赔钱了不代表你判断的不对,不必自取其辱,自行割肉,抛股自罚,当你挣钱了也不代表你判断对了,得意炫耀,自信加持,越赌越大。只是时势造英雄,倒霉成败寇矣。网页链接

2021-10-01 08:19

盐湖何时把科达甩掉啊

2021-09-30 17:46

关键在于未来预期如果盐湖提锂跟比亚迪合作移到现在蓝科随便借壳科达制造上市,实现全产业链(现在科达制造已经有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