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钻石所想到的... ...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说到钻石,你可能想到“贵乎稀有““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其实地球上的钻石并不稀缺是公开的秘密。笔者多年前曾在一家珠宝公司就职,当时公司宣传,我们销售的是正宗英国戴比尔斯的产品。多年后发现,国内几乎所有的珠宝公司使用的都是著名的戴比尔斯的产品(裸钻)。原来这家世界级跨国公司是一个垄断集团。戴比尔斯也不避讳垄断这个事实,并宣称这样可以维持钻石高昂的价格,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都有好处!

       天然钻石的储量其实很大,钻石的价格之所以那么高,是被垄断了。结婚戴钻戒的风俗是在19世纪才流行起来的,而就在19世纪钻石业务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1869年,人们在南非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导致钻石的价格直线下降。没过多久,商人们就意识到,如果按照现在竞相压价的玩法,最终大家必然同归于尽。于是大家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球范围的公司——戴比尔斯。精明的商人们明白,钻石做为爱情的信物,是不能贬值的。如果钻石不能保值,还怎么见证婚姻和爱情?甚至连万千消费者也不希望它贬值。久而久之,钻石成为一种奇怪的商品,它必须贵才有人买,"贵"本身就是它的价值。戴比尔斯确实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通过不断的收购竞争对手的业务,来强化它的市场地位。将钻石的价格始终稳定在高位。但问题是钻石确实不是稀有的东西,比如在1999年和2003年,加拿大钻石矿就宣布和其他两家公司合作,其中一家就是著名的蒂芙尼。戴比尔斯的垄断被打破了。

       戴比尔斯的市场占有率从1987年的90%,一路下滑,到2014年以后已不足40%。而在这一时期,还时不时爆出类似“俄罗斯又发现巨大天然钻石矿”等坏消息。钻石的供给量在不断增加,已经产出的钻石,人们也不会丢弃。市面上甚至还传出一种替代品,人造钻石,价格低廉,外观与天然钻石基本一致,肉眼无法区分。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在以上多种因素作用下,钻石价格必然下跌。反常识的是,钻石的价格非但没有下跌,从1987年到2014年,总体而言,价格仍然上涨了30%。为啥呢?因为理性。钻石的玩家们清楚这个东西好就好在价格贵,所以绝不能降价,于是他们非常默契地形成了同盟。

       说到这,我想到另一种商品苹果手机。它当然是科技产品,但感觉更像是奢侈品。苹果是一类人的标志,是时尚的象征,又像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标签,一个杰出的符号。如果一个公司能把一个电子产品运营成奢侈品,应该是一种进阶。这肯定是苹果公司的非凡之处。

       A股中你会想到哪个公司呢?我猜你会说:贵州茅台。提到它人们大脑会闪过高端白酒、智商税、股王等字眼。需要强调茅台是国内重要的奢侈品!由于“和谐”、“共同富欲”的因素,大家都不愿这样说。别看现在大环境不景气,但国内奢侈品市场方兴未艾,每年都是30%以上的成长。奢侈品的特性是身份的符号,茅台是至尊,茅台的真正消费者都不希望它降价!事实是茅台的市场空间远大于所谓高端白酒的市场空间。我不是茅粉,也反对炒作出茅台金融属性的说法,“金融属性”已内涵在奢侈品价值中。

       上文所涉及公司不构成投资建议。

        期待您的不同观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