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法与投资者心得——知行合一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王阳明是儒学大家,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不仅能象孔圣人那样讲学论道,又能统帅三军,平暴安良。是史上罕见的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完人”。

其“知行合一”的论述,更是脍炙人口。但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与王阳明心学的表述有一定的差距。他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二者是一回事儿,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而我们所说的知和行,往往是脱节的,知是想法,行是实干,两个范畴呀。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还是戒不掉;知道打游戏不好,还是忍不住;我们期望的是知道就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而王阳明心学认为有知必有行,不存在知而不行的情况,之所以没有行是因为知而不深,不是真知,真知必能行。在王阳明看来,最重要的是“立志”。只要志向坚定,有恒心,有决心,知与行必然合二为一,即知行合一。

现代人对王阳明这位成功人士的向往,演化成对王阳明心法的热衷,那么王阳明心法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一下:

1、人们往往低估“知”的重要性,最大的风险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人们的口头禅“我知道……但就是没……”。这类现象我们也喜欢说知易行难。明明买到了大牛股,总是拿不住。在波动中做不到淡定,经不住市场诱惑,进入到自己认知盲区,被割了韭菜。对股票的理解,表面上是知,其实是不知。表面上是行的错误,其实是因为没有深知,没有真知。知的难度,被大大低估。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尤如航海中的暗礁,是投资者最大的风险。保持自己对认知的诚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实很难。

知是动态的,行也是动态的,认知需要不断迭代,才能指导“行”,做正确的事。“行”需要不断尝试,通过王阳明所说的“事上磨练”,来反馈“知”的效果。对今天的已知,不要认为是绝对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进化自己。对一些权威的理论,也要抱着审慎的批判性思维的心态。即便是奉为圭臬的名言,在时间的变量影响下,也不会是终极真理。因此,要有终身学习的内驱力,时刻保持对“知”的敬畏,乔布斯说过的: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就是这个意思。

2、在信息冗余的时代,判断力是获得“真知”的关键。

今天,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充分流通,在这方面,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公平。面对大量的相同的信息,每个人的解读也不同,正如一百个观众心目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如何穿越迷雾,获得“真知”呢?

在股票市场,有个具体例子:前段时间上市公司飞鹤乳业被质疑,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端奶粉,但研发费用远低于营销费用,从财报上清晰地反映出来。市场对于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也一致性给于差评,称此是公司发展的重大隐患。这个结论,乍一看,确实是这样,总不能光打广告不研发吧,如网友所言,在收智商税呀。但仔细一想,其实不然!要知道,作为一家快消品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答案应该是营销和渠道!研发与技术当然也重要,但不是核心。

可口可乐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因为快消品的属性是这样的:价格低、消费频次高,品牌数量多,消费者转换成本低,忠诚度不高。因此可口可乐公司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将品牌牢牢植入消费者心智,解决消费者面临选择时“买什么”的问题;其次,让产品全面覆盖消费者购买渠道(线上、线下),解决消费者随时能“买得到”的问题,这些才是快消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此看来,飞鹤勤奋的双脚踏在正确的道路上,警报自然解除。

有个说法,想快速全面了解一件事,一定要倾听正反两方面的声音,投资者长期要面对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查理芒格曾这样说过,我想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够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证否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没有完美的标的,研究公司、研究行业、研究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纷繁的信息流中能独立思考,判断是非、提纲挈领,尊重商业常识,不断锤炼和升级自己的判断力,尤为重要。

3、王阳明心法“贵在立志”的现实意义

投资者在市场中可选择的方法有价值投资、技术分析、量化交易等等。每种方法都有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但没有数据证明哪种方法获利最多。选择什么交易策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贵在立志!“立志”即信仰。信仰什么,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但这个信仰与你自身情况的匹配度,很重要。信仰能够持续不断的提供精神气质,这是知行合一的必要条件。

投资实践中,为了追求高效率,在交易策略之间的左右摇摆,通常会适得其反。立志才能心定,将方法一以贯之,日日精进,终能获得真知。

思想界的一句名言:“因为荒谬,所以信仰”。在普通大众看来,正常的事物是确定的共识,是不需要信仰的。不正常的、无法验证的甚至是荒谬的,才需要信仰。什么是投资者最重要的素质?芒格的回答是:理性。如果理性与信仰不是冲突的,那么投资者最好的状态应该是:理性的信仰!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价值》中曾说过伟大创业者的共同特质:他们拥有比大多数人更加强大和自信的内心世界,志存高远。人,贵在立志,投资路上,虽然每个人的“志”不同,但我们会说:有志者事竟成。

面对变化莫测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对确定性的渴望更加强烈,如何摆脱焦虑,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拥有平常心的人呢?一个人的内心准则越是简单、笃定,在市场博弈中,就越发从容不迫,成就感就越发容易得到提升,因为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天然就喜欢简单而稳定的结构。如果有一位榜样人物兼具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双重特质,那他以及他的信仰一定会得到热捧。

于是,有了王阳明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