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原理看铜的供需关系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3

今天洛阳钼业大涨,总体跌幅收窄到7%,终于有心情再写复盘了。正好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可以同步用理论解释现实。结论就是:长期来看,铜会走上供需平衡,最终锚定生产力对应的产量,以铜价上涨作为结束。短期来看,那就是企业逐步增加产量,铜价上涨,具备戴维斯双击理论基础。这就是我之前重仓洛阳钼业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书中原文,未做编辑,原文是用美国需求衰减做供需讨论的,而当前我们是由于铜需求上涨导致的,可以跟书中结论反向理解:

假设悲观的情绪突然笼罩了美国经济,这种悲观情绪对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由于悲观情绪影响支出计划,因此它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第二,由于家庭和企业现在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下想购买的物品与服务量都减少了,因此这个事件减少了总需求,如图33-8所示,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左移动到AD2。


利用该图,我们可以完成第三个步骤:通过比较最初的均衡和新的均衡,我们可以说明总需求减少的影响。在短期中,经济沿着最初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1从A点变动到B点。随着经济从A点移动到B点,产量从Y1下降到Y2,而物价水平从P1下降到P2。产量水平下降表明经济处于衰退中。虽然在该图中没有反映出来,但企业对低销售和低生产的反应是减少就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悲观主义是自我实现的:对未来的悲观引起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

现在进行第四步——从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转变。由于总需求减少,物价水平从最初的P1下降到P2。因此,物价水平低于在总需求突然减少之前人们的预期水平(P1)。尽管人们在短期中会感到吃惊,但他们不会一直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期赶上了这种新的现实,预期物价水平也下降了。预期物价水平的下降改变了工资、价格和感知,这又影响了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例如,根据黏性工资理论,一旦工人和企业逐渐预期到物价水平下降,他们就开始接受降低名义工资的谈判;劳动成本减少鼓励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并在任何既定的物价水平下扩大生产。因此,预期物价水平下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从图33-8中的 AS1向右移动到AS2。这种移动使经济接近于C点,即新的总需求曲线(AD2)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在新的长期均衡点 C 点,产量回到了其自然水平。经济做出了自我纠正:即使决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长期中产量的减少也会发生逆转。尽管悲观情绪已经减少了总需求,但物价水平大大下降(到P3)抵消了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而且人们也会预期到这种新的低物价水平。因此,在长期中,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完全反映在物价水平上,而根本没有反映在产量水平上。换句话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长期效应是一种名义变动(物价水平下降),而不是真实变动(产量相同)。

当面对总需求的突然减少时,决策者应该做点什么呢?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假定他们什么也不做。另一种可能是,只要经济进入衰退(从 A 点变动到 B 点),决策者就可以采取行动增加总需求。正如我们以前讲到的,政府支出增加或者货币供给增加都会增加任何一种物价水平下的物品与服务需求量,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决策者以足够快的速度采取足够准确的行动,他们就可以抵消总需求最初的移动,使总需求曲线回到 AD1并使经济回到 A 点。如果政策是成功的,低产量和低就业的痛苦期的长度就会缩短,其严重性也会下降。下一章我们会更详细地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方法,以及在运用这些政策工具时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

总而言之,关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形有三个重要结论:

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移动引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量的波动。

在长期中,总需求曲线移动影响物价总水平,但不影响产量。

影响总需求的决策者可以潜在地降低经济波动的严重性。#洛阳钼业#

全部讨论

重要的问题永远在于供需错位存在的原因,供需错位下的价格走势根本不值得作为投资参考。

整复杂了吧 边际分析试试看 边际需求大于边际供给就会涨 反之就会跌 除了边际分析 再看看需求弹性

05-27 16:14

书生气,读了一本书就活学活用,悟了,拭目以待!

05-27 15:59

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