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拎包入住”模式不可持续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7喜欢:5

光伏本来是一个以民星企业经营为主的赛道,由于国内经济转型阶段,特斯拉的模式给各级地方政府创新了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模式,“拎包入住”模式。

新能源是国家鼓励的行业,也是未来全球发展的方向,国内新能源革命如火如荼进行当中,各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转型,新能源自然成了各级地方政府重点突破的领域。

储能由于行业集中度高,属于资源型行业。

没有矿山和原材料就没有产能,头部几家储能企业几乎瓜分了全球的矿山和原材料资源,外界打劫者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突破这种资源壁垒。

所以,储能行业没有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么“内卷”,属于典型的家中有矿,心中不慌的相对寡头控制的行业。

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发改委发放路条的行业

目前,除了特斯拉单独拿到一张路条,还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拿到路条的。

国内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投资人只能在路条存量市场去收购,兼并或者委托生产的方式去解决行业准入的问题,所以,新能源汽车属于存量博弈的行业现状。

国家为了避免新能源汽车过度内卷,把利润留在国内,已经在政策扶持层面鼓励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做强,做优做大。

光伏行业属于新能源革命的急先锋,历史使命就是为了无限度的降低度电成本,形成国家比较优势,形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一环,急先锋就必须要付出,有可能是钱,也有可能丢命。

光伏行业属于无门槛行业,只要有钱,有人就可以干,没有人,可以花重金挖墙脚。

光伏的原材料石英石矿山,遍布全球,硅是地球除了水的第二储量的物质,超级廉价,分布广泛,容易获取,还可以循环利用,属于家中有矿,心中发慌的那一类矿。

光伏项目不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属于鼓励发展的行业,鼓励全社会资金和投资人参与。

在“拎包入住”模式的加持下,在资本市场一级,二级市场大量融资的加持下,在经济转型的大历史背景下,社会资本纷纷涌入这个没有任何门槛的行业。

光伏领域上市公司公告接踵而来,一个一个大项目落地签定投资协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

光伏投资项目投资金额从几十亿,几百亿,上升到千亿级别,土地面积从几十亩,几百亩,发展到几千亩,个别项目达到上万亩。

2022年是全民光伏时代,属于光伏“大跃进”时代,各级政府招商引资“逢商必光”,“无光不伏”。

2023年由于光伏行业本身的历史惯性,即使光伏产品呈现逐步下跌通道,依然挡不住各路资金对光伏的热情和执着。

截止2024年4月底,据不完全统计。

硅料已经投产项目总产能已经突破300万吨,还有100多万吨在路上。

300万吨硅料至少可以满足全球组件需求900G以上。

400万吨硅料至少可以满足全球组件1200G以上。

组件已经投产项目至少1000G以上,头部五家企业组件产能就超过了600G,还有至少500G组件产能在路上。

国内光伏产能已经透支了未来五年的光伏需求,属于严重错配。

如果光伏产品需求在国内全部消化还好,反正肉都烂在锅里,下游光伏电站投资主体是央国企,受益的利润还是留在国内。

按照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来看,国内市场只占全球市场三分之一,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光伏产品是卖给了全球市场。

这个问题就有点麻烦了,意味着国内拿低电价,能耗,污染,和低廉的人力成本,环境代价等补贴全球,还惹来全球的指责,指责国内光伏低价倾销,损害全球新能源产业,这种“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的荒唐行为确实应该让国内光伏产业警醒了。

如果光伏行业不及时喊停,必将导致大量的资本陷入沉没风险,大量的社会财富打水漂,大量的土地闲置,大量的烂尾项目满目疮痍,大量的劳动力陷入重新就业当中。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釜底抽薪

资本市场一级,二级严控光伏企业融资,切断外援,新国九条对各类企业造假行为严惩不贷,光伏企业在行业下行通道当中,必将打回原形,靠财务包装延续寿命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政策清理

中央清理各级政府招商引资当中的各类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招商政策,“拎包入住”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行业自救,发动“极限战”。

光伏行业自治,龙头企业抱团,形成上下游协同,去除过剩产能。

硅料环节利用硅料龙头成本优势,市场优势,质量优势,利用价格战策略发动大规模价格战,尽快去除硅料过剩产能,提高硅料行业集中度,提高硅料龙头企业的市占率水平。

硅料企业协同下游组件企业,利用组件龙头企业的品牌,市场,质量,成本优势,清除二三线组件品牌企业,提高组件行业集中度,提升组件前五的市占率水平。

光伏的产能过剩是暂时的,是阶段性的,是可控的。

相比光伏明天的长坡厚雪,星河灿烂,光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光伏人和光伏投资者一定要坚定信心,挺到最后。

心中有光,便有明天。

全部讨论

我们大量资本血拼血亏的产品,三分之二便宜了外国人,还被外国人指责低价倾销,令人心痛!这种无序竞争,国家还是应该管管!

05-21 12:36

国家鼓励的行业要远离

05-21 12:02

不好玩了,老刘说的明年有希望好点

05-22 09:51

招商引资,啥都没做当地政府先一次性补贴几千万,然后工厂假模假样开工然后以行业下行为由直接停产破产倒闭,补贴的几千万官商勾结瓜分了事

05-21 19:12

某委不出措施限制一下吗?或者加大建设我们自己的兴奋机

05-21 13:34

刘总说说乐观看今年下半年迎来拐点,悲观看明年下半年迎来拐点,引用企业家的话,请不要断章取义!

国内不让融资,那就去香港,去国外上市

05-21 20:31

人为制造财富毁灭灾难,中国商人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