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上市的茶饮——奈雪的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春节前夕,奈雪的茶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英文名“Nayuki Holdings Limited”“Nayuki”引用了日语“奈雪”的发音,有趣的是,截止2020年9月30日,奈雪茶饮店数量达到422间,其中包含1家日本海外店。

确切的说,瑞幸与奈雪是非酒精饮料市场赛道的不同先驱,前者领跑咖啡饮料,后者领跑茶饮料,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由2015年的人民币9,007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12,016亿元,增速和天花板也不容小觑,所以在这个赛道下天然会出现巨头。

融资历程

相比起瑞幸的豪华融资阵容,奈雪朴素许多。

公司由彭心、赵林夫妇成立于2015年,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夫妻老婆店”,奈雪在2016年、2018年拿过两笔天图资本的钱,2020年6月,深创投领投亿元融资,2020年底,即在递交材料前夕,奈雪完成了PAG太盟资本的1亿美元C轮融资,随后2021年初就递交了上市材料。

从估值来看,目前世界咖啡饮料巨头星巴克估值1200亿美元,市盈率TTM186倍(疫情影响),从奈雪的前几轮融资推算,目前估值约为20亿美元,连起来的奶茶不知道能绕地球多少杯。

估值

让我们来看看,支持奈雪估值背后的数据。

中国目前约有三十四万间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3元,其中约有3200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人民币20元,而行业内每单平均销售价值约为人民币35元,奈雪的每单平均销售价格为43元,远高于行业平均。

奈雪在2018、19及20年9月份,门店数量分别为155、327、422家,截止递交材料前,门店数量为507家,在高端茶饮料市场,门店数量低于竞争对手某茶的600+家门店数量。从估值来测算,单店估值约为2500万。

店铺数量的增多和2020年疫情的影响,对奈雪单店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影响非常之大,规模经济和边际成本不知道是能否达到预期。奈雪门店在2020年前九个月平均每天卖出465杯,而在2018年一天可以卖700多杯。

在销售数量下降的同时,奈雪的茶单店日营业额由2018年的3.07万下降至2020年9月份的2.01万,单店营业额下降较为明显,在其他品牌压缩茶饮市场的情况下 ,奈雪的茶单店利润额也出现较明显的下降,2018和2019年单店利润均为25%左右,2020年下降为12.6%。

不过,奈雪独特的地方在于,店内拥有不同于中央厨房配送的烘焙区,目前核心菜单有超过25种经典烘焙产品,远高于星巴克、喜茶等同行,有多少人一开始是冲着奈雪的面包去的,奈雪的茶手工烘焙平均标价为23元,略低于茶饮。目前奈雪烘焙在整体销售额的占比约为25%。

财务

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事,奈雪的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从截止2018年12月31日的6.7%降为3.1%,远低于同为饮料市场龙头星巴克的6-7%,甚至一度低于以标准化著称的海底捞的3.9%,不过,奈雪的租金成本低的原因可能可以是:奈雪基于大部分大型商场店铺的营业额保底+分成提点的方式做了财务成本抵扣。

而在租金成本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奈雪的利润率只有0.3%,甚至出现亏损,一探究竟,成本的大头是原材料和员工,分别占比30%左右,茶饮的原材料成本高于一般餐饮企业20%-30%之间,可谓是用足了原材料,30%的员工人力成本只追海底捞,用心做了服务。

坪效

奈雪目前租赁的物业合计707处总计145,163平方米,坪效约为1.3万,星巴克3.3万,某茶8万,某茶的数据来源不明,等喜茶递交材料后我们再一探究竟。奈雪与星巴克和某茶的坪效差异如此之大,可能的原因如下:招股书中含办公面积、单店拥有烘焙区和后厨,以店铺“数量”压制“质量”;

营收质量

目前截止2020年9月,奈雪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7.6亿,创下历史新高,且在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下,经营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依然增长了31%,这对于茶饮这类严重依赖现金流的企业来说,奈雪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小结

总的来说,奈雪的上市对于茶饮和即饮市场其他玩家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也让许多看衰餐饮的资方清楚的认识到,现金流型餐饮企业也具备上市的潜力。不过,按照最近港股投资者对于中概股、明星股的热情程度来看,奈雪上市暴涨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