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互动:大模型的基础要素由算法、算力和算料(数据)构成,其中算料是训练大模型的重要资源。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1回复:26喜欢:3

以下内容节选自今年每日互动的半年报经营分析: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掀起新一轮革命,为数据智能行业注入新活力。大模型的基础要素由算法、算力和算料(数据)构成,其中算料是训练大模型的重要资源。目前,高质量数据是大模型发展的稀缺要素,直接影响大模型在垂直行业的落地效果。结合优质数据的大模型在产业化落地过程中将衍生更多垂直场景需求,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在数据积累端,公司SDK累计安装量突破1,000亿,再创新高,数据资源积累日益丰富。同时围绕“让数好用把数用好”,通过与客户共创,公司用户运营平台能力升级,帮助客户把数据用起来并沉淀数据资产,高效驱动客户全链路智慧化运营,增强客户黏性。报告期内,用户运营平台日活跃用户已突破9,000万,进一步夯实公司数据底盘。

大模型竞速正从通用模型向垂类模型拓展。大模型是传统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和新业态的创造者,一方面,它降低了人工智能应用门槛,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表现出了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复杂任务,极大地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它驱动了产业应用创新,大模型的需求正逐渐从通用基础能力建设向垂直领域拓展,行业化、企业化、垂直化、小型化、专有化的产业大模型正推动生产力实现飞跃式进展。

  算料(数据)或将成为大模型竞速的最关键要素。算法、算力和算料作为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高质量数据是大模型发展的稀缺要素。大模型通过样本数据学习获得领先效果,依托“预训练+精调”等开发范式加速应用落地,因此算法模型从技术理论到应用实践都依赖于大规模的训练数据。特别是随着算法趋向开源、算力大幅提升,数据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尤其垂直领域的高品质数据更具竞争力。数据是直接影响大模型在垂直行业落地效果的关键,而垂类数据通常由政府和行业机构掌握,相比于模型和算力,垂类数据稀缺性明显。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公司敏锐把握行业先机,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公司聚焦数据智能赛道十余年,为互联网、品牌、政府等客户提供丰富的数据智能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早在2014年,公司便设立首席数据官,负责数据合规安全、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平台建设以及数据应用开发等事项,是国内最早设立首席数据官的企业之一;目前数据智能领域前瞻技术之一的向量化技术,公司早在2015年就开始使用,用于深加工处理数据,满足业务智能化需求。通过持续积累海量动态数据,深度萃取数据价值,实现垂直领域落地应用,进而构建了“数据积累-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的服务生态闭环。

截至报告期末,开发者服务SDK累计安装量突破1,000亿,其中智能IoT设备SDK累计安装量3亿。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每日实时处理和新增的数据量超过50TB,已形成5,000余种数据标签,直接参与计算的特征参数累计超过1.7亿,打造了大规模图神经网络以及深度学习模型,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增能与风控服务等领域,更是用于大模型精调的珍贵算料,为可控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储备了优质的算料资源;

结论: 公司掌握海量的优质数据!优质数据(算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

下面内容摘自研讯社对数据要素的报告:

做好准备!随时出惊喜

原创 社长说研讯社

2024-03-1218:15上海

-﹣研讯社

数据要素的产业想象空间大。发改委的相关数据显示,据初步测算,全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约3.3万亿元,如果考虑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规模可能超过30万亿元。数据要素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公共数据上,因为公共数据体量更大、稳定性更好,所属权明确(属于国家),也更容易实现产业化。

去年12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也就是业内熟知的数据二十条,奠定了数据要素的关键地位;今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专门设立国家数据局,10月25日正式挂牌,从政策执行层面提高了效率。

上个月下旬,国家数据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和公安部,开展全国数据资源情况调查,调研各单位数据资源生产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等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试点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近期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摸底已完成,同时两会已经开完,正是各部门出台跟进产业政策的时候,所以近期数据要素相关的推进政策落地概率较大,随时出惊喜。

有机构预期,后续出台的政策可能围绕这几点:

一是关于公共数据管理上位法,促进地方政府开展大规模数据变现;二是关于数据基础设施投资;三是关于数据产权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四是关于针对数据要素相关企业的优惠激励政策,进一步鼓励数据资源入表。

$每日互动(SZ300766)$ 掌握海量垂直优质数据资源,现每日新增数据量50TB,开发者服务SDK累计安装量突破1,000亿,其中智能IoT设备SDK累计安装量3亿。垂直优质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这类资产一般是政府掌握的[捂脸]

数据要素的产业想象空间大。发改委的相关数据显示,据初步测算,全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约3.3万亿元,如果考虑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规模可能超过30万亿元。

说值钱,政策及风口来了,就值大钱!

$上证指数(SH000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修心健身03-24 09:53

3月23日,备受瞩目的云谷“论数”2024数据要素×产业推进大会在西湖数据智能产业园圆满召开。大会由数据智能上市企业每日互动等发起,以“让数好用,把数用好”为主题,聚焦数据要素新价值、数字经济新发展,吸引了相关主管单位领导、众多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共襄盛举,共同驱动产业发展。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据要素的价值将更加凸显。年初,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经济注入了强心剂。此次《行动计划》选取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在此背景下,数据智能上市企业每日互动发起云谷“论数”2024数据要素×产业推进大会,首届大会以“让数好用 把数用好”为主题,放大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数据不能流转,而数据的价值应该流转,“让数好用”是让“数”具有极高的便利性,而“把数用好”不仅是要提升用“数”的效率、效果,更是要用“数”做利于公众的好事情。对于目前公共数据开放和公众数据授权的热点话题,方毅建议要分场景讨论,封场景使用。同时,方毅提议数字化项目要从项目制走向产品化走向服务化,加强共学共创共享。
发布四大数智应用推动数据要素产业落地△
大会现场重磅发布四大数智应用云谷“论数”2024数据要素×产业推进大会成果丰硕,不仅有前沿分享、行业互通,还有四大数智应用重磅发布,大会一举发布营销数盘、OneID解决方案、惠企政策智配大模型、数智交通大模型,旨在通过先进的大模型理念和大数据技术,助力政企解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治理痛点,提升数据要素应用价值。
据了解,每日互动此次发布的营销数盘是一款在营销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以SaaS形式,面向品牌主,能通过提升广告投放和品牌种草的精准度、打通跨域营销路径等方式,为营销增能提效。
具体而言,每日互动营销数盘基于每日互动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一方面能结合行业知识使大模型能够深入理解营销领域的“行话”,并据此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另一方面可以一键打通品牌公私域信息,帮助品牌主整合天猫、京东、微信等渠道数据,从而建立起更完整、立体的会员画像,提升复购率和品牌粘性。
这一创新应用将帮助企业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大幅提高了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转化率。在场的业内人士表示,每日互动发布的营销数盘,是大模型应用在营销领域的一次创新升级,它不仅为品牌主提供了一种更新的、更高效的营销方式,也为行业数字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每日互动(SZ300766)$
在大模型应用端发力。

全部讨论

03-19 11:05

1、数据要素是AI主线的重要分支,已被越来越多人认知到数据要素的本质也是为AI服务的,与AI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家大力发展AI,除了算力,行业数据的供给也很关键。数据是基础,算力是支撑,AI是成果。这条链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对数据要素资产化,我们要加深对国家政策意图的理解,要放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高度上。2、数据要素时代,数据就像生活中的水,工业时代的石油算力建构、AI模型训练的底层都是数据。如果一家科技公司要重生,就应该干和数据、算力、AI相关的业务,而转型为“数商”,就是一个前景光明的选择。3、数商的机会在公共数据供给侧释放后获得高价值数据源,然后凭自身的科技、产品整合能力强,再和金融这样有大量客户和场景的行业应用相结合。4、公共数据包括不限于政府央企国企的数据比如:社保公积金、税务、公安司法、行政处理、教育学历、电信运营商、电网、医保、卫健,等等高价值数据。这些数据是金融机构展业必需的数据。
$每日互动(SZ300766)$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要深刻理解算料(数据)在AI时代的价值!

吹,吹,吹。该公司至上市交易以来。天天吹。伴随股价一路下跌。从75块跌至7块多。

03-13 22:26

【李强: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要加强前瞻布局 加快提升算力水平】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3日在北京调研。调研中,李强召开座谈会,听取北京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汇报和有关企业负责人发言。李强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李强指出,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要加强前瞻布局,加快提升算力水平,推进算法突破和数据开发使用,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更好赋能千行百业。
推进算法突破和数据开发使用,优质数据就价值重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