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长江电力真实市盈率:折旧背后的水电投资逻辑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7喜欢:10

再谈长江电力真实市盈率:折旧背后的水电投资逻辑

长江电力(SH600900)作为电力板块的重要成员,其市盈率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近期,市场上对其市盈率的计算存在多种观点,基于2023年已公布的每股收益1.1元,结合当前股价约26元,得出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3倍。然而,这一数值并未全面反映长江电力的真实盈利水平。如同学生期末考试,仅看已知科目成绩并不能完全评价其真实实力,长江电力的“成绩单”也需要计入被遗漏的部分——折旧,以揭示其内在价值。

首先,以已知的每股收益1.1元为基础,市场普遍认为长江电力的盈利能力尚有提升空间。考虑到2023年受来水严重偏枯影响,其业绩犹如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漏考”了数学科目。若将这一不利因素恢复正常,合理推测其每股收益应至少达到1.4元,对应的市盈率则降至约18倍,更具吸引力。

然而,进一步深入分析,长江电力的“成绩单”中还有一项被普遍忽略的“语文成绩”——折旧。作为水电企业,其核心资产——大坝与水电机组具有显著的永续属性。大坝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而水电机组使用年限一般超过40年,但在财务核算上通常采取较短的折旧年限,如大坝折旧50年,水电机组折旧18年。这种保守的会计处理方式,导致每年大量的折旧费用被计入成本,降低了账面利润,却并未减少企业的真实现金流。

据2023年数据,长江电力年度折旧金额高达200亿元,折合每股折旧约0.8元。将这部分隐含利润还原,其真实每股收益应为1.1元(已公布)加上0.8元折旧,即达到2.2元。以此计算,长江电力的实际市盈率仅为约11倍,远低于市场普遍认知的水平。

理解折旧作为隐藏利润的重要性,是洞悉水电投资逻辑的核心。水电站的巨额初始投资,通过较长年限的折旧摊销,转化为稳定的现金流入,且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周期性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折旧完成后,水电站仍能持续运营,产生几乎无成本的清洁能源,为股东创造持久的价值。因此,对水电企业的估值,不应单纯拘泥于账面净利润,而应充分考量其资产的永续性和折旧对现金流的实际影响。

当我们将长江电力的“漏考科目”——折旧纳入考量范围时,其真实市盈率显著降低至约11倍。这一数值不仅揭示了企业被低估的盈利能力,也凸显了水电投资的独特优势:在看似平淡的账面利润背后,隐藏着强大且持久的现金创造能力。投资者在评估长江电力的投资价值时,应当充分认识到折旧这一关键要素,从而把握住水电投资的本质,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全部讨论

04-29 07:58

那你得等50年后享受折旧的收益,现在是不可能把折旧分了的

04-29 21:21

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这个现金流 是指自由现金流。
大型水电股,用市盈率PE估值不合适,用市现率PCF更接近实际一点,因为大型水电站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比它的净利润更接近自由现金流。

04-29 11:02

这种年限很长的预期收益,折算到现在是不是约等于零?

04-29 09:58

现在有点高

04-29 08:12

22年也枯水,23年也枯水,要考虑是不是气候变化了。

04-29 08:05

这贴别人发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