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从《2023年胡润财富报告》兼谈财富流转与变迁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2

随着自己工作与投资经验的持续增长,愈发觉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错误道路上的努力,只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本文将用上月发布的《2023年胡润财富报告》人群画像作为一个引子,简单剖析一下中国超级富豪们的财富获取路径,以及未来的一些变化,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题记

我简单将富豪分成两类,可投资资产一千万以上的普通富豪以及一亿以上的超级富豪。(有意思的是,2023年普通富豪数量减少1.3%,而超级富豪数量减少3.8%——由此可见,超级富豪们并不总是高枕无忧,但凡做错选择踩错风口,阶级滑落速度更快)

注:可投资资产不等于总资产,否则畸形房价下北上广深核心区域的房产拥有者就直接入围了,它的定义是除去自住房外其他可变现进行投资的资产。

1.普通富豪

可投资资产在一千万以上的普通富豪,以家庭为单位的话全国大概有208W户,大家看起来数量并不少,但是如果说,2023年中国家庭户数5亿户的话,普通富豪家庭占比仅为0.416%,也就是一千户家庭中,仅仅有4户能达到这个标准。

为了直观,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一万元崭新的人民币大约为0.9CM,1000万人民币差不多是9M高,也就是三层楼的高度。再以大城市打工族中比较优秀的月薪2W打工人为例,扣除各项税收日常开支之后一个月净结余1W元人民币,1000万人民币,大概需要这个打工人打工83年,如果是夫妻双方都很优秀且一起努力的话,那也需要40年,也即,至少从毕业一直打工到退休——事实上,就算月入4万的这种优秀家庭,基本上也没有可能通过打工的方式积攒到一千万现金,毕竟中间还要算上结婚、买房、生娃、育孩、医疗等各种刚性支出,所以一千万可投资资资产基本上与99.6%的人绝缘,也是意料之中的。

让我们来看看人群画像,看看这些富豪们,是怎么逃脱这个打工魔咒,脱颖而出的。

(1)52%的企业主

它们是企业的拥有者,这部分人占到普通富豪数量的52%,和2022年所占比例一样。他们拥有的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1%,且拥有18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以及价值500万以上的住房。

(2)34%的金领

这些金领主要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这部分人占34%,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可想而知,在中国面临如此激烈的产业变革下,市场对顶尖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是多么强烈)。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部分占57%,他们平均拥有700万以上的房产。

(3)8%的职业股民

他们是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这部分人占8%,比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早有预料,2023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难度,也顺带打趴了20%的股市大佬)。现金及有价证券占到其总财富的63%。职业股民平均拥有600万以上自住房产。

(4)6%的不动产投资者

不动产投资者主要指投资房地产,拥有数套房产的财富人士。这部分人占6%,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这类人简称炒房客,在股市已经如此惨烈的情况下,楼市似乎更加艰难,房价下行也直接打趴了25%的炒房客)。这个人群中,投资性房产占到他们总财富的58%,平均价值超过1000万元;现金及有价证券占比低于10%——由此可见,他们的财富还是蛮大比例集中到地产上的,想必24年这群富豪们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整体来看,中国普通富豪的职业比例中,金领比例略高于笔者预期,不动产投资者比例低于笔者预期,但深究起来,内里也自有其底层逻辑。

金领数量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金领比例提升这个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创一代们也到了进行权力交接的时候,是交给自己的子女还是职业经理人?在目前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恐怕后者会更利于其财富传承,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就是其中代表;二是无论是国企还是跨国企业,在如此激烈的产业变革中,国企急需挖掘增长点释放企业效能,跨国企业需要熟悉中国市场的顶尖人才,这无疑也为这些顶尖的职业经理人们搭建起了更大的舞台,拿到更多价码。

不动产投资者方面,过去近三十年轰轰烈烈的房地产造富大潮,是依托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腾飞的奇迹乘势而起的,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属于后知后觉之辈,顶多迷迷糊糊买个自住房,或者换房子的过程中,额外持有的房产才算真正吃到了一点儿经济发展的红利,只有比例很小的一小撮弄潮儿,敢于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踏浪前行;再换一个有趣的视角,这小撮额外持有多余房产的人中,比例最大的,在笔者看来反而可能是政府国企编制相关的那批人,他们本来就聚集在城市,经历过单位分房,也有最多的住房公积金,在那种懵懂的年代里,他们用廉价且泛滥的住房公积金换取房子的动作,不自觉的让他们搭上了时代的列车,吃到了最多的时代溢价(所以,过去几十年的编制有到底多香,大家应该有点儿概念了吧)。

2.超级富豪

这群人在中国的数量大概有13.3万户,大概占中国家庭数量的0.0266%,也就是一万户家庭中,只有不到三户家庭能达到这个标准。近年来新加坡移民非常火热,这撮人也是唯一能通过“一亿元家族办公室项目”这个移民条件加入坡县的人群(其他只能通过别的条件加入)。

一亿元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呢,以之前千万元的例子举例,一亿元人民币是九十米,大概是三十层楼那么高;一对辛苦工作并且不管刮风下雨都能每月攒一万块钱的小夫妻,需要从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那会儿就开始打工,历经明末,整个清朝,整个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才能积攒起来如此资产。

事实上,没有人和家族可以打这么久的工进行这么长时间的资本积累,这群人绝对是乘上了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火箭,利用以前我们提到的非对称优势获得财富进阶。此外,这个财富量级也基本上排除了靠运气达到的可能性,因为以那批编制员工公积金买房获利为代表,千万可能就是运气的极限了。

想靠运气进入这个阶层,祖坟冒青烟恐怕都不够,得喷火才行(笑)。

直接来看这些凭实力挣得亿万身家的大佬们,是怎么实现人生跃迁的吧。

(1)79%的企业主

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的比例占到79%,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事实上,这些企业主基本上都是优秀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大多都是真正的顶尖民企,也是中国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部分)。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71%,他们拥有180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房产占比他们总财富的13%。

(2)14%的职业股民

职业股民较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到14%(到了这个阶段,职业股民的定义可能并不恰当,个人认为“专业投资者”或者“投资家”比较恰当)。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80%,房产投资占他们财富的20%。

(3)7%的不动产投资者

不动产投资者较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到7%(这部分就是所谓的顶级炒房客)。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七成以上。

整体来看,个人觉得胡润的这个超级富豪职业分布数据基本合理。

企业主/企业家数量占比方面,个人认为这个占比实至名归。因为全社会绝大部分物质财富基本上都是由企业所创造,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抛开剥削这一马氏论调(不抛开也行),调动社会生产力进行物质财富创造的企业家理应分享到他们的劳动成果,否则无法调动起社会的生产积极性,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将变成一潭死水。

职业股民/投资者数量占比方面,这个占比可能在大家看来显得会太高了,但是事实上,这个比例并不高,如果大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还显得看不真切的话,我们换一个更确切的名字——“资本家”,以最为出色的投资者巴菲特为代表。事实上,投资者与企业主是相伴而生的,因为它们最终分享的都是企业赚取的社会财富。唯一的区别在于企业主以技术、个人以及资本等多样化的要素入股,投资者主要以资本入股,最终根据占股多少来获取对应的资本利得(这其中也暗含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一最为根本的价值投资理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投资者通过将资本投入到最具社会竞争力的企业中,帮扶这类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最终获取到相应的报酬理所应当。

不动产投资者/顶级炒房客数量占比方面,笔者觉得这部分人数占比过多了些,我也更愿意给他们换个贴切的名字——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的超级投机者。这部分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并未创造太多物质财富,但他们是中国房地产超级牛市中的弄潮儿,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它们敏锐的抓住了房地产发展这一历史性的机会,在其中大展拳脚。由于他们的财富来源都是基于“加杠杠拿房——房价上涨卖出——加杠杠拿房”这一主要手段,以及依托别人以更高价从他们手中买走房子这一根本逻辑,所以我称他们为投机者。

3.未来与展望

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来看,在超级富豪这个群体中,个人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不动产投资者的比例将大幅下降,职业股民/投资者的比例将持续提升。

不动产投资者/超级炒房客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市化进入尾声(后续的城市化将主要由农村老龄人口不断去世而缓慢推升),再加上目前底层民众的高杠杠以及不合理的房租/价格比,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心和线下的朋友们是否还记得我在19年、20年左右就与大家重复说过的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这一观点?),就目前而言,泡沫是否破灭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泡沫无论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其最终都必须由全体房产持有者乃至所有民众共同买单(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未上岸的不动产投资者/超级炒房客们,相信会为自己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世界终究会变成它原来的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职业股民/投资者方面,个人认为中国的投资者相比于发达国家投资者,在过去显然是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由于各种原因,中国股市作为一个融资市,并没有让全体股民获得应有的回报,一些政策与规章都是明显偏向于企业端的,并且在这略有畸形的市场中,机构的加入,反而主动助推了部分企业主对股民的邪恶掠夺(欺诈发行,企业造假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股市对于经济发展愈发重要,投资者回报和市场规则将逐渐得到修正,可以预料到的是,在未来超级富豪阵营里,投资者的比例将持续提升。

过去笔者看到,有部分投资大佬(如林园等),觉得做投资对于这个社会没有任何价值,我觉得这个说法过于狭隘。因为投资者努力工作,获得现金结余后进入市场中,将企业发展最为关键资本这一生产要素,投给最需要它也能最好的使用它的企业,帮助最优秀的企业得到发展,怎么能说是没有贡献和没有价值呢?

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站在时间这边,陪伴最优秀的企业发展与成长,从中获得属于我们的这部分收益,与时代同行,又何曾简单了?

世界将会变成它原来的样子的,让我们耐心等待便是。

$万科A(SZ000002)$ $美的集团(SZ000333)$ $房地产(CSI931775)$

全部讨论

看得很透啊

04-18 06:21

有空要看看这种文章,否则志向被生活磨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