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中国的债务大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城市和乡镇必须放弃它们的非常规借贷
“一旦地方政府开始以自己的名义发债,就表明它们将为其债务负责”
“关后门,开前门。”这是用来形容中国20年来最雄心勃勃的政府财政改革的官方口号,这场改革将在2015年晚些时候推出,目标是让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数以万计的市、县和乡镇——摆脱对表外融资和非正规借贷的危险依赖(这些借贷都来自银行和不受监管的影子金融机构)。建设基础设施、保持养老金计划的偿付能力等支持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资金,将来自范围更广、新近合法化的地方债券市场。
穆 迪 投 资 者 服 务 公 司 ( M o o d y ' sInvestors Service)的高级信贷官黛布拉·罗恩(Debra Roane)表示:“地方债券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一旦地方政府开始以自己的名义发债,就表明它们将为其债务负责,而这将最终导致更为审慎的决策。它们将回避风险较高的项目。”
中国上一次进行重大财政改革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恢复了中央政府对公共财政的控制权,自此以后,地方政府一直面临两难境地。它们只获得中国税收总收入中的大约半数,但却必须支付80%的政府开支,包括学校、道路和医疗费用等。而且地方政府也无权直接从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
因此,这种不受监管的“地方融资平台”形式开始相继出现,约1万家这种盈利性金融公司为地方需求募集资金。它们还使得地方当局采取了不明智的做法。这种融资公司得到当地政府的默许,它们为全新城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但这些新城区目前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罗恩称:“这是一种不透明的状态,且责任不清晰。目前尚不清楚谁将为所有这些债务负责。”
中国官方公布的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左右。北京研究机构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陈龙指出,这个数字并不真实,因为它不包含间接的地方借贷。陈龙估计,如果加上地方借贷,赤字将上升到GDP的5%左右。国家审计署发现,截至18个月前,包括间接借款在内的地方债务总计为人民币17.9万亿元(约合2.86万亿美元),自2010年年底增长了63%,远高于40%的经济扩张速度。
对于未来所有的基础设施项目,地方政府将被迫把负债分成不同类别。第一组包括真正的公益性建设项目,重要但不自营,例如学校、桥梁或下水道系统。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指出,这些债务将被正式列入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并通过新的地方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高路易称,通过借贷用于建设宾馆、办公楼或高档公寓楼等商业建筑的资金将被分离出来,列为公司债务。决策者还要设法吸引私人投资进入第三类的创收公共工程,如城市供水系统。国务院日前宣布,地方官员和银行官员的晋升将与其控制地方债务的举措挂钩。
2009年,财政部开始了小规模的试点项目,试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进展情况。该市场的发展一直受到严格控制,并且收益率尚未由市场决定。1.2万亿元的债券购买者几乎都是持券到期的国有银行。陈龙表示:“地方银行归地方政府所有,因此它们可以要求这些银行购买债券。由于数额非常小,这些银行一直愿意购买,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陈龙估计,该市场要比其目前的规模增长10倍才能满足地方需求,“在未来,当地方政府想要销售更多的债券时,将更难找到买家。”
在中央政府计划结束地方政府对间接借贷的依赖之际,地方市县正日益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作为地方融资的主要来源,卖地的收入在2014年第四季度萎缩了21.5%,相比第一季度40.3%的增长大幅逆转。如果监管机构真的打击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城市和乡镇将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从而损害本已放缓的中国经济。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B o a r d ) 旗 下 的 中 国 经 济 和 商 业 中 心(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高级经济师安德鲁·波尔克(Andrew Polk)预测:“今年晚些时候,当经济放缓达到最低点时,形势就会故态复萌。他们称他们想要关后门。
相反,他们可能会稍微关一下,但随后就不得不重新打开。” 撰文/Dexter Roberts 编辑/张滋澜 翻译/竹西
总之 中国可能必须发展一个强大的地方债券市场,而“后门” 是否可以关上仍待时间检验。

商业周刊&一号专车新春百元红包来啦!点击获取: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