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7回复:26喜欢:17
$广誉远(SH600771)$ $同仁堂(SH600085)$ $白云山(SH600332)$

一个行业二级市场的牛市往往开始于一级市场的牛市,或者伴随着一级市场的牛市。

个中道理并不复杂,行业外甚至行业内巨头在“春江水暖”阶段不会错过马上启动的列车。

同样,一级市场一样有炒作,有抢筹行为,伴随着逻辑的认可与扩散,其溢价会越来越高,进一步,会与二级市场估值联动。

去年还在考虑中医药行业的一级市场如何展开?
民营?大基金?
目前来看,可以基本上下结论:以央企、地方国企为主的收购和控制。
大家不理解为何白药投资上药,是折价,而华润却溢价收购昆药?这才刚开始,未来的收购溢价会越来越高。
那么既然如此,谁又愿意现在卖?很简单,二级市场每天都有分歧,一级市场也会有分歧,价格的上扬代表分歧的减少,直到不可理喻为止——目前刚刚开始。
华润,收江中药业东阿,昆药

国药控股收天江、华邈、华泰、黑龙江国药、四川江油等公司,收太极集团
广药集团收购康美药业

上海医药收购雷允上、厦门中药

云南白药战略入股上海医药

片仔癀收购龙晖药业
市场集中度快速提高。

某大都市热爱躺平,其实并非抗疫思路的分歧,而是代表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和反中医是有同样的来历,与金融圈精美也有同样的来历。毫无文化自信,混淆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会在大的历史关头出“曲线”的问题。


@漠北之北-2010 @塞巴尔德 @飞翔的小乌龟 @戒定慧-知行合一 @东方久久 @破规散人 @大道广誉远 @蜗牛和葡萄树 @静观云天 <a href="http:/<a href="http:/

全部讨论

2022-05-15 17:05


所以四个自信中提了文化自信,还是很有远见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国资、央企在研究和领会国家政策动向上有天然优势,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春风徐徐吹来时,作为先知先觉体会到“春江水暖“的””“鸭子”,率先行动,拔得头筹。

山西国资布局广誉远也已抢的先机,之前华润几次意欲入股广誉远,抱憾终未成行。

广誉远国资持股比例尚低,华润再度入股广誉远,进一步布局中医药仍然可能,国资强强联合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级市场的“春水搅动”,未来的收购溢价会越来越高,推波助澜逐步传导至二级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伴随行情的演绎,个股波澜壮阔的场景会纷至沓来。

随着市场集中度快速提高,一级市场的收购标的会越来越少,核心标的逐渐稀缺,二级市场的优质标的也会越来越受热捧。

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机遇的列车隆隆驶过后,再要上车,难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重振中医药将乘风而起,各个品牌中药、老字号都将迎来自己的大变局,投资者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且行且珍惜。



$广誉远(SH600771)$ $片仔癀(SH600436)$ $贵州茅台(SH600519)$

2022-05-15 19:31

老总高屋建瓴,春江水暖,央企先知!$云天化(SH600096)$ $广誉远(SH600771)$ $以岭药业(SZ002603)$

2022-05-15 19:57

站的高,看的远

2022-05-15 17:58

赞同

2022-05-17 17:25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央国企的中医战略已明晰,看好中药行业未来发展。

2022-05-16 10:33

2022-05-16 08:19

$广誉远(SH600771)$ 品牌中药价值回归

2022-05-17 10:03

$广誉远(SH600771)$ $华润三九(SZ000999)$ $昆药集团(SH600422)$ 可能大家还不清楚,华润三九一直以来擅长以外延式并购弥补自身专业领域的短板,从2012年起,相继并购了顺峰药业、桂林天和、吉林和善堂、浙江众益、圣火药业、澳诺制药、深圳华润堂等,在巩固中药主业的同时,又将业务进一步扩张真菌、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等细分市场。看起来规模大乐,实际不断在进入一个又一个的红海。并购的核心为主业助力、赋能,况且不谈并购整合的难度很大,内耗也很大,真正产生1加1大于2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如果只是不同业务的拼盘,终将沦为大而平庸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肯定也是大打折扣。华润系的医药上市公司也有几家,其实经营能力还是有差异的,依靠内生增长为主,并购为辅,控制并购节奏和风险,且并购的资产为主业能够赋能是最好的选择。片仔癀并购龙晖,我觉得这个案子是很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