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调研--兴全投顾主理人张济民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喜欢:2

这两天参加了雪球组织的对兴证全球投顾主理人张济民的调研,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关于投顾组合到底有没有价值?投资者有没有必要去买投顾组合?

其实业内算是有个共识,就是很多情况下,基金确实赚钱了,但投资人并没有赚到钱

那么投顾组合就可以让持有人赚钱吗?

投顾,顾名思义,不仅“投”而且“顾”。投顾机构帮持有人配置基金并调仓,并提供“投后陪伴”的服务。很多人对这里的“顾”可能不是很在意,认为“顾”可能就是后续的陪伴服务,觉得可有可无。

但其实“顾”不仅只有到投后陪伴,甚至影响到组合投资策略的制定,如何最大化投资人利益。

根据调研时张济民所述,当基金波动率越大,持有人赚钱的难度是越大的,这也是经过他们内部评估后得出的结论,评估的指标包括波动率、最大回撤、持有人利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等等。

换句话说,很多情况下,持有体验越差,投资者越难以坚持。而投顾组合可以做到在持有体验上更加友好,让持有人更容易赚钱。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顾”比“投”更重要。

投顾组合又是怎么做到让更多的持有人赚钱的呢?

像张济民管理的组合,会更加注重风险收益性价比;基金配置会倾向于均衡风格,而不是倾向于选择积极成长型基金,因为波动率很高。

相较于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管住手”的难题,机构对基金的配置比例、调仓比例等会进行限制;并且机构在基金调整上有自己的规则,比如当底层基金显著偏离基准,会进行调整,而如果只是某个风格因子和当下的市场环境暂时性偏离度较高,则会保持观察。

同时,机构会代替普通投资者去对基金经理进行调研。考察上,比如基金经理有可持续有框架的盈利体系;以及会对基金经理进行交叉验证。交叉验证又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很多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市场观点,比如要做价值投资,长期看好医药行业。但如果仔细去研究基金经理的持仓,发现他近期反而去追一些资源类的周期股,和他的表述有出入。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机构会进行深入考察,并评估置信度;这就是交叉验证。

此外,相比于FOF持仓更类似于“暗盒”,部分投顾组合的持仓是“明盒”。换句话说,一些投顾组合持仓是可以做到公开透明的,调仓信息也会同步给持有人;而FOF持仓仅按季度披露,有一定滞后性。

最后,我们来看看张济民管理的投顾组合。

兴证全球进取派优选为例,主要基准是中证偏股基金指数,按其所述这个指标反映全市场公募基金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跑赢了沪深300等宽基指数。

只是这个组合成立时间并不长,至今共328天,看不到太久的历史业绩情况。但就成立以来的数据上,总收益8.33%,最大回撤-13.61%,目前跑赢了基准4.9%。组合业绩还是不错的,并且这只组合确实和设定的业绩比较基准走势比较相近。组合持仓上,多数为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且单只基金的持仓行业都较为分散。

对于这类组合策略,或许不能预期过高的超额收益,但相较于投资单只基金,也能给与投资人更为稳健可靠的组合收益。

#雪球基金调研团# $主动派滚雪球(TIAA051004)$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老司基硬核测评# 

全部讨论

2023-03-24 14:27

2023-03-23 12:48

慢慢等待,我感觉大盘会上4000点 摘自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