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亚数控的投资价值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7

本人自2020年开始关注并购买弘亚数控,也曾高位离场,现持股中。

最初购买的底层逻辑是由于人口老化及含科量引发的智能制造需求,以及比较优势带来的一带一路出口需求。根据这几年的发展,本人认为购买逻辑仍然不变。而个人投资策略是只要逻辑正确,且价值未高估,就一直持有。

个人一直在动态跟进投资个股的变化,但整理写文仍然需要不少时间。希望抛砖引玉和股友做有营养的讨论。

1.政策:国家政策鼓励国民家具换新、支持家具加工企业设备换新、激活房地产市场活力等措施,提升国内企业需求,加上一带一路出口浪潮,都是良好的企业发展背景。看出口数据,机械设备的出口一直持续增长。

2.行业:作为家具产业链的一环,弘亚的业绩自然离不开行业的兴衰。在新房精装、老房翻新、政府购入闲置房屋改为公共房屋的情况下,有住的需求就会有家具需求。整体来看,今年的下游家具厂商,除了卷价格、卷大家居,生意都还行。加上人口老龄化,提升设备自动化的需求,家具机械行业的需求应该是长期存在。

3.全球市场:全球板式家具机械行业市场总额大约400亿,国内市场大约占一半。其中,豪迈全球市场份额约30%,另三家外资(BIESSE(意大利)、SCM(意大利)、IMA集团(德国))高端市场份额约29%,弘亚约7%,南兴约5%,其他品牌约30%。其中,其他品牌的30%一直在缩小,说明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成立。

盈利能力来讲,弘亚数控的毛利基本稳定于30%左右,南兴毛利基本稳定于27%左右,但2023陡降至25%。个人分析是南兴在2023年突击以降价抢市场。不管毛利率还是净利率,弘亚远高于南兴。如果降价抢市场,南兴是竞争不过弘亚的,净利率和经营现金就是底气。

豪迈的经营数据不太好找,只找到EBIT/Revenue比率约8%,远低于弘亚的约24%。做弘亚的股东比做豪迈的股东划算(虽然做豪迈的员工比弘亚的员工工资高,但豪迈2023.08计划裁员600人,同期弘亚扩产增加员工。)

(注:豪迈在2020年7月收购金田豪迈成为德国豪迈全资子公司。但此后豪迈的市场份额基本维持稳定,而弘亚的营收仍然是继续增长。说明豪迈的中国全资子公司基本没有影响弘亚的市场份额。各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顺便说一句,弘亚的毛利率、净利率都比豪迈高出一大截。看了看财报数据,这个相对竞争优势与政府补贴无关,与人工成本关系挺大。但中国工程师供应多,这个工资水平有那么多人愿意做(弘亚人均含五险一金人工现金支出年约15万在国内已不算低),而德国虽然工人工资高,物价也高,生活水平不见得比中国好多少(豪迈可能约40万,由于欧洲通胀严重,这几年罢工加薪动不动是30%)

这样的背景之下,弘亚再抢些市场份额回来,不见得很难。弘亚在投资者问答也回复,计划加大国外市场扩展。财务数据显示,境外市场毛利也比境内市场高出一大截。

4.国内市场:由于品质好、价格适中,以及高净利率带来的降价底气,正常的竞争趋势都是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5.弘亚的技术:弘亚的研发,研发费用实在,成果及对营收的影响看得见。

6.弘亚的问题:

2020-2023因公司所说的产业链纵向延伸,四年内增加几个基地,广州黄埔区、四川丹齿、广东顺德、广东增城,投资额约15亿,部分在2024Q1转固。同时增加人员,OPEX因此大幅增加。在产能爬坡期间,盈利数字未必好看。虽然认同产业链纵向延伸的必要性,但这规模与速度是否适当,就不清楚了。

大致算了一下,2024的OPEX比2023大约增加约5000万,新增产能兑现部分为营收,也就回来了。风险不算大。而一旦新增产能全部投产,几乎等于再造一个弘亚,还是值得期待的。

而弘亚在投资者问答表示,未来无大额投资计划。那么未来就是收益期了。

招商研报还是比较乐观的。本人基本同意招商的判断。

7.弘亚重要信息摘要:

8.估值

即使考虑新增投资的OPEX,预计2024净利应该不低于5.9亿,那么EV=5.9*20=118亿。股价27.5应该是值的。假如派息率40%,现价20元,则股息率2.8%。

$创业板指(SZ399006)$$上证指数(SH000001)$ $弘亚数控(SZ002833)$#投资# #智能制造#

全部讨论

06-09 11:38

平时收集的信息比较散,整理发文不为点赞不为唱好。其实是想多些关注这行业的朋友一起讨论,对于预期盈利有帮助。不过好像关注这企业经营情况的不多

06-08 21:18

好文。看起来后面都是产能爬坡期。不过看起来弘亚数控的分红率维持高水平还是有困难的,毕竟还是制造业

06-09 10:15

楼主,这种股,估值给不了20倍,15到18倍,传统行业估值都给的低

06-09 11:26

估值跟资金成本跟自己预期有关,自己定的。
最正统的估值方法是基于资金成本或预期收益率的DCF。但这个不容易做。
简单估值的一个常用方法是PE。1/PE=E/P。如果目标收益是5%,那么目标PE就是1/5%=20。
另一个方法是净资产收益率。老巴也说过持股的长期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弘亚的净资产收益率20%,如果目标收益率5%,那么目标PB=20%/5%=4。
还有股息收益率。以目标股息收益率测算估值。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也是买未来,过去只是预测未来的依据。这里的E都是预期未来的E。选股核心还是要关注企业经营和未来盈利情况。
估值一方面是基本面、一方面是市场情绪和资金面。需要动态更新。
而未来一定有不确定性,我用组合去管理这个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本人发文通常是不热门的时候深挖反复推敲购买逻辑是否有错漏。涨起来说明股票被人认可,市面分析文章也多,就不发文也不公开估值了,以免有唱好出货的嫌疑。自己判断,高估就卖不高估就拿着。如杭叉如纽威如中海油,比起别的股一年几倍涨得确实不多,但长期持股收益还行。
之所以不做短线,因为短线是情绪博弈,不可能所有公司都做较深入的研究,很容易出来就掉进另一个坑。

06-14 12:04

5月,出口进一步上升。出口代表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寻找市场的能力。
未成年人为了别人的点赞活着,成年人的生存质量是自己享受或者自己承受。
$弘亚数控(SZ002833)$ $杭叉集团(SH603298)$ $纽威股份(SH603699)$

06-10 17:34

这张图应该能比较清晰看到2023年南兴在境内以降价抢了一些市场,境内毛利从中位数的27%降到23%,同时营收增加。(弘亚此数据在主帖中已显示)
不过弘亚在投资者关系中已表示,营收增量会是来自境外市场。此外,毕竟这些年两家毛利率的差距在那里,存在总有原因,境内的价格竞争应该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06-09 23:39

最大的不确定性应该是在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如果打价格战对毛利影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