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厂工人薪资上涨了400%,但船价却下跌了30%!吓坏了德国和韩国(转发)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8喜欢:3

资料来源:信德海事 苏婉 马琳

中国船厂新造船成本优势不断提升。

德国造船和海洋工业协会(VSM)发布了一份措辞非常强硬的声明,要求柏林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在造船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欧洲造船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多年来,VSM一直在抨击亚洲船厂的定价策略。该机构强调,中国目前的海运形势和欧洲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情况非常相似。

全球各造船国纷纷推出了发展战略,比如提高本土化要求、本国保护政策、财政支援和补贴、颁布环保法规,这对欧洲船舶技术领域带来更大的挑战。

VSM预测,如果欧洲造船政策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未来10年,他们将失去大规模建造远洋商船的能力,从而被亚洲造船厂采取的价格倾销策略击垮。

VSM呼吁欧洲国家联合行动

VSM董事长Harald Fassmer曾呼吁欧洲国家开展合作,减少亚洲造船厂带来的的威胁。

Fassmer说:“找到共同的方案将有助于我们加强全球能力,德国希望提高航运实力,并愿意与欧洲伙伴一道做出重大努力。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转型,转向高科技造船,现在,我们必须有保护价值的能力,德国不能长期独自解决问题,欧洲的联合行动对我们非常重要。”

中国船厂质优价廉,欧洲造船订单急剧下降

从长期来看,造船业的需求是可预计的。

根据VSM的数据,全球新船需求翻了一番,但欧洲的订单在2021年又下降了20%。欧洲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到不足4%。

中国是船舶制造大国,近十年来,中国每年的造船量占全球造船市场份额的比重都在明显上升,中国的造船业一直在飞速发展,如今在疫情助力下中国造船业更是力压韩国和日本,成为了全球造船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之所以能够远远甩开日韩两大竞争对手,除了凭借完善的工业体系,先进的船舶设计能力外,也与中国拥有先进的造船设备有很大关系。

VSM声称,全球对于高技术和专业性的船舶制造一直有相当高的需求,中国船厂目前提供的造船价格比15年前还低了30%,而同期中国平均工资上涨了近400%,中国的造船价格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VSM指出,韩国造船厂在努力跟上这样竞争性的价格水平,但其在2021年出现了33亿美元的亏损。

照片来源:扬子江造船

通胀调整后,新造船价格仍未达到2016年水平

在供需和通胀压力的共同推动下,新造船价格一路上涨,根据咨询公司克拉克森的最新统计,按照名义价格计算,已经达到了 13 年来的最高水平。

克拉克森表示,新造船价格指数已上涨一年多,达到 156 点,比 2020 年11 月上涨25%。按名义价格计算,为自 2009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该指数在过去 16 个月中的增长速度也是自 2005 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其中,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涨幅最大:自 2021 年初以来,新造 15,500 TEU新巴拿马型船的价格上涨了 47%。Cape船上涨32%,MR 油轮上涨了21%,LNG 运输船上涨18%。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上述指数没有将替代燃料技术和其他节能技术的成本计算进去。自 2021 年初以来,订单量的 37% 都使用了替代燃料或材料节能技术,

对于单个造船厂来说,订单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工作结束的时间更长。克拉克森使用“forward cover”指数对造船时间进行衡量。forward cover值等于当前订单量除以前一年的交付量,按照修正总吨CGT计算。随着2021 年整体订单量的回升,该值已从 2019 年 11 月的2.4 年增加到 2.9 年,说明了新造船订单量的明显增加。据悉,由于集装箱船和LNG运输船订单量巨大,船坞可能到2025 年之后才有可用泊位。

但造船厂方面也面临着很多难题。一方面,当前造船成本正处于巨大的通胀压力之下,钢材价格在 2021 年大幅上涨后居于高位。中国钢板价格超过每吨 800 美元,比 2020 年4 月上涨了至少每吨250 美元。自2021 年初以来,新造船的总成本增加了约 170 亿美元,相当于在现在建造150 艘VLCC。另一方面,如果经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通胀调整计算,新造船价格实际上比 2016 年初要低。

Clarksons表示,新造船价格如此之高可能会给船厂带来丰厚的利润,但考虑到订单时间、价格趋势和单个合同成本状况的复杂性,还不好给船厂的盈利做准确的估计。甚至由于新造船价格上涨、交货时间延长以及替代燃料选择的持续不确定性,尽管造船趋势一直都很乐观,但预计今年整体新造船订单量会下降。

不断飙升的造船成本给韩国船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上文所述,由于造船成本的不断上涨,韩国三大造船企业已经无法从去年的订单中实现盈利,目前正处于亏损状态。

韩国三家主要船厂报告了巨额亏损。业绩显示,前三个月,韩国大宇造船净亏损4981亿韩元(合26.399亿人民币),现代重工净亏损3960亿韩元(20.988亿元人民币),三星重工净亏损1039亿韩元(5.5067亿人民币)。

韩国造船厂第一季度业绩显示,它们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亏损问题,正艰难应对近期钢铁和其他主要造船成本翻番的局面。

船厂对未来市场的态度各有不同。现代重工和三星重工表示,他们预计亏损情况不会在2022年出现转机。大宇造船表示:“虽然出现了亏损,但今年造船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对日后的收益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宇造船指出,在其主要业务领域—液化天然气船市场中,订单价格已从去年的不到2亿美元上涨至2.24亿美元。该公司预计今年液化天然气船订单将占其订单总量的33%。

造船成本持续上涨

23,000 TEU集装箱船的成本已突破2亿美元大关,而去年的成本价格还不到1.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集装箱船订单占它们订单总量的25%。

但鉴于近期钢铁、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船厂面临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从过去两年的订单中获取利润。

今年造船成本进一步上涨约8%,这意味着船厂将为每吨钢板支付高达1200美元的价格,而2020年为每吨才为500美元。

一名船厂消息人士估计,2020年订购并于今年交付的一艘阿芙拉型油轮的损失可能高达合同价格的20%。从合同上看,船厂也很难对前几年的订单价格进行重新谈判。

专业人士预计,未来三个季度,韩国造船厂商将继续亏损,直到更高的船舶价格水平开始对利润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应对亏损的做法

大宇造船今年已获得46.1亿美元的新订单,超过其年度目标的一半,现代重工获得了52亿美元的订单,约为其年度目标的46.5%,而三星重工则在第一季度获得了22亿美元的新订单。

大宇造船表示,通过将生产主要集中于天然气运输船、油轮和集装箱,以及通过简化产品线和重复施工方法来使利润达到最大化,这样的话可以实现盈利。

造船厂还发现,双燃料和其他环保船舶的价格也在上涨,但一些专业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表示,乌克兰冲突造成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环保船价格上涨情况持续不了多久。$中国船舶(SH600150)$ $亚星锚链(SH601890)$ $中国重工(SH601989)$ 

全部讨论

2022-05-27 07:24

“中国船厂目前提供的造船价格比15年前还低了30%,而同期中国平均工资上涨了近400%,中国的造船价格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VSM指出,韩国造船厂在努力跟上这样竞争性的价格水平,但其在2021年出现了33亿美元的亏损。”造船业的比拼是工业综合实力的比拼。韩国造船业的人工成本比中国造船业高(欧洲就更不用提了),中国造船业的人员储备和工业供应链比东南亚完善,所以中国造船业最近这些年来在不断蚕食韩国的市场份额(尤其是中高端船舶),而东南亚国家没有能实现替代。韩国制造业相对中国还有一个劣势,就是本土的商用船队规模偏小(全球占比4%),中国商用船队的规模全球第二(15%),仅次于希腊(17%)。中国船队的订单基本上都是本土造船企业生产的,也就是国船国造。另外,军工订单韩国造船业跟中国造船业完全没法比。生产成本比中国高,订单又没有保底的,所以在造船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只能用超低价格抢一些高附加值船舶(例如2020年底韩国发起的造船嘉年华活动)。而在造船业景气的时候,其利润弹性也会比中国造船业要低一些。长期下去,韩国造船业迟早会衰落,就像液晶面板产业链的转移一样,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中国船舶(SH600150)$ $中国重工(SH601989)$ $亚星锚链(SH601890)$

2022-05-27 15:43

我08年参加工作,当时普通工人平均工资差不多就是100左右一天吧,一条现在看来配置极差的5万顿散货价格2.5到3亿。。。。。。这么多年过去了,工人工资差不多三四百一天吧,同样吨位的船价格不到2亿。。。。,,,

2022-05-27 08:23

这个文章太模糊了,船型没说,成本没说,甚至具体的财务支出也没说,在辩论会上,这一招叫偷换概念。
15年前我们造不了航母,邮轮,lng等高附加船型。甚至大载重的集装箱船也造不了。机轮设备多是进口,恰逢加入wto黄金期,铁矿石钢材价格都起飞了。不知这样比较下来有何意义? 怎么不比比15年前后的营收,比比毛利率,比比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

400%是总额吧??工人多了,总额上升不也正常,央企能翻4倍我都能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