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力从业者写给汉思能源的信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3回复:114喜欢:222

一个电力从业者写给汉思能源的信

——兼谈当下氢能发展的理想模式

汉思公司:

问好!

今早看到公告,公司在香港拿到了香港城巴公司的控股权,颇为震惊!恭喜。

之前看到了公司在参股公交公司以及建设加氢站的新闻,料想传统能源大佬真的开始大规模切入新兴领域了,值得期待。。。没想到这么快就形成控股了。

公司的整体转型力度之大,超过我的想象,制约氢能应用方面最大的难题:下游用户,就这么被解决了???

一家产业链一体化的现金牛公司跃然纸上。数千台大巴逐步替换为氢能,不论是在减碳的领域,还是减少能源对外依存方面都是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做为石化仓储出身的企业,在后期经营上还可以进一步培养系统化的运营团队,为将来的综合拓展打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真希望啥时候能考虑在A股布局,给内地投资者一些机会。

近年工作繁忙,二级市场逐步退出,此次颇为遗憾。

不过近日看到很多球友提到氢能话题,干脆借此机会,做为历史上的老股东,结合氢能,聊一聊最近的一些感悟,也分享给公司和网友,希望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公司经营以及大家私下的投资有所助力。

查了一下,上次在雪球上系统的考虑氢能还是3年前,那时我所关注的安全管理规程、新能源成本、制氢设备成本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貌似落地项目不多,但我相信这已经不是技术和成本的制约,而更多体现为模式的赛跑。

1、氢与能源安全。

最近三年,国外国内众多制氢产业链企业纷纷下场大幅扩产。其核心推动因素包括新能源成本下降、国产化替代,以及国家能源安全等。特别是后者在当前欧洲能源危机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

验证了我之前的一个观点: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安全的

最终经过几年的博弈,欧洲主要国家以用电量总体下降20%、涨价一倍为代价,才稳定住了国内的基础能源供应,着实让人惊叹。终端电价1欧元/度带来的是去工业化以及民生凋零,长期下去不说欧美,恐怕将会出现连中国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这里面给我们的教训是国家能源安全的供应链一定要自主掌控。而对于欧洲各国来说,脱离地缘控制的高能量密度的能源供应需要放在成本约束之上予以考虑。更何况在当前的新能源成本之下,结合电力市场已经出现了平价替代的曙光。

简言之,在中东和北非依托风光制氢成本不会高于15元/公斤,再将其再转为氨醇,运到欧洲用于替代燃气调峰,技术成本已经可控。随着技术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绿氢成本在上述地区低于10元/公斤是大概率的,届时欧洲能源的大规模氢能化,也会出现契机。

之于中国,东部低成本煤炭资源的快速衰竭将大幅提升我们的终端用能成本

这个时候依托进口或者新疆煤炭外运是难以解决的。只能将低密度的能源提质利用,才可以更好的利用稀缺的运输通道使之服务全国。

氢、氨、醇、烯烃、航油、电解铝、单晶硅都是我们的选择,但犹以能源产品外送更为重要,因为产业去新疆的难度着实太大。氢是所有能源产品的基本原料,在中国能源安全领域拥有巨大的开发与资源潜力。

中国的绿氢虽然相较海外成本略高,但绿氢耦合煤炭,制成各种产品每年外送几万亿度电的当量,相信会在未来二十年看到。结合我们的下游产业链优势,足以实现中国的低成本能源安全。

双碳是我们的目标,零碳不是。

希望政策机构和投资者都立足于中国的资源禀赋来考虑这个问题。

可以说这个地球上相邻两个大陆各自十几亿人口,都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饱受低成本能源稀缺之苦。这个所谓的低成本,对于中国是0.7元/度以下的用户侧电价,对于欧洲是0.5欧/度。思考几年下来,风、光、水、核、生物质、地热与抽水蓄能、化学储能的互补仍然是过渡性的方案。唯有在氢、核等高密度领域取得探索才有机会获得规模性的替代。

2、氢的可行发展路径

之前困扰我的是氢能的产业链建设进度。相较可以依托当前电网快速完成前期拓展的电动车产业链,氢能从生产、运输、储存、加注、应用,都需要从零开始建设。这里面带来了从政策到标准、模式、执行等一系列的挑战,相信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来规划建设。

但氢能体系的建设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能源的多样化。

当前有一个本人极其反对的观点:电力一次能源化。也就是万物皆用电。从车辆到取暖,从储能到做饭。似乎都以电为核心能源的话,环境就会更清洁,成本就会更低。这就跟鼓吹:“电从远方来”的唯一性观点一样经不起推敲。

在如此高度电气化的社会,各种意外与人为的影响都足以瞬间摧毁任何一条特高压或小区、医院的配电室。不论是国家还是社区,单纯依赖某一种能源,一是会加大该能源供应的压力,二是将丧失安全运行的冗余。在不可避免的大停电时刻,不至于无法取暖、无法开车、无法做饭、无法呼吸。。。

日本在大地震之后,面临能源大瘫痪的困局。最终发挥“钞”能力,大规模部署了家用燃料电池系统,据网络信息迄今已累计安装42万套。该系统可以为家庭提供几百瓦的电力、热力支持,直至今日。该系统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也已大幅降低。当前日本政府已经计划在2030年前达到300万套的更大规模自主能源保障系统。与当前欧洲多地冬天宾馆都不敢开暖气相比,能源已不再是制约日本民生的问题。

基础设施这种行业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抗周期的折旧变现能力。天然垄断网络一经形成就可以应用多年。并且随着规模几何级变大而摊低成本,最终大幅跑赢通胀。

氢能自身同时具备能源、物质,两种属性。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我倾向于氢能的物质化应用。因为我们的成本接受能力、当前能源结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都相对较大。需要先形成大规模的氢能产业,之后再向能源端拓展。

而欧洲,我认为他们更应重视能源方面的利用。不论是直接发电,还是绿色甲醇、绿色航油,都已在欧洲当前政策体系下具有经济性。除了欧洲擅长的关键行业和科技创新领域,何必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进行能源成本量级差距之下的博弈?从汽车到造船,还是未来的AI计算,毫无疑问都是适应中国大能源耦合+大产业链集成的环境的。

欧洲去工业化是长期的过程,而非突发事件的短期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中国战略纵深足够大,在匹配服务欧洲能源转型的同时,我们在东部发达地区,也出现了可以起到腾笼换鸟,新质发展的契机。很多东部城市的gdp已经不输给美日欧的平均水平,人才、金融、环保意识与创新环境都足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将发展的重点更多的转向未来。

建议避免与西部地区、第三世界、底层民众做更多的直接竞争,而在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上多下功夫。

近日已经看到了京沪氢能走廊的新闻,还关注到众多大城市在氢能重卡、公交车上的应用,以及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试点等一系列消息,还是让人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我的理解中,家用车采用电动已经足够,特别是广大南方地区。但是重型车辆电动化在中短期的未来还是难以实现的。更何况现在大规模部署的电动公交,已经抢占了大量存量的城市配网容量。如果再继续彻底走电动化一条路,不论是城市配网增容改造的巨额投资,还是居民电动车充电的便捷程度,都会让体验感大幅下降。社会综合成本将继续提升。多措并举的解决出行问题,为未来的低碳社会做好探索是当前最该做的事。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相较其他地区,香港这样的城市在发展氢能领域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城市燃气管网掺氢的高比例融合性

由于建设时期比较早,当年采用的燃气标准较低(煤气),所以气体中的氢比重一直较高。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充考虑到此点,采用的就是低碳钢。历史上的领先,或许是当前的无奈,亦或许是某一新技术体系下的新生。在充分的安全检测体系保障之下,现有的成熟管网,可以大大缩小氢能走进城市终端的难度。

与之类似的还包括北京的五环内管网、欧洲城市主管网等。其掺氢比例可达30%-40%。结合分布式的提取装置,无论是服务于车辆加氢还是其他系统,都拥有极大的经济性与便捷性。

大家之前所顾虑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在中国北京与香港这两个地方,其实难度相对是大大降低的。曾几何时,有人质疑我们:只有弹,没有枪。现在氢能领域,总还是有可以先行拓展的领域。

细节之处有魔鬼。我们习惯于宏大续事,但真的在钻研细节的时候,概率的惊喜无处不在。

3、氢的落地瓶颈

打开网页,无数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不论中东还是澳大利亚,中国从南到北,无数个氢能项目在紧锣密鼓。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其中的99%都会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不是技术的短期规模化,也不是模式与融资,更不是什么气化炉、秸秆、双燃料船、碳税、催化剂。

窃以为,更多的是缺乏成建制的综合性的开发运营团队。

化工行业具有先天的危险品属性,而能源行业自带光速均衡光环。基于传统能源、传统化工的四平八稳理念,如何适应当下新能源多能互补的场景,是一个大问题。

化工人所要求的“绝对0断电”是成熟的,但为之配套产生的系统成本,是当前氢能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而适应0.2元/度以下新能源波动供应的化工体系如何建立,是影响制约当下项目的核心。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建立兼容化工与新能源的团队,从装备和能源供应、使用体系的规划设计开始,依托市场当前能接受的目标进行反向组织。并且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建立长期团队。最终在完善自身产业布局的同时,向外系统输出管理能力。取得更长远的运营端收益。

4、期望的模式与公司机会

很荣幸数年前就有机会前往公司的东洲码头参观过,那是我第一次去石化仓储基地。从码头到仓储、加注、海关等全流程的体会让人印象深刻。石化人刻在骨子里的“安全”理念,处处的细节,让我很震撼。自问在发电站的管理过程中是有差距的。想必这跟各自行业的风险点不同有关。这让我感觉做为电力人,很难从头开始去建立化工基因。反过来,相信会容易很多。

若干年后,恐怕国内电力装机增速最快的将不再是传统五大,而是深谙能源+化工的综合性企业。懂,才敢干。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团队,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匹配。在当前传统能源与化工的积累之上,全力拓展新能源耦合,在成本、利润、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获得丰收,将成为后面一段时间能源行业的“网红模式”,并诞生一批巨头。

之于公司,在本次控股香港的大巴公司后,相信肯定会在氢能领域全力拓展。但结合本文,更希望的是利用好公司原有的石化基因,在氢能、绿色甲醇、绿氨仓储贸易与加注方面稳步巩固黄金口岸的区位优势的同时,可以通过氢能大巴的规模化推广,在氢能大巴技术标准、运营、外部市场拓展上多做文章。

凭借现在的优质现金流与港股估值回归的契机,高效利用资本平台将石化仓储物流与城市物流服务的双重基因耦合,做出更多的城市与产业链布局。甚至发挥香港团队对于欧洲各国的独特理解,将成熟模式结合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输出,构建适应中欧氢能领域协同发展的模式,就最好不过。

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努力,希望公司可以走的更远。更希望有机会与公司继续并肩战斗。

祝褀。

大杨

$汉思能源(00554)$

精彩讨论

大杨能源笔记05-24 20:51

高压管道含碳量高,氢的渗入会诱发氢脆。

大杨能源笔记05-26 11:14

预计两年左右电解槽的国产化会全面完成,价格是2020年的三分之一吧。之后还有一些革命性的技术路线在推进,理论上我认为还能再打五折。所以核心在掌握快速的规模化用氢场景。

大杨能源笔记05-24 16:52

兄弟,谁说日本家用燃料电池系统用的就是纯氢?再说了,纯氢罐子就比煤气罐危险么?建议多多百度。或者初中化学再温习一下。

大杨能源笔记05-24 16:32

我是很看好隆基的,他们的眼光和动作都不错。就是需要一些甲方的基因。

大杨能源笔记05-24 16:01

据我所知,中远目前已经全面下场。不仅仅在造船,而且开始布局上游的绿色甲醇产业链。这都是船公司的必由之路。而且有机会成为盈利的手段。否则就坐等着被上游定价吧。既要保供,又要相对便宜,还得清洁。能源不可能三角必须在某个点被打破,这个事才可以上规模。

全部讨论

若干年后,恐怕国内电力装机增速最快的将不再是传统五大,而是深谙能源+化工的综合性企业。懂,才敢干。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团队,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匹配。在当前传统能源与化工的积累之上,全力拓展新能源耦合,在成本、利润、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获得丰收,将成为后面一段时间能源行业的“网红模式”,并诞生一批巨头。

香港天燃气管道掺氢,我认为将来在内地是可行的,已经有案例了。山东潍坊也在试验

学习了,家用燃料电池系统,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东东。

大杨老师,
根据三年前的这个ppt,可以推算出,
电解水制氢,电费以外的成本是9元/kg氢气。
就是电费为零,制氢成本也要9元/kg。
现在,电费以外的制氢成本,有下降很多吗?
谢谢。

05-24 17:32

确实要增强“储”的能力,增加能源的韧性。

05-24 23:41

这么多年了市值才这么点,不会是骗子公司吧。

"当前有一个本人极其反对的观点:电力一次能源化。也就是万物皆用电。从车辆到取暖,从储能到做饭。似乎都以电为核心能源的话,环境就会更清洁,成本就会更低。这就跟鼓吹:“电从远方来”的唯一性观点一样经不起推敲。
在如此高度电气化的社会,各种意外与人为的影响都足以瞬间摧毁任何一条特高压或小区、医院的配电室。不论是国家还是社区,单纯依赖某一种能源,一是会加大该能源供应的压力,二是将丧失安全运行的冗余。在不可避免的大停电时刻,不至于无法取暖、无法开车、无法做饭、无法呼吸。"
感觉有点醍醐灌顶

05-24 16:23

车辆贵金属依赖没办法摆脱不好大规模应用啊

大杨老师YYDS我说厌了

05-24 17:22

我们习惯于宏大续事,但真的在钻研细节的时候,概率的惊喜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