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赌圣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2喜欢:103
这种分析这十年看了不知道多少,想法很好但缺乏现实感,我们国家就是有一种能让富人战战兢兢的能力,这是我们的内核决定的,而且短时间不会有任何改变

热门回复

穷人的底线生活状态是富人留存的基础。发展民生可以成为一个产业。

如果富人的钱是正大光明来的,没必要战战兢兢吧?

马云抢了偷了吗

就是要对未来有可预期性,他要就是获取安全稳定的预期,然后他才愿意在这呆着,并且他才愿意在这里做长期投资。
当然还包括一些成本的问题,各个地方征税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我感觉你说的这个,底线生存状态,这个主要是关乎到长期的稳定性。因为这个底线抬高以后的话,大家过得好一点,平和一点就会比较安全,就会比较稳定,要不然的话就像南美那些地方犯罪率就很高。这还只是小波动的问题,而且还有大的隐患,可能有这方面的一些考虑吧。那个人回复的说是让人家战战兢兢,他主要说的是我觉得以以就是我们的这个政治传统为主,这个是主线,他可能是觉得对有钱人来讲不是特别友好,但实际上西西方对有钱人也不是想的那么友好,他们也会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遗产税等各种方式,在长周期里面把富有阶层的人慢慢,给他们消解掉。就是今天大部分的有钱人其实也都是最近几十年慢慢起来的,过去100年前200年前的大部分的有钱人都已经消解掉了,这样经济才会有活力。也就是保持阶层的流动性,这种阶层流动性包含把富人在长周期里面慢慢磨掉,这个因素在。所以日本那个遗产税边际税率好像是60%,北欧也是这个样子,就基本上一次就收的差不多了。西方典型的比较高的时候的边际税率是50%,当然有时候低有时候高,但这就够了,一波一波的收割那些有钱人,当然有些特别牛的人,他可以用各种方法去规避去对冲,但是这种规避和对冲它毕竟是有限度的。
而且有些地方它的生活成本其实有结构性的比较贵的因素在你比如说欧洲它相对来说冬天还是比较冷一点,所以冬天的时候他的采暖就是会消耗比较多的能源,当它钱多,然后能源价格可控的时候,这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就像美国一样,通常觉得费点电费点天然气没事,因为它的能源多能源价格也不贵,所以有些办公室灯都不关,空调也不关,但是他们觉得这种浪费的生活方式,至少从钱包上来讲能撑得住。但是这两年乌克兰事件之后呢,欧洲能源上涨了很多,所以现在欧洲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就让他们觉得成本高起来了,我们国内的典型电费可能大概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电费是一个月几十块钱到大概一个月200块钱,也就差不多了,可能夏天的时候会高一点,因为有空调费用,当然冬天用空调采暖的也会贵一点,但是一般也就这么多,其实这个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极少。美国的话省着点,可能一个月100多美元,这是少的情况,据说欧洲有的家庭一个月干到几百甚至上千欧元的,当然有人说上千,太夸张了。但是他们的那个电费可以达到两块到4块钱人民币每度电那和我们几毛钱一度电确实有巨大的分别了。而且话说回来,老美那种典型的木板房子那种一户建或者是叫汤house那些房子本身就不节能,它本身的建造的,嗯,成本限制了,它不能使用过好的换这种材料还有就是他6个面接触外界,所以它的能耗必然是比较高的。老美在车轮上的国家,他们开车的,平均每人每天行驶的里程数是我们东亚人的两倍以上,他每天必须要跑的比较远跑的比较多,当油价很便宜的时候,当然现在美国油价也不贵,它是能够负担的,但是等将来如果石油价格高起以后,那他的这种高耗散的生活方式对美国人来讲,就会变得无比的沉重,因为它是无力改变这种结构性的生存状态的,不管油价高还是油价低,总之美国人他就是要开车,而且每天开的路程还挺长所以这件事情是他的宿命他逃避不了。所以东亚大部分的地方不管是大陆还是其他地方,港岛也好,东京也好,其实你都可以不开车的,新加坡也好,都可以不开车的,你都可以乘坐捷运,公共交通的方式基本上就满足了,因为这些高密度,嗯聚居的城市,它公共交通发展的普遍较好。欧美有很多城市人口密度不够高,它的公共交通其实不太好,欧洲有的小城市,他的公共交通路线本身也不太完备,而且有时候周末只有三四趟车,每一趟车之间时间相差两个小时以上,那种车真的是很难很难坐啊,那真的是等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在东亚东南亚这些包括南亚这种人口稠密区的话,你使用公共交通也好,你使用小摩托车小电瓶车速可达是非常方便的,你甚至不需要自己开车,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过大的困扰,可能偶尔会稍微不爽,比如说你有孩子的时候,全家出行的时候,如果没有车,稍微有一点不爽,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打车或者是网上去叫这些车都很方便,甚至坐公共交通也不是不能坐。但是在美国我记得有个城市是没有公共汽车的,竟然有一个城市完全没有公共汽车,特别夸张,每个地方有它的一个情况,我们的情况就是我们因为人们普遍过去都是比较穷的,所以我们长期处在这种状态当中,让我们自己包括整个的东亚东南亚南亚这些地方,都有充分的经验去应对这种大家都比较穷的日子,当大家收入不高的时候,怎么能让大家的生活得以正常的展开,所以我们方方面面包括公共交通在内,都让普通人用比较低的成本就能过日子。但是发达国家他们已经过惯了那种收入相对比较高的日子,他们的整个的生活的结构,生活方式相对来说都是更耗散的,消耗量更大的,等有一天他们现金流减少之后,他们会更难应对,就像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之后,如果他突然变穷了,他会特别痛苦,因为他无法适应这种穷的生活,那这时候其实可以写出很多有意思的文学作品来,因为这很具有戏剧性。没落贵族的生活啊,往往是有很多故事性和戏剧性的,但这些当事人本身会非常的痛苦,就像当年在上海的白俄的那些贵族妇女差不多是这种感觉。就是不怕穷,就怕返贫,特别疼,特别难受。
那会不会返贫呢?至少商业领域里面是有这种案例的,就是看起来非常强大的那些巨头在某一个行业,比如说钢铁行业之类的具有统治能力,但是有新兴的小厂子,出来从低端产品做起,这时候大厂觉得你做的这种低端产品利润率很低,你想做就做吧,我也不在意,但是慢慢的这个小厂从低端一点一点的做他一点一点的还往上来做最后一点一点的,把原来巨头的这个生意份额就给蚕食掉了
所以现在为什么这个西方特别警惕我们产业升级,就是因为我们现在不甘于仅仅是做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产品了,一旦我们产业升级之后,那综合的产品性价比比他们的高的话,那他们的产品就卖不掉了,那他们就有返贫的危险了,所以这个事情现在让他们挺难受。以前的话就像您说的,他们比较自信觉得没问题,因为他们占据产业链里面最丰美的环节,利润率高的部分给你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那些比较鸡肋的部分,就是我们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赚到那一点点的钱,当年最典型的几亿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就是真的就比如说大陆当年劳工的这个收入和和同等工作的欧美人和日本人相比,收入差几十倍,中日之间那个峰值差距是75倍。也就是说在日本半年的收入,相当同工不同酬兄弟,当年在国内干37年,当然这是峰值平均的时候没这么大平均,可能也就差个三五十倍,但是也已经非常悬殊了,这是为什么当年大家都玩命往外跑。但是现在也只差几倍而已了。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弥合了10倍的差距。而且现在西方这个大的框架下面或者说这个大饼下面有一部分,比如说欧洲人,他们的经济已经开始下滑,一方面生活成本能源成本在上升,包括他们的产业的制造成本,都在上升,还有通胀的问题,那另一方面他们的这个经济也受到了,包括我们在内的这些新兴经济的一些挑战,所以欧洲现在的 gdp从过去几年占到美国的60%多62% 63%左右降低到现在的55%左右,大概每年降低两个百分点,那这个下滑趋势也是。怎么说呢,非常显著的呀,因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滑10年的话,那欧洲就只剩下当于美国的35%了。当年我没查数据,但我感觉欧洲人的收入应该有个美国人的2/3左右,现在能有一半就不错了。而且通胀也起来了,包括德国的房价,以前是比较稳定的,前几年也翻倍了。首尔的房价也翻倍了。这个对他们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会有影响的,因为本来当年他们日子过得最爽的时候,其实他们也是基本上处于月光的状态。所以日子过得虽然挺爽,但是缓冲的能力是不够的,一旦这个生活成本上升,收入并没有增长的时候,那么就比较痛苦了。
当然关键点就是现在确实有这种所谓的以中美博弈为代表的美国人,现在就不愿意我们产业再升级了,那我们当然还想继续往上升,所以现在这个就进入到一个双方的冲突比较激烈一点的状态当中。但是欧洲它未必像美国一样,嗯,非要和我们完全对抗,因为欧洲有不同的利益,他和美国之间也有利益上面的分歧。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也不惜损害欧洲的利益,所以其实他们之间的捆绑也不一定特别特别的牢固。所以我们在欧洲的贸易还是可以继续展开经济啊,技术方面的合作还是有前景的,它不像美国那样对我们来说,可能有一天完全关闭这个市场都有可能。但是欧洲应该是不至于。
至于那个所谓的高尚生活啊,我就是开玩笑的啊,就是以前就是国内一些广告什么的,把那种高端的楼盘之类的叫做什么高尚生活特别搞笑,这也是开玩笑啊,就是所谓的高消费的这种享受吧,富人比较在意的那种生活方式。什么的,现在其实我们也慢慢的可以往上做,就像国产车一样,以前是做低端的,现在往中高端的在走,那其他的服务可能也能做起来,怎么能让人消费的开心,这个我们应该也不会特别差,只不过建立品牌是需要时间的,还有呢,就是确实可能会有一些限制,因为现在这个传媒的时代太透明了。所以有一些过高的消费,它有一些限制也是能理解吧,因为怕底层看了特别不舒服,所以包括嗯直播平台以前是专门有大量一些,就是炫耀高消费的那些嗯所谓的网红,但是现在比较少一些了,就是会限流,但是不等于他们就不能够很好的消费了,所以这块确实要做好,就是要让有钱人能够消费的爽,要让他们愿意在这儿呆着生活让在这个本地消费,要让肉肉烂在锅里。
这个其实嗯民间通过商业是竞争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现在确实是他也有一点点管控的问题。

2020年前后就开始加速对低收入倾斜。这就是gdp在5%增速,而雪球用户感觉无感或者下降的原因。

马云赚的是黑钱?他在怕什么,他为啥不说话了

把马云怎么了?

淘宝二选一的时候没见你出来哔哔

淘宝二选一,蚂蚁金融的高利贷 不是赚黑钱?没见你哔哔

你不会用脑子想问题,只会让政府给你喂饭